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是目前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的新动向。系统能力的培养依赖于计算机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联动,传统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实验目标离散、实验内容割裂、实验规模不够、实验平台分离的问题,结合系统能力培养的系统观、构造观、工程观等特征,以设计与实现完整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为顶层目标,重构了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并给出了相应实践教学组织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条件与试验设备落后,计算机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实践教学缺乏专业教材,专业实践课师资力量不足,是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导致毕业生编程能力薄弱、就业难。加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更新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校企合作等,是促进高校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专人才培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重点在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实践操作是中专生能力锻炼一个重要方面.优良的计算机实验室不仅能配合理论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应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为基础设计,采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达到计算机实验室运行高效和可靠使用之目的.规划一个功能全面、管理维护方便的计算机实验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也是培养高校学生计算思维和信息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构想,包括优化实践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与实践室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但由于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匹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陷入就业难的窘境。尤其是空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强。是造成计算机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构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行性的实训教学模式,是保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结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就如何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面向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环节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计算机类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贯穿计算机类五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围绕实践创新能力,从实验教学、校企协同、科创竞赛、创新创业四个方面构建"一体四翼"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该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了信息化时代对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能力考核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课程很强调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目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却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考核缺失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实践考核的环境不易搭建,过程不易控制,结果不易评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能力考核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经济、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经济管理类专业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管理类专业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在实验室内模拟经济管理的实践条件与实践环境,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条件与模拟环境下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方式之所以能够进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领域,并得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界的广泛认同,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第二,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有效方式。第三,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有…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中职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探索,提出中职计算机专业复合型开放式实践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其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