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海容 《大观周刊》2012,(14):226-226
小学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小学生口头氧达和书面表达的作文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本文谈到了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号,激情促写;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观察能力: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的思维能力;如何运用现代教有技术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表达能力;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的评改等等内容从。从而为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如何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老师是主宰,惟老师评语是权威。老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学生个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本中尤其显得重要。学生是一个有生命意识、有自己愿望的人,是一个主观能动者,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在作文教学中允许学生大胆写个体体验,不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允许学生采取多样化手段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3.
李雄辉 《大观周刊》2012,(8):184-184
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此间我深感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病。实施索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能,这是新课改的根本,更是当今语文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是关键的一课,怎样才能抓好作文教学?这里,我就教学中的经验谈些点滴。  相似文献   

4.
周传英  张冰星 《大观周刊》2012,(35):224-224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常使用常用别字(同音字)现象严重,虽然我反复强调、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尽量不使用别字(同音字)可是学生在文中出现别字现象仍然存在,弄地我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5.
白玉霜 《大观周刊》2013,(12):132-132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占有很大的比例,一个人作文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他语文水平的高低。作文体现着一个人语文水平的综合能力,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等等。但是在教学中,作文却是学生最难提高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最害怕的一部分,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地谈一下自己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郑继芬 《大观周刊》2011,(49):99-99
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个性的培养是如今教育的一种趋势。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展个性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养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学生个性的培养在中学阶段就作文这一块来说,可以从作文的个性化语言入手。  相似文献   

7.
王建萍 《大观周刊》2011,(28):83-83
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是封闭型的,作文内容与儿童生活脱节,重课内轻课外,致使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  相似文献   

8.
齐露 《大观周刊》2013,(2):78-78
作文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综合表现。正如北京师大刘锡庆教授所说.一篇作文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是不言而喻的。关于作文教学.前人的论述已相当完备了,今天笔者重提作文教学,就是想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雷晓利 《大观周刊》2012,(48):243-243
小学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语文课程又是每个中国人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基础课程。田此,小学语文课程在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意义重大。传统的教学往往会通过日记、笔记、作文、周记、背诵等方法来不断锤炼学生们这些能力。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身心特点等原因,传统教学方法类似强加给他们的东西未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笔者从教多年,认为让学生通过“写话”来储备知识,锻炼思维和作文能力具有极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胡艳龙 《大观周刊》2012,(10):197-197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作文要求 “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强调“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能在作文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作文。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1.
范晓辉 《大观周刊》2012,(47):310-310
语文教学必须贯穿着美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让语文静态的文字展示美质,就会使学生真正的喜爱语文,逐步形成钟情于美的心理品质。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有位名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得到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总结了很多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宗鹏 《大观周刊》2012,(13):172-172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活动,在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何书林 《大观周刊》2012,(26):180-180
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农村小学沿袭着教师讲解—例文示范—学生习作—教师批阅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无话可说,或模仿,或照抄,作文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随着现代教育手段进入课堂,效果作文教学有了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14.
周福祥 《大观周刊》2011,(38):175-175
在生物教学中,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杨永琴 《大观周刊》2011,(27):201-201
许多刚毕业的语文教师初次接触到作文教学时,或许会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环境与教育的关系为依托,思考影响学生作文教学的外在环境因素。从语言环境、阅读氛围、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作文教学外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同行的共识,共同来探索当前作文教学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张涛 《大观周刊》2012,(24):316-316
一谈到作文课怎么上,大多数教师想到的更多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可往往是好心办坏事:个性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内在感情不同的鲜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如出一辙的“作文”。正所谓“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我们知道了他的写法,他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文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哪?放在讲评上,要重视讲评。以指导为重点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在前面引领,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而把讲评作为重点的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的跑,教师在一旁关注、倾听、扶持、帮助。  相似文献   

18.
白志鹏 《大观周刊》2013,(7):138-138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和体验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物、景,激发学生的爱憎情感,就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体会语文教学中自然美、社 会美、生活美、时代美、语文美。并且还要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美、想象美、表达美,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灵的和谐,切实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李红霞 《大观周刊》2012,(45):348-348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在小学数学中.数学学习表面上看来.是跟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图形和算式打交道.很难让人感受到它的美丽所在或领略到它的迷人内涵.  相似文献   

20.
蒲大强 《大观周刊》2011,(35):152-15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让教师和学生最犯愁的事。现在很多学生喜欢读小说故事,但是却很害怕作文,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千篇一律,套话连篇,苍白之至,字数大多在三、四百字左右,让人感觉到没有话说,没有东西写。虽然同学们经过了多年的习作训练,但是学生作文的立意、选材与结构、表达等多方面如出一辙,所写内容单调,不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只会流水账般的叙述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学生最烦作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