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雀》一课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体会,只有观察有序,才能写得有条理,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写得具体生动。通过下面板书引导,着重让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从动作、神态、声音等方面去刻画老麻雀的“勇敢”,小麻雀的“弱小”,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的原因——伟大的母爱。  相似文献   

2.
课文《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麻雀》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作,是一篇文字优美的好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以读代讲,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理解文章内容,最后通过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胳脉 这篇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开头讲猎狗放慢脚步,好像闻到了什么气味。接着讲猎狗看见了一只刚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正当猎狗张开大嘴准备吞噬小麻雀时,一只老麻雀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最后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被“我”带走了。  相似文献   

3.
《麻雀》     
一、板书设计:二、设计说明:(一)简明、直观的板书设计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还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的主要内容。《麻雀》一课通过写老麻雀在凶狠的猎狗面前勇敢地救下了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老麻雀那种英勇无私的母爱。在这课的板书中,用线条和简洁的词语来显示出猎狗、小麻雀和老麻雀三者间发生的故事的经过,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老麻雀的勇敢。(二)美观、生动、富有趣味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三)形象的板书设计,对比更鲜明,利于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4.
《麻雀》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描写“我”目睹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老麻雀不畏强暴的精神。作者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是在“我打猎回来”,地点是在林荫路上。接着写事件。“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这几句说明猎狗发现了猎物。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呢?原来在前面的林荫道上有一只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  相似文献   

5.
王迪 《湖北教育》2003,(13):52-53
《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读书,重点通过读议描写老麻雀、猎狗的语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内容,体会作者写作的妙处,  相似文献   

6.
《麻雀》(第六册)一课通过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行为,赞颂了母爱的伟大。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课文中“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句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学生难于理解。对这一难点如何处理? 一、从老麻雀的行动,理解母爱力量的强大。可从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一连串突发性动作,设计提问:①老麻雀怎么会“突然”从一棵树上飞下来?为什么要写它“象一块石似的”落在猎狗而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扎煞、拯救、嘶哑"等词语。2.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原因,从而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爱。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崇高。【教学重、难点】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原因,从而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爱。【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麻雀图片)说说麻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小、弱等)(出示猎狗图片)这是谁呢?它和狗有什么不同?(凶猛、可怕等)  相似文献   

8.
《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赞颂了伟大的亲子之情。教学本文,引导学生体验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伟大的亲子之情,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可作如下设计:一、抓住老麻雀的复杂心情,感悟“强大的力量”内涵本课的重点集中在课文的第4、5自然段。教学时可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采用“直奔重点,探究感悟”的方法,抓住这两段的重点词句,引领学生体验老麻雀勇敢而又胆怯的复杂心情。1.再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的描写扣人心弦,惊心动魄。引导学生直奔4、5自然段。2.仔细…  相似文献   

9.
一堂语文课上,一位学生节外生枝引发的一场争论,引起我对“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的思考。教学《麻雀》一课,为了让学生体悟老麻雀为救小麻雀面对强敌舍命搏斗的精神,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我让学生通过贴画、朗读、评议、表演等方式体会猎狗的凶残和狡猾;通过角色转换,让  相似文献   

10.
《麻雀》(五年制语文第六册第7课,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第28课),是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用之经久的传统教材。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开头讲猎狗放慢脚步,好像闻到什么野物,接着讲看到了一只刚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猎狗刚张开嘴巴,突然,一只老麻雀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绝望垃尖叫。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猎狗慢慢地后退,被“我”带走了。故事不难理解,但学生最不明白的是:老麻雀为  相似文献   

11.
《麻雀》     
一、板书设计二、板书说明(一)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天:清鲜,明朗(美)天涯碧草(静态)一碧千里平地,小丘,羊群,骏马民族团结地草原热情迎客盛情款待依依惜别蒙汉情深(动态)一、板书设计:二、设计说明:(一)简明、直观的板书设计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还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的主要内容。《麻雀》一课通过写老麻雀在凶狠的猎狗面前勇敢地救下了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老麻雀那种英勇无私的母爱。在这课的板书中,用线条和简洁的词语来显示出猎狗、小麻雀和老麻雀三者间发生的故事的经过,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老麻雀的勇敢。(二)美观、…  相似文献   

