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近现代中国众多的出版机构中,商务印书馆是影响最大的一家。 189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它的几个创办人都是报馆里的排字工人。因为当时只想办一个印刷所,印一些商业用品如广告、簿记、帐册等,所以起名商务印书馆。本世纪初,由于一位具有维新思想、学贯中西的学者张元济的加盟,商务印书馆得以迅速发展,由一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1日是中国资格最老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诞生100周年的日子。我作为《出版家周刊》记者也受邀参加了5月份在北京举行的庆祝活动。这已是我自1982年以来第8次接触中国出版界。以下是我此行发现的中国出版界的近况。昨日重现应邀参加商务印书馆百年庆典的客人们  相似文献   

3.
以杨正泉同志为团长的“中国对外出版集团赴新、马考察团”一行5人于5月26日晚抵新加坡。在新期间,访问了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时代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新加坡分馆、亚太图书公司、凸版印刷公司,会见了新加坡出版协会主席SIVAN、书城东主李元开和其他同业,参观了正在举行中的第十届华文书展。考察团于5月31日离开新加坡赴马来西亚。在马期间,访问了理达出版集团、星洲日报社、商务印书馆吉隆坡分馆,参观了新加坡上海书  相似文献   

4.
为庆祝中华人氏共和国和丹麦王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和丹麦王国驻华使馆于2000年2月23日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凯伦·布里克森研讨会。外交部、文化部、中联部、中国外文局、人民文学出出版社、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当代世界出版社、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5.
《辞源》是"我国现代第一部辞书",也是商务印书馆的品牌辞书。《辞源》近百年的编修出版对我们当代辞书出版业颇具启示意义。商务印书馆注意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从而形成了专业的辞书编辑团队,这支团队代有人传,在百年《辞源》编修中不仅善于创新,重视辞书出版的质量,而且立足读者,专于发行,为商务印书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专业的编辑团队、创新严格的质量意识以及读者本位的营销策略值得每一位辞书出版工作者坚守。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09,(1):40-40
随着《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简称《故宫文物全集》)第60卷近日在香港的面世,历时14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商务印书馆合作的跨世纪文化工程——《故宫文物全集》终于出齐。这不仅是出版界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中国文博界的重大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7.
经过考证,可以发现,在读完浙江省立第二中学二年级后,徐调孚报名加入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社英文科,在1918年7月至1920年12月期间获得"本科"三级毕业证书。1921年7月,他又以实习生的身份被分配到隶属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社英文科。弄清楚上述几个问题对探讨中学毕业之后徐调孚的人生运行轨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正是仰仗商务印书馆及他在此从事的出版事业,徐调孚在文学界、出版界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1940年之前逐渐达到了其学术生涯的巅峰状态。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0,(2):52-52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丹麦王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和丹麦王国驻华使馆于2000年2月23日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凯伦&;#183;布里克森研讨会。外交部、文化部、中联部、中国外文局、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当代世界出版社、北京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特邀嘉宾和专家学者以及首都新闻界记者7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于徐调孚何时、以何种方式、何种身份进入商务印书馆的说法不一,难成定论。经过考证,可以作出如下断定:徐调孚在1921年1月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商业补习学校,成为这所补习学校的第六届学员,从而以补习生的身份进入商务印书馆。这一结论指正了已有研究成果的谬误,为探讨中学毕业之后的徐调孚的人生轨迹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初,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中国网络电视台等机构发起的年度汉字评选中,"梦"字以最高票稳居榜首,成为中国的年度汉字。如何在"民族梦"与"个人梦"的互动中,于中国建设"中国梦",向世界传播"中国梦",引发了中国新闻界的思考。特别是在2013年5月的中美首脑"习奥会"中,习近平主席善意地提出"中国梦、美国梦相互通融"的积极信号时,透视"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传播便成为一个中国媒体人倍加瞩目的议题。2013年8月,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50周年,全美上下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时代》周刊以纪录影片与  相似文献   

