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胡莲芝 《大观周刊》2011,(6):120-120
体育教师要以课程改革新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学习,喜欢体育。  相似文献   

2.
祝武明 《大观周刊》2012,(47):341-341
我们数学教师就应该变数学教学的枯燥为让学生乐意参与教学得活动,并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善于用生动的语言,具有意义的实例,直观的教具创设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苏海亮 《大观周刊》2012,(32):210-210
职业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让他们主动学习、勇于探索、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展现聪明才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情趣,和谐愉悦,让学生真正婷觉到自己已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王晓玉 《大观周刊》2012,(52):319-319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要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非易事。教师除了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外,就是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珊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袁成会 《大观周刊》2013,(7):204-204
新的教学观念的更新恰恰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还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傅庆红 《大观周刊》2011,(23):228-228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话题。在教学中教师开始关注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重视如何改变以教师为主的现象,真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成为课堂实施过程的主人翁。本文试图从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整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两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英语中小学教学中创设最优化的课堂策略,以期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杜杉 《大观周刊》2012,(4):186-186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j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7分析f.-I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j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堂多多呈现“动”与“活”的情景,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这里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青松 《大观周刊》2013,(2):131-131
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着。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要留给学生足够展示自我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被挖掘出来,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讨论、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单明慧 《大观周刊》2011,(15):263-263
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另一个主体是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是平行的。教师的参与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建构、学生实际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设置、学生参与的引导、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已成为实际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张晓军 《大观周刊》2012,(29):237-237
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谢宗平 《大观周刊》2012,(52):181-182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上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教师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12.
徐为兵 《大观周刊》2012,(36):118-119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是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新课标要求,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更应注重学生的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如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武慧 《大观周刊》2012,(17):256-256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上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教师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14.
许静 《大观周刊》2012,(37):255-255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内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活动的方式灵活多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甘元平 《大观周刊》2012,(36):174-174
所谓乐,就是快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乐于学习。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尤其是历史课的教学,学生总感到老师的讲课是干巴巴的说教。原因就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老师上课采用的总是满堂灌注入式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老师讲的都是大话、空话。与此相反,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所谓活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健 《大观周刊》2011,(27):177-177
教学过程的最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素质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薛坤强 《大观周刊》2013,(11):358-358
师生关系是多年来人们首先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关系是平行的。教师的参与影响着弘学模式的建构、学生实际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设置、学生参与的引导、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已成为实际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李德运 《大观周刊》2011,(40):165-166
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为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取得一定成效。课后笔者从学生地位、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数学思想、数学思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浅薄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学习具有亲历性、个体性、内在性和情感性等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语文体验式课堂教学的策略。只有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素质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姝妍 《大观周刊》2011,(19):173-173
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生命的过程,是学生在建构知识中“亲历”文史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为学习过程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愉悦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