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白水的职业认同感 报界先驱林白水(1874年~ 1926年),教过书、办过学、从过政,但就其一生来看,主要的职业生涯还是办报.只是他对自己新闻职业生涯的认识和认同感是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林白水把教育当做是救国的第一要义,为了宣传救国,他除在省外兴办新式教育外,还不忘回家乡福建办学.1903年,林白水应蔡元培之约来到上海,与他一起创办《俄事警闻》.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林白水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办报实践为例,分析林白水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困窘和疏离。五四运动之后,新思潮成为学界、报刊界讨论的焦点,林白水那辈文人士大夫阶层可能尚未完成中西知识的融合,就要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重新遭遇知识的震荡。林白水对新思潮的讨论介入甚少,他和林纾、《公言报》的关系导致他在当时的处境颇为尴尬,始终站在新思潮之外。即便是他较有把握的办报事业,在民国时期也陷入困境,办报资金不足的困扰始终影响到报纸的发展,也使得林白水的言论和行动并不相合,充满矛盾。林白水在民国时期的处境实则是一部分在清末"叱咤风云"、而到民国"踯躅不前"的文人士大夫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江坪  丁锡满 《新闻实践》2011,(10):31-33
今年8月6日,是林白水就义85周年。我们敬仰林白水,一是因为林白水是民主革命斗士,中国报界先驱。他大胆揭露反动军阀,呼唤民众革命意识,不惜以身殉报。这样一身正气、大义凛然、血荐轩辕的前辈报人,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骄傲,值得我们敬仰。二是同我们浙江关系密切。林白水走上新闻从业之路是从创办《杭州白话报》开始的,他同我们浙江的邵飘萍齐名,同样被军阀杀害,可以说是“萍水相逢”。林白水又在杭州创办新学,惠及浙江。  相似文献   

4.
姚庆 《北京档案》2021,(2):58-60
《北京女报》是北京创办最早的妇女日报,也是北方地区妇女报刊的开山鼻祖.它以"开民智行民风兴女学"为宗旨,积极宣传国内外女性新闻,对于唤醒女性自主意识、男女平权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但也不能忽视报刊的局限性,是启发知识与保存礼教共存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邵飘萍与林白水是同处"五四"时期的著名报刊活动家,他们有着许多相似的经历和贡献.二人新闻生涯的起点都在杭州,辉煌期都在北京:二人都是我国早期新闻事业职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二人都以新闻救国为理想,体现了我国职业报人救国救民、胸怀天下的气魄;二人都以采写独家新闻而著称,采访报道技巧至今仍为新闻业界学习和效仿;二人同为社会启蒙思想家,引导和鼓励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二人同样都因新闻报道而贾祸,为军阀所不容而被杀害,但都为后世新闻记者树立了职业精神的标杆.  相似文献   

6.
拙文引用林白水遗嘱是从林白水纪念堂陈列的原件中抄录的。在纪念堂落成举行的典礼上,林白水之女、美国国防部语言学院教授林慰君女士在发言中,也引用了她父亲的这一遗嘱,并作了说明。从原件抄录应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阶级和认识的局限,沉溺于胜利后的狂欢之中的林白水,身上的“獬性”逐渐消退,以至于被“士为知己者用”的名士思想所驱使,心甘情愿地沦为袁世凯恢复帝制的吹鼓手。1913年林白水当选第一届国会议员初到北京后,袁世凯便封他为总统府秘书兼直隶省督军秘书长。为了感恩报德,他参与了臭名昭著的“筹安会”的宣传工作,并在《亚细安报》上发表不少文章,为窃国大盗袁氏称帝张目。  相似文献   

8.
侯夷 《出版科学》2006,(4):58-61
民国时期,我国新闻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胆魄和血性的报人.他们在黑枪如林、险象环生的乱世,以笔为旗,以报纸为阵地,坚定地捍卫言论自由,为职业良知和社会公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林白水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1986年8月6日,是一代报人林白水殉难六十周年纪念日。六十年前的这一天,他因在报纸上发表《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军阀张宗昌,痛斥贪官潘复,而残死在张宗昌的屠刀之下。 1985年7月30日,民政部颁发烈士证书,追认林白水为革命烈士。同年,林白水的女儿、美国国防部语言学院教授、作家、美籍华人林慰君女士,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又得到闽侯青口乡青圃村帮助,筹建林白水纪念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林白水纪念堂在烈士牺牲六十周年之际落成。林白水纪念堂座落在他的家乡青圃村。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占地十余亩的纪念堂庭院正面,有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门楼。  相似文献   

