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复句的分句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意念关系,它是复句结构关系的基础,结构关系往往用关联词语来显示。一般认为分句与分句间只存在一种明确的意念关系,但语言实际并非如此,有的分句间存在着模糊关系。模糊是和明确相对而言的。我们所说的模糊不是含混不清、令人费解;而是指语言这个工具不但具有明确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句与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子组合的结果,可以是复句,也可以是句群。复句中的分句间和句群中的句子间,在结构关系上总的讲是一致的。分析句与句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弄清楚句和句是怎样组合‘的,既要考虑事理关系,又要考虑心理关系。关联词语是复句和句群的形式标志,能对形式相似而关系不同的复句或句群进行鉴别,又能使分句或句子间的隐性关系显性化。多重复句或多重句群,采用由大到小、逐层二分或多分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组合的特点,理清结构层次。分清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汉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各分句之间有不同的意义关系和构成方式。根据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平等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没有主要和从属之分.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并列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解说关系、选择关系等类型;偏正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主次之分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意义关系有偏有正,有主有从,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取舍关系等类型。虽然复句类型和联合关系纷繁.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复句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其中大部分复句是借助有些特殊的连词、副词和短语来关联分句和更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不同关系的分句间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连接。下面就汉语选择关系复句、假设关系复句、转折关系复句、取舍关系复句中的常用关联词语及其维吾尔语表达形式加以简明总结。  相似文献   

4.
有些转折复句的偏句、正句可以进行互为逆向的倒置转换,这种句法变换的分化是由于复句关系构建的语义差异所致,转折复句的构建受制于分句间的两层语义关系:一是分句意义相互的语义反向性,二是分句所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相互关系。文章分层论述了上述几点及其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语的目的复句可分为单重目的复句和多重目的复句。在单重复句中,目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每个目的分句与后面的行为句之间存在直接的目的关系。在多重复句中,目的分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层级性。其中一个目的分句是另一个目的分句的行为,同时又是后面行为句的直接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有关目的复句的大量语料,尝试建立"目的—行为"目的复句的结构模型。这种结构模型不但适用于目的复句的研究,也能为其他的复句类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逆假句是由“否则”连接分句所构成的复句。复句的前后分句不在同一个语义层次上,前分句还隐含一个小句。因此复句的语义原型是由四个“分句”(构件)构成的二重复句。复句的次类依据前分句和隐含小句的关系而确定,有条件式逆假句、原因式逆假句和选择式逆假句。复句的逻辑原型是两个等值的假言判断的合取,逻辑值为必要条件。但选择式逆假句与另两类的情况要复杂些.语义原型和逻辑原型都存在一些差异。文章还小议了邢先生对复句及小类的命名。  相似文献   

7.
在复句教学中,尤其对多重复句的分析,初学者甚感困惑不解,其突出情况有二:分句确定难,一重切分难。为使复句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这“二难”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之一。一关于分句确定难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其分句与分句的组合情形基本类同:或主谓式与主谓式的组合,或非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的组合,或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组合的三种情况。可是,多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分句)要比一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多,多重复句分句间的组合层次和结构关系比一重复句分  相似文献   

8.
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中很有意义而极具挑战性的一项课题。为解决由于关系词省略和关系词不能标示分句间层次组合顺序的局限,考察了1-2型和2—1型三分句复句关联模式的关系词隐现形式,发现12种关系词隐现形式的复句有望实现层次关系识别,这些隐现形式的关系词句法特征与分句组合顺序间存在4种制约规则。结合这些隐现形式的特征信息和分句层次组合制约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层次关系识别流程,以期为实现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因果复句是用于表示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古代汉语因果复句属于偏正复句,共有11个句型.这些句型如果按照表示原因与结果的顺序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两组.第一组 由因及果复句(句型1—句型6).这组复句的特点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前分句表示原因,后分句表示结果.吕叔湘先生把这种句子叫做“纪效句”,杨伯峻先生则称之为”结果句”.①这组复句有的在前分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在后分句句首或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前后分句都有关联词语,也有的根本不用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0.
语段的句和句之间的关系和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但并不完全一样。语段的句间关系主要有并列、相叠、递进、转折、承接、解说、因果等几种。复句中的选择、假设和条件关系,在语段中用例极少。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通讯》八四年第九期刊登的吴延枚《承接复句应包含意义衔接的句子》(以下简称《包含》)一文认为承接复句除了包括行动上连贯和时间上有先后的复句外,“还有一种意义上衔接的复句,也应包含在承接复句内。”这种看法对承接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作了必要的补充,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种意义上衔接的复句,都应包含在承接复句内吗?它要不要受到某些限制呢?我们知道,各种复句,就其分句的逻辑关系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分句间有着互相依存的关  相似文献   

