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质的分析,结合利用以及发展情况,论证了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已处于超量开采的状态,将对水环境系统构成破坏性影响,同时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水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对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水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对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地堑是地面沉降的三大区域,地面沉降已成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诱因是超量开采地下水,本文就防治策略提出了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正面效应是:地下淡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经济发展;浅层地下淡水的开采加快了水循环,提高了地下水资源利用率;浅层地下水的开采促进了盐碱地土壤改良;浅层地下水的开采提高了浅层地下水调蓄能力;浅层地下水的开采保证了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地下水开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液体矿水的开采为盐化工业提供了大量原矿资源。其负面效应是:地下水污染;咸水入侵;水质咸化;盐湖区液体矿产资源超采形成区域降落漏斗。  相似文献   

6.
通常说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是指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进行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各种地下水量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计算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允许开采量),预报地下水动态,分析地下水开采潜力和开发利用前景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建议等。  相似文献   

7.
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顺久  杨志峰  丁晶 《资源科学》2004,26(6):104-110
针对受多指标影响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问题,作者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建立了关中平原地下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依据评价指标数据的自身结构特征将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转化为单指标评价问题.该模型不但可以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计算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表明,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Ⅲ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其饱和值,开采潜力较小.咸阳和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潜力.宝鸡情况最为乐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Ⅰ级,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相对较大.对于整个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指标贡献率分析表明,为了提高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地下水以外的"开源"工程建设、提高地下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以及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昆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昆明市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开采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着重分析了现行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淮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省的1/2,属于相对贫水地区 。由于地表水体受到污染,该区主要依赖地下水作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水水源。为了实现淮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论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多年地下水资源采补动态均衡为依据,计算出淮北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在统计现有地下水资源需求量和预测未来需水量的基础上,得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现状年实际需水量,淮北地区地下水潜力资源量达60.12×108 m3 / a,远景年潜力资源量为51.14×108 m3 / a,具备较大的开发潜力。目前淮北地区一些重点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产生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必须变城区水源地高密度集中开采为大范围的分散开采,变单纯开采中深层、深层承压水为潜水和承压水联合开采。文章还就此对“引江济淮”工程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煤矿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煤矿开采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的背后是对环境的破坏.其中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尤为严重,不仅影响了矿区的生态平衡,还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对煤矿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破坏及其控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煤矿开采对矿区地下含水层结构的破坏,以及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几点有利于控制地下水资源破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博弈分析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协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博弈论中"斗鸡博弈"模型,建立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斗鸡博弈"模型,指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出现的重复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合作的因素,阐述了达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斗鸡博弈"均衡的管理协调机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从人类生产、生活、城市建设、矿山开采及工程建设几个方面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拉萨城区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拉萨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齐齐哈尔市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补给量为71901×104m3/a,多年平均可开采资源量为68530×104m3/a,现状开采量为29258×104m3/a,剩余地下水资源量为39272×104m3/a,余水模数9.80×104m3/a·km2,总体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中等区。由于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的不均衡性,导致河谷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大,倾斜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低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小。根据齐齐哈尔市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余水模数、地貌单元及开采第四系地下水的难易程度,将齐齐哈尔市区划分为:1河谷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开采潜力大易开采利用区;2倾斜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大易开采利用区;3低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小复杂开采利用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调查分析了勘察区内所有开采井的开采量,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论证,阐述了勘探区地下水与黄河水密切的水力联系.黄河水水位的升降,直接影响勘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露天开采是我国铁矿开采的一个重要方式,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矿区地下水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从露天铁矿开采的现状和特点出发,分析了露天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也对保护矿区地下水的相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清水河县灰岩开采破坏矿山质环境的特点: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对土地资源占用破坏较严重,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程度较轻,但对黄河水质的影响较严重,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调查分析了勘察区内所有开采井的开采量,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论证,阐述了勘探区地下水与黄河水密切的水力联系。黄河水水位的升降,直接影响勘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阐述吉林市区地下水环境背景以及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基础上,探索适合吉林市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同时对今后如何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各政府部门间均衡的利用信息资源,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理论,通过运用博弈论中研究公共物品的博弈模型,分别运用"囚徒困境",以及对不同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智猪博弈"分析大小型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并提出针对不同主体间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约束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在详细研究煤矿周边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流动模型,并对煤矿开采影响地下水的典型时段进行了模拟研究,就其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为矿区的地下水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