12.
《麻雀》(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片断: 在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麻雀》第4自然段时,首先,我要求学生划出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用心体会。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扑”“像一块石头似的”“扎煞”“尖叫”体会出老麻雀爱子心切、救子心切、毫不犹豫、落地有声、非常勇敢、顽强如石。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读到这里,你想对老麻雀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13.
比较的方法是理解语言文字极其重要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理解体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真正达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常用的比较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换词比较把句子中一些词语换成另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让学生通过比较,领略这个词语将具的情味。如《麻雀》一课中有一个句子“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这句话写出了小麻雀处境很危险。教学时,我把“走”字换成“逼”字,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理解。通过比较,使学生领会到:把“走”换成“逼”表面看来,能使气氛更紧张…  相似文献   

14.
在课文《麻雀》中,作者在描写老麻雀勇敢保护小麻雀时有这样一句话:“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在此句中,作者将老麻雀比喻成“一块石头”,目的是为了说明老麻雀从树上扑下来时的落地之快,体现出它的果断和勇敢。,我们反复斟酌了这句话,又结合全文进行了分析,认为这里用“石头”来比喻老麻雀,有些欠妥,理由是:第一,老麻雀是有血有肉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一个强者的象征,虽外表看上去是那样的弱小和无奈,而内心却充满着英勇和顽强。而“石头”则是一个呆板的、沉默的,而又看不出任何生命和活力的物体,更无…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第六册中的《麻雀》一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文章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恶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伟大的母爱。怎样让八、九岁的孩子读懂这个故事,从中体会母爱的伟大呢?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6.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一文,我读了之后,深深地被老麻雀那种奋不顾身保护幼儿的壮举所感动。地上,一条大猎狗逼近小麻雀,张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在小麻雀将要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老麻雀突然“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尖叫着,”它准备与猎狗进行一场殊死的搏斗。猎狗慢慢地向后退。舍己救幼儿,老麻雀哪来的勇气呢?我认为它的勇气来自母爱。由麻雀的母爱,我联想到人类的母爱,我觉得人类的母爱更感人肺腑。凌晨做饭,寒夜缝衣,雨天送伞……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哪一位母亲不是受尽苦累,费尽心血呢?孩子生病,…  相似文献   

17.
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对《麻雀》一课两只麻雀的命运众说纷纭———有的说老麻雀的勇敢感动了猎狗,于是猎狗慈悲为怀“让开”了;有的说猎狗不敢吃老麻雀,被麻雀勇敢的举动所震慑,后退了。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合理,缺乏对课文主题的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除了赞扬麻雀伟大的母  相似文献   

18.
一、情景导入,初知形象上课伊始,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极其投入地描绘:风呼呼地刮着,林阴道旁梧桐树沙沙作响,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被大风吹落到了地上。此时,一只凶猛的猎狗龇牙咧嘴地慢慢地走近小麻雀。这是一只多么可怕的庞然大物啊!小麻雀它迷茫,它无助,它呆立在那里,危险正在一步一步向它逼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听录音(课文第4、5自然段),边听边在脑海中想像画面。师:听完录音,你想说什么?生:我觉得这只猎狗非常的凶猛、可怕。生:我觉得老麻雀很伟大,为保护自己的幼儿,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生:我觉得老麻雀很勇敢,…  相似文献   

19.
《麻雀》(第六册)是一篇讲读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救护小麻雀的故事,赞扬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文章短小,文笔简练,但题旨“一种强大的力量”却很耐人寻味。如何引导学生透其章句,究其义蕴呢?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14课《麻雀》 ,是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它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如何把这篇传统课文讲出新意来呢?在教学中 ,我对学生进行“读课文、品词句、悟感情”的学法指导 ,以训练学生阅读技能。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学习目标《麻雀》这篇课文构思新颖、结构紧密、形象鲜明 ,为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思路 ,用文中之情扣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使之受到艺术感染。教师首先从“导读”部分入手 ,整体感知单元训练重点 ,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