12.
划分单句复句是复句学习的重要环节。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不在于句子的长短,而在于结构。单句只有一套结构中心,而复句则有两套以上的结构中心,意义上互相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组成复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的主语可以全部出现,也可以顺上下文的意思省略。分句之间的关系有的靠意会,有的靠关联词联结。这些纷繁的现象足以使初学者眼花缭乱。但是单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复句的分句间不能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逗号或分号,复句全句有统一的语调、统一的语气,每个分句没有独立的语调,复句的句末才可以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相似文献   

13.
王雨舟 《文教资料》2012,(32):113-115
复句表达的是复合命题,因此更符合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然而也正是其复杂的结构和表意性给深入研究带来了种种困难。与单句相比,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中心,以关联词语作为形式标志,句中有语音停顿。而复句之所以成为复句,最根本在于几个分句之间产生了逻辑关系,因此对分句间关系的考察则是复句分析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超句单位的言语变异是指超越单句范围的言语结构体的变异,它包括复句、句群、篇章等。在以往研究言语变异的论著中,人们比较注重句以下单位的分析、研究,忽视了对超句单位的考察。其实,超句单位的言语变异是十分明显、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对它进行一番探讨是十分必要的。现代汉语的复句有两大类,即偏正复句和联合复句。在偏正复句里,分句与分句的意义关系是偏前正后(即前一个分句一般在意义上是“偏”,后一个分句一般在意义上是“正”)。在言语表达中,人们常常采取变异手法,使其意义变为正前偏后,亦即复句中的分句与…  相似文献   

15.
多重复句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明复句分句间的关系,一是确定结构层次。下面,我们主要从这两方面说明语境在其中的作用。一、语境在说明复句分句间的关系中的作用多重复句分析中,在确定复句分句界限后,如何判定分句间的关系是多重复句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从生成角度看,分句的组合主要靠两个手段,一是关联法,一是意合法。因此,从分析角度讲,确定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也分这两种情况来谈,而无论哪种方法语境都在其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语境在关联法复句分析中的作用多重复句,尤其是层次多的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层次和关系往往要依靠关…  相似文献   

16.
〔问疑解难〕 1、句群与复句有什么区别? 句群与复句的组合方式相同,按照一定的语序来组合;在一定的条件下,许多复句可以改变为句群,同样,许多句群也可以改变为复句。不同的地方,可借助标点符号来区别,复句中分句间用逗号或分号,而句群中句子间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另外,在使用关联词方面两者亦有所区别。复句使用成对的关联词较多,而句群则较少使用成对的关联词。句群单用一个关联词时,一般用于后边句子的开头。如表示转折关系,句群常用的关联词形式是“……,但是……”。而复句常用的关联词形式是“虽然……,但是……。” 2、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类型? 句群中句与句之间关系,与复句的类型基本一致,分为并列句群、承接句群、递进句群、选择句群、因果句群、假设句群、条件句群。与复句相  相似文献   

17.
谈谈即使句、宁可句、无论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分句间的多种意念关系和多种关联词语初探》一文中,具体分析了分句间存在多种意念关系、使用多种关联词语的复句等问题。对于分句间存在多种意念关系而仅使用一种关联词语的复句没有涉及。但分句间存在多种意念关系而仅使用一种关联词语的复句,  相似文献   

18.
单句成分之间.有时可以用逗号、冒号或分号,但以不用为常见;复句分句之间却一般都要用逗号、冒号或分号表示分句间明显的语音停顿。单复句的纠缠不清,往往跟逗号、冒号或分号有关。复句中,紧缩复句,分句之间没有逗号、冒号或分号,形式上酷似单句。但是,其内部存在着复  相似文献   

19.
在并列复句中,"也"字的意义也并不只是"类同"那么简单;在转折复句中,只有说话人认为前后分句间有条件关系时,"也"的意义才表"类同",但"也"的意义并不作用于前后分句,而是作用于说话人预设和复句意义内容之间,这是因为,条件关系是说话人建立心理可能性尺度的基础,前分句常常是后分句成立的可能性尺度最低点,从而在说话人预设和复句意义之间构成语义逆承关系。  相似文献   

20.
编辑老师: 统编语文初中第五册在讲到复句时说:“复句有两大类。’即“分句和分句之间没有主次、轻重的分别”都是联合复句。“两个分句有主次、轻重之分”“一个分句是偏句,一个分句是正句”的为偏正复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