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强调应“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目标,强调重点需要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  相似文献   

2.
朱允来 《大观周刊》2011,(45):26-2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一个崭新命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政治主体的观念建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总体上讲,需要从两个基本方面推进: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培养。”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公德意识的舆论引导江石彬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谈到改革的具体目标时说,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而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的,而且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预示着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更加良性地发展并因之带来经济、文化建设的更加优化的政治环境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发展过程,不同利益与价值观的人对民主政治又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因素使民主政治的宣传成为既重要又敏感和较难把握的议题。本文从政治传播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党报应在协调民主政治价值观与政治现实的矛盾中主动把握民主政治舆论传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韩宁 《记者摇篮》2004,(1):24-2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之一。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形式的监督机制中,舆论监督具有有效、快捷的特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舆论监督。近些年来,与一些重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报道力度不断加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  相似文献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我们要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个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并从理论上论证和说明不能照搬的道理,从而更加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董建萍同志的新作《西方政治制度——传承与变革》就是在这个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  相似文献   

9.
现行公开文件信息服务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部门开展现行公开文件信息服务,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开展现行文件信息服务,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加政府政务透明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现行文件信息服务,是政治体现改革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面发展重要环节,有益于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  相似文献   

10.
开展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对公共权力和公共决策实施监督、制约作为。目前基层县级电视  相似文献   

11.
乔云霞 《新闻界》2003,(6):27-28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表达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是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机构和个人)、公共政策进行评价与监督。它既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利剑”,又是保障公民权利免受侵犯的“盾牌”。运用舆论监督权力是现代社会弘扬的一种民主政治理念,同时也是现代法制国家推崇的一种宪政信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全面振兴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证。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要着重加强…  相似文献   

12.
夜翠生 《大观周刊》2012,(20):290-290,264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的四位一体。构建礼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的伟大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三大向全党提出了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要求,以便及时地、畅通地、准确地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无疑地要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樱洁 《新闻传播》2010,(6):136-136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当中,政治组织和政治过程的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同时,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普遍参与民主。能够实现大众广泛有序地政治参与。新闻传播代表民意、是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是公众真正行使民主权力。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轨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公民参与的时代,从而培育着一个公民社会的成长。而公民社会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物质明与精神明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政治艾明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求。要建设先进的政治明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开拓创新、积极稳妥地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力量来建设更高程度的民主。而互联网在平等性、直接性、公开性等方面,都能达到民主所要求的最高程度,这必将使其成为推动政治明建设、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他说:"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9.
何登科 《大观周刊》2013,(12):49-49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从实践角度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0.
韩玮 《大观周刊》2011,(21):26-27
民主与秩序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民主既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国家的治理手段,民主的政府意味着人民参与国家的治理。合理的民主化能刺激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良好秩序的形成和国家的有效治理,同时盲目的民主化却极易带来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建设目标落空。我国一贯坚持走渐进式的政治改革道路,就是民主的推进要求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素质相协调。实现民主和秩序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