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坤 《大观周刊》2012,(38):188-188
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出现了各种新兴族群。向日葵一族便是这些新兴族群中的一种。向日葵族群以“知足常乐”为座右铭,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向日葵的向阳特性自喻。本文试图通过自我心理学中的自我防御机制对向日葵一族进行心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文验证了族群认同对族群仪式档案保护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的假设。本研究同时引入了交互记忆系统作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族群认同通过交互记忆系统对族群仪式档案保护绩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及其理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传播史上有影响的几位思想家为线索,勾勒了西方新闻自由思想从自由主义论到社会责任论的发展轨迹,着重剖析了西方新闻自由思想演变中所包含的理论困境及其现实后果。  相似文献   

4.
马伊斌 《大观周刊》2011,(51):23-23
由于大众的旅游需求向文化方向过渡,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文章在以甘肃的民族旅游发展为背景,以民族旅游中的回族为对象。有旅游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的关系和彼此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梁娜 《大观周刊》2012,(47):45-45,33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和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诗学》是西方美学和哲学史上最宝贵的一份遗产。西方的悲剧学说主要起源于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悲剧学说主要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中,他《诗学》中的悲剧论影响了西方悲剧学的发展和演变,为西方“悲剧”这个范畴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剖析悲剧的艺术特征、构成要素、审美意义和价值, 在论悲剧中展开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出版制度变迁和体制转型的过程.制度及其制度变迁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产生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等,奠定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对体制转型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基础.实质上,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包含有大量的制度学说思想,对制度及其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相当重视.新制度经济学等对马克思主义制度学说和方法论有许多新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学说为基本原理,以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理论为基本理论方法重新审视我国出版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7.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提出的汉族发展的"雪球"理论,是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示范之作.文章从历史、语言、族群、文化四个层面解读了这一汉民族研究的力作,同时指出了该书的缺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族群都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的用途生产、留存属于各自族群的档案,并借此实现族群身份认同.作为集体记忆的族群档案,既是族群身份认同的原始"证据",又是族群身份认同的本真"叙事".族群档案融合了"社会性"和"文化性"双重标准,具有非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文论学派林立,各派理论纷陈驳杂,常令介绍者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最近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是一本全面介绍当代西方文论的专著。编者在体例安排上釆了变通的方法,将按学派分述和主题分述结合起来,依实际需要,作不同的处理。这种叙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针对当代西方文论家各派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情况,编者在对各派理论进行总的介绍的同时,又选择那些贡献大、影响深的学说和理论家详加分析。如语言学和文学的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西方传媒批判理论中的重要学派———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阐释与探析 ,尤其是对这一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葛兰西、阿尔都塞的思想学说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与评述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图书馆知识管理在理论、人员、技术、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国内也形成了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服务论、知识集合论、知识资源管理论和公共知识管理论等学说.知识管理理论繁荣了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知识管理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虽然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内容琳琅满目,但完整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体系还没有诞生.  相似文献   

12.
罗雪 《大观周刊》2011,(18):53-53
随着20世纪中叶翻译对等论的传入,西方各大译论也紧随其后“旅居”中国。《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接受史》一书对其在中国的接受做出批判性的全面研究,分析其在“中国化”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迹”,并为中国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交互记忆系统引入到族群口述档案管理流程中来,分析了族群口述档案管理系统与交互记忆系统关系机理,阐明族群口述档案的选题采集、整理保存和共享利用三个关键管理环节与交互记忆系统的目录更新、信息分配和检索协调三个环节一一对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交互记忆系统完善族群口述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操作性建议,最后说明利用交互记忆系统进行族群口述档案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档案作为记录社会活动的原始性凭证,蕴含族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集体记忆和身份信息,是族群认同的关键性材料,彰显记忆价值、认受价值和文化主体价值。本文基于档案在族群认同中功能展开的观察元框架,通过明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传递机制,解析个体通过“刻写实践—共谋筛选—档案保管”向族群传递认同的交互行为,以及族群经由“仪式展演—情感交互—情景识记”联结个体认同情感的过程,进而分析档案层垒与族群认同的记忆空间,同时引入时间轴概念,完整揭示族群认同的历时性传递与档案价值之间的同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晓菲 《新闻世界》2014,(3):226-227
社会责任论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理论,它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本文通过对社会责任论的梳理分析,探索社会责任论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孟伟 《现代传播》2006,(2):54-56
信息社会媒介传播体现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结合,具有小众传播的特征.这种小众传播以"族群"传播理念为核心,"族群"更强调传受主体之间所建立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解释当代传播行为的一个核心因素.当代"族群(group)"①传播理念,既指实体意义上分化的小众和小众化媒介所应用的媒介理念,也指目前在传统大众媒介领域中,在节目内容选择、编排方式等方面可以推行实践的"族群(group)式"传播理念,两者一显一隐.目前广播领域中的"族群(group)"传播理念应用,一方面体现在类型化电台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他综合电台中,强调节目呈现出一种小范围的私人交往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珍 《兰台世界》2013,(22):118-119
<正>孙中山在总结"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曾经讲道,"他所用以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有因袭中国固有理论成果的成分,有借鉴欧洲学说的地方,有自己本人对理论的独创,所以自己的三民主义是集中外学说顺应世界潮流而得的一个理论成果"[1]220。可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他因袭中国固有理论成果,借鉴欧洲学说加以自身独创而得的"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媒介环境为背景,探寻了网络亚文化族群的种类和表现。亚文化族群以网络为基地传播另类的文化形式,他们创造的亚文化资本不断积累并转化为经济资本,网络亚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2015年,法国暴恐袭击案的发生以及恐怖主义的蔓延使全球处于恐怖主义阴影之下,也使跨文化传播处于紧急状态。恐怖袭击在欧美国家不仅加剧了伊斯兰恐惧症,而且引发了对穆斯林群体的仇视言行,影响了穆斯林儿童与其他族群的跨文化沟通,给欧美国家难民政策的执行带来困难,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必须有效解决族群融合问题,也有必要在不同族群间开展跨文化传播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和《中国民族报》对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等五省少数民族族群的报道框架,并分析该框架形成的因素。研究发现,报纸对少数民族族群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宗教、突发事件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