11.
王英 《文化交流》2017,(10):39-43
正其人其事可以入藏今年,浙江海盐将纪念张元济先生(1867—1959)诞辰150周年,他是著名出版家、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一名学者。30年前的1987年,为了纪念这位中国近现代文化界的名人,海盐人民在县城武原镇文昌路上建起一家以"张元济"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当时,在这里召开了第一届关于张元济的学术研讨会。张元济图书馆边上附设有涉园,是占地面积8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江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月22日,著名文史专家、红学家冯其庸在北京安详离世,享年93岁。中国学界又失去一位学术精英。就在他去世前不久,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口述自传《风雨平生》,这是冯其庸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在书中冯先生历述风雨平生,尤其是详细回顾了他丰富而不平凡的学术生涯。他学术成果斐然,被业界誉为一代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13.
黄莺 《文化交流》2012,(3):21-25
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无疑是高山仰止的双子星座。2012年1月8日,"新的百年,我们一起出发——出版界同庆中华书局百年华诞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书局百年历程暨珍贵图书文献展"在上海闭幕。"中华书局与中国近现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将于2012年6月召开。你可能不知道,声誉卓著的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还是浙江桐乡人。他的出版理念和教育思想今天依然给人以启迪;他从事书业的38年历程,充满个人魅力和文化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正陈原晚年曾写过多部回忆录,有广州世界语《绿穗》杂志社1994印行的《六十年重温世界》,有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5年出版的《隧道的尽头是光明抑或光明的尽头是隧道》(文汇出版社1997年出版时书名改为《不是回忆录的回忆录》,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时恢复香港版书名)。前者是关于世界语活动的回忆,传播范围不广;后者是忆旧性质的文章汇编。此外,还有两部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赵鹤1913年出生于浙江诸暨。16岁初中毕业后在杭嘉湖一带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后由叔父先后介绍到上海世界书局和商务印书馆从事印刷出版工作。1936年秋中央派长征干部祝志澄同志到上海招聘印刷技术人员和购买器材。上海地下党组织介绍了6位思想进步、印刷技术高的同志前往延安,其中就有我的父亲赵鹤。从上海出发  相似文献   

16.
伊春朗乡游     
伊春市人大陈丛礼主任和所属朗乡林业局王雪梅书记,盛情邀请一些新闻出版界的人士到伊春和朗乡参观访问。《人民日报》的缪俊杰、宗连坚夫妇,商务印书馆的赵克勤、房慧玲夫妇,工人出版社的岳建一、岳巍父女,中国文联出版社的戴东和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行8人,得以有从7月28日到8月2日的伊春、朗乡的壮游。于是,也便有了“巴兰河的漂流”和“狂欢的篝火”这样的文字。  相似文献   

17.
顾颉刚,字铭坚,笔名诵坤、诚吾、无悔、张久等,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史学家和民俗学家。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门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商务印书馆、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平研究院等处任职。  相似文献   

18.
正陈原,1918年7月1日生于广东新会。2004年,陈原因病去世。2018年是陈原先生诞辰100周年。陈原在文化界、学术界和出版界有广泛影响,曾任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策划和领导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等多部辞书,并著有多部著作。1983年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社会语言学专著《社会语言学》一书,是有关社会语言学若干理论问题和若干实际问题的探索。2018年1月13日,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的跨世纪文化老  相似文献   

19.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是北京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1996年创建的私立博物馆,坐落在宜武区古文化街琉璃厂。博物馆的藏品主要为明清传世文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不少还具有学术研究价值。馆内的布置温馨而典雅,左手一扇古拙的院门,靠墙一溜全套民国商务印书馆的《经》、《史》、  相似文献   

20.
陆梦婷 《文化交流》2012,(11):63-66
今年是张元济先生诞生145周年。张元济,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对我国文化教育及出版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清末与蔡元培同中进士。1902年,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董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著有《校史随笔》等。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