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茁萌  陈清 《科教文汇》2008,(7):173-173
本雅明艺术生产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艺术生产论进行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现状,探讨了该理论对大众文化和当今艺术发展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形态的流行文艺,而新世纪的流行文艺呈现出了新的变化趋势,新世纪的流行文艺与大众文化开始全面合流.流行文艺在融入大众文化消费主潮的同时,也使其自身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种艺术模式不但影响了当下整个文艺生态,而且也对国民的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庄子物化论是指主客体交互感通、合而为一、无法分辨物我关系的极致精神状态,它以物我两忘为其心理条件,所折射出来的审美态度和思维方式对中国文艺理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艺术构思、意境构建、阅读的心理规律来初步探索庄子物化论对金圣叹文论的影响,同时也见出金圣叹对物化论的继承与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半个世纪以来,语言性别理论的发展林林总总,繁杂纷沓.本文首先将从语言学的角度结合社会语言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试图对这些理论加以归纳表述,共总结出七种理论学说:生物决定论、缺陷论、支配论、差异论、行为集团论、化装论和表演论.其次将对汉语语言的性别理论研究进行探讨,最后说明中西语言性别理论发展研究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于当代的审美大众而言,特别是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怎样在"大众文化"流行的今天从纷繁复杂的各种艺术现象中寻到艺术真谛,仅从艺术吏的角度,从现象本身中寻求答案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应该从当下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入手.分析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思维特征,以此为突破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6.
班瑞钧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I0013-I0013
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其特有的实效性、娱乐性和大众媒介性使我国高校和基础教育领域的思政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新时代新的发展环境中,正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领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发挥其对大众政治思想接收的正面效应,在全面把握大众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历史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新时代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的发展方向与意识形态渗透机理对于帮助当代高校学生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学科建设问题是制约旅游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旅游概念上存在的混乱又是旅游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旅游者活动、关系论和综合论、文化学、社会学及现代朝圣等视角对旅游概念展开评述,以期对修正旅游概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一词被广泛使用,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界定、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与现代化理论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转型研究,得出总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总论现代化理论,应属于社会发展综合理论。“K02和X22”作为总论“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归属类目,已缺乏科学性。建议社会学下的“[C911]社会发展与变迁”不应该是K02的交替类目,而应该作为一个正式类目起用,便于集中社会发展理论方面的文献。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编辑学界关于大学学报的研究中,一个所谓的重要命题就是"学报特色论",这种观点认为"特色是高校学报的生命,是期刊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本文从大学学报的历史使命、"特色论"的论据以及编辑策划三个方面对"特色论"提出了质疑,认为"特色论"没有真正把学报特色与使命的根本关系摆正,本来倒置.  相似文献   

10.
从"三美"看《春晓》四种英译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理论在文学翻译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美“最重要,是根本,是目的;而“音美“和“形美“为实现“意美“服务,是前提,是手段.本文以“三美论“--音美,形美,意美为着眼点,分析了许渊冲,吴钧陶,翁显良和John Tuner四个译本.该理论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非常指导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同样也适用于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审视精英知识分子对待大众文化从开始的抗拒态度走向承认其存在,进而形成多种文化类型共存的现状这一过程,分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定义与特征,并在大众文化语境下阐释“超级女声”的火爆原因,以期最终形成一种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共存在、共进步的健康多元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2.
纵观长长译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文学翻译领域笔绰耕耘数十年,不仅硕果累累,而且提出了有独创性的文学翻译新论,使之成为翻译领域一大系统.其中包括被称之为"美化之艺术"的本体论(三美论)、方法论(三化论)和目的论(三之论)以及优势论,再创论等.本文拟从诗词赏析的角度,去体会许先生《唐宋词一百首》中所体现的其文学翻译理论中"三美论"和"三化论"的要旨,去领略诗译中许先生独创的艺术之美及盎然诗情.  相似文献   

13.
在对"诗"与"画"的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的探讨中,苏轼和莱辛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苏轼的"诗画同律"说与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对诗与画的关系做出了迥然不同的分析,这与中西方在艺术实践、理论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中西方在艺术实践、理论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是苏轼与莱辛诗画关系论迥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媒介艺术作为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现代艺术中被使用,对于传统绘画艺术的反叛,以及反电视艺术的综合产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型艺术媒介形式,它具有绘画艺术中的图像观念,以及传播图像所产生的声音与时间的艺术,具有了另一种文化语境的解读方式的大众文化图像艺术。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将矛头指向大众文化,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与否定,这自然有他们的历史贡献之所在。但他们乌托邦式的艺术观及对大众文化的片面否定及浓厚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也具有较大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以杜威的"课程与教学整合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课程教学"法在高校学科基础课中的实践探索,总结了课程教学中教学事件设计的要点和课程教学法的课堂进程控制的关键问题,对该教育理论在高校学科基础课教学的实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詹艳 《科技广场》2006,(12):108-109
本文从营销的角度讨论了认识论和行为论两个学派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不同观点。认识论强调产生行为的心理过程,一系列的有意识的认识,学习和感知的经历是研究心理行为科学的最有意义的数据。行为论认为是过去的行为,而不是态度促使并能解释当前的行为。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例证,文章说明了这两个理论学派在营销中的具体应用及各自的局限性,并指出营销人员需要从行为和认识理论两方面来理解消费者行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8.
"职业锚"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职业锚"理论 1.职业锚概念的提出 职业锚(Career anchor)的概念是由美国E·H·施恩教授在其1978年出版的<职业动力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要是指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所围绕的中心,是指人最看中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核心的东西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及中学德育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大众文化自身的特点是文化诱因,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是主要的主体原因,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是根本原因.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有必要对大众文化进行引导和提升,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以及对中学德育文化内涵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20.
舞蹈是一门艺术,同时也一种文化,在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引导大众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群众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表现当前人民的生活状况,又体现出大众的精神状态,是大众智慧的提炼和结晶,群众舞蹈的发展和发扬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加速大众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推进了文化向大众渗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消遣的空间,而且还能够造就新兴的大众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