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作文教学目标在于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前提条件就是学生自身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学生自身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离不开生活,由于学生自身对于自身周围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所以其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本文就结合"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展开相应的研究与论述过程,希望对于我们广大教师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是学生开展写作的关键阶段,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指导留心观察,教给写作方法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采取有效举措,来引导学生写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写作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留心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调动各种感官,发现事物的变化,还要注重模仿课文,进行练笔。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其中我们都会感到作文教学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怎样指导小学作文变成了我们关注的话题,要想让孩子的作文有长足的进步,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一、让学生学会观察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觉是不同的,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对于有些孩子来讲,事物在眼前可他不会去观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达训练,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丰富其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而写作除了要掌握用词造句、结构布局等技巧,还要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其独有的、个性化的情感见解。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达训练,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丰富其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而写作除了要掌握用词造句、结构布局等技巧,还要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其独有的、个性化的情感见解.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指导学生作文要从生活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实际接触到了事物,对生活有了亲身的感受,才有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情感地将它们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在作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第一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指导学生随时记写;第二要进行专项片断练习,化整为零;第三要学习例文中写具体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模仿练习和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第四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方法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之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试图从方法准备、词汇准备、对象选择等三个方面破解观察习惯培养的难题,让学生的习作真正"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观察能解决作文“源”的问题,是教会学生去读好“大自然”这一本书的主要手段,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正从观察日记向命题作文过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它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在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普遍存在:"提起作文,学生害怕,老师头疼"的状况。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1.觉得无内容可写,胡编乱造;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等。面对假话连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所谓观察能力 ,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能力既是智力的门户又是智力的源泉。习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 ,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 ,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 ,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发现 ,使许多生动新鲜的材料从身边悄悄溜过…  相似文献   

12.
赵雪英 《学周刊C版》2014,(10):164-165
小学生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应在抓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抓好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很关键。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将该环节放在重要地位,抓实抓细,使学生奠定好作文的基础。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个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生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应在抓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抓好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很关键。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将该环节放在重要地位,抓实抓细,使学生奠定好作文的基础。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个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对未来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养成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小学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小学作文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是作文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深化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老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不断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是学生作文时常有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生活素材,也没有观察周围的事物。但是,写作文是要有材料的,如同农民种地需要土地、种子、肥料一样。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作文呢?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 ,小学生作文最苦恼的是“没有什么可写”。其实并非真的没什么可写 ,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 ,不善于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作文 ,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什么文字”。仔细体会 ,我悟出一些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一、教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人的生活。解决“没有什么可写”的最好方法是教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同时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告诉学生在观察时多想想“为什么?”。这样观察仔细了 ,脑子里留下的东西就多了 ,这就是作文素材。比如 :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要引导…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课标对小学生作文三个学段的具体要求一脉相承。"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主张把教育和生活完全熔于一炉。而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要想高效作文,就得从低、中学段开始,当好学生的生活导师,为他们的后续生活作文奠定基石。一、品读经典,感受生活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学用书注重扩大学生的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