10.
启蒙功能:媒体理念的发展谈及媒体,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的喉舌,至于国家级媒体更是被理所当然地视作一种传统的宣传工具。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媒体功能正在发生的转变:主流媒体正在向更多的公共领域努力,在承担了媒体宣传功能的同时也在实现着其公共功能,尤其是公共领域的启蒙功能,诸如民主和民权的启蒙、公民社会形成中的公共意识的启蒙、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启蒙等。  相似文献   

11.
"两会"正开呢. "两会"报道,应该算时文了吧--岂敢骂人,把"两会"报道斥为八股?借用"时文",专指时下流行的各种新闻和评论. 写时文的态度,当年周作人分了三种:一是老生常谈,以常识启蒙;二是热闹说书,吸引眼球挣钱;三是差役传话,只为宣传.  相似文献   

12.
启蒙功能:媒体理念的发展谈及媒体,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的喉舌,至于国家级媒体更是被理所当然地视作一种传统的宣传工具。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媒体功能正在发生的转变:主流媒体正在向更多的公共领域努力,在承担了媒体宣传功能的同时也在实现着其公共功能,尤其是公共领域的启蒙功能,诸如民主和民权的启蒙、公民社会形成中的公共意识的启蒙、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启蒙等。  相似文献   

13.
彭翼仲在晚清启蒙宣传上的创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报人彭翼仲在京师重地独自创建三份报纸,以白话文报刊为主要载体,以舆论为中心,展开启蒙宣传,在中国北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独辟蹊径,在启蒙宣传上多有创举,使得启蒙内容更加丰富,启蒙受众更加广泛,启蒙效果更加显著,而其毁家纾难筚路篮缕的创业精神更深为后人所敬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报界、新闻先驱林白水,是中国早期新闻事业的拓荒者与奠基者之一。本文从林白水的"时评"文章分析入手,研究其学术成就、特色以及对现代新闻评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1986年8月6日,是一代报人林白水殉难六十周年纪念日。六十年前的这一天,他因在报纸上发表《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军阀张宗昌,痛斥贪官潘复,而残死在张宗昌的屠刀之下。1985年7月30日,民政部颁发烈士证书,追认林白水为革命烈士。同年,林白水的女儿、美国国防部语言学院教授、作家、美籍华  相似文献   

16.
现在以"父母官"自居、好"为民作主"的官员少了,有这种意识的媒体记者似乎多了,这不是好事. 很多年前,受大学老师启蒙,知道了"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的"家文化",也知道了"家文化"有其"糟粕"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林白水     
正林白水1874年出生于福建省侯县青圃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国攻读新闻学的人。林白水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参加反清活动,一生爱国爱民、坚持革命。从1901年开始办报到1926年被杀害期间,他先后在近10家报纸从事主编、编辑和撰稿工作,是当时新闻界与邵飘萍齐名的人物,被誉为报界先驱。1985年,国家民政部追认林白水为革命烈士。其女(旅美华人、美国国防大学教授)林慰君捐资在故乡建立纪念堂、纪念碑。林白水教过书、办过学、从过政,但就其一生来看,主要还是办报。自1901年他27岁出任  相似文献   

18.
赵鹏 《出版发行研究》2021,(6):107-111,43
鲁迅作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对儿童读物带着强烈的启蒙意识,其中既期待儿童读物发挥出"立人"的实效,又不满于儿童读物的出版状态,既反对旧文化的保守和压抑,又警惕新文化的功利和游离,由此构成了鲁迅对儿童读物的热切又犹疑的矛盾态度,梳理其思想流变和精神实践的过程,能更深入理解启蒙思潮与近代儿童读物的关系,也有助于讨论儿童读物的出版初衷.  相似文献   

19.
八月六日,在林白水就义六十周年之际,林白水烈士纪念馆在他的家乡——福建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正式落成。林白水爱女、七十二岁的林慰君女士专程从美国回来参加纪念馆落成仪式。林白水是我国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民主革命者,他早年就怀抱忧国爱民之心,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并致力于办学、办报活动,他曾同蔡元培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创设爱国女校、爱国学社等,在福州创办过官立、府立七所小学;主办过《中国白话报》《俄事警闻》等报刊。他矢志为民立  相似文献   

20.
陈秋名 《新闻世界》2012,(5):153-154
民国初年,大量的报刊、记者、报人涌现,林白水就是其中之一,他有自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有自己的办报思想,他用自己20多年的办报实践践行着他对新闻业的热爱。那么在林白水的内心深处,他对于新闻这个职业是否真的认同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