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政府也一直将普及义务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适龄儿童为6到14岁根据印度教育部提供的数字,印度目前总计有88万所中小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在印度法律所规定的6到14岁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中,入学率为82%左右。  相似文献   

2.
印度独立后所颁布的宪法要求,从宪法生效之日起的10年内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他们年满14岁止。事实上这个奋斗目标不仅在10年内并未实现,直至90年代也未达成。印度为克服障碍,解决问题,确保普及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自70年代以来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推行非正规教育计划是印度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特别是在促进落后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过程所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一直把提高全民素质的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本文从印度义务教育状况、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成果三个方面阐述印度的义务教育改革情况,从而为我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印度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期限为何一再推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期限为何一再推延曲恒昌印度自1947年获得独立后,一直比较重视教育。早在1950年印度宪法便做出了在10年内向所有6—14岁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规定。此后,印度政府为此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不少进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更获得了举...  相似文献   

5.
印度普及初等教育的历史虽然可追溯至1893年印度巴罗达土邦王公盖克瓦德在他邦内的阿姆雷利区进行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尝试,但普及初等教育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并被列为教育发展和战略重点则是印度独立以后的事.1950年,印度宪法对普及初等教育作了如下规定:“国家应努力在自本宪法生效起10年内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他们年满14岁为止.”印度各邦根据宪法的指导原则,大都制定了邦的初等教育法.然而,在此之后,印度政府曾多次修改普及初等教育的计划和推迟实现普及化的期限,1957年,印度计划委员会的一个专门小组在检查了全国  相似文献   

6.
宋亮 《教育》2013,(8):31-32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但是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正在普及高中义务教育。6月14日,中国台湾地区宣布启动12年基本教育,自2014学年度起入学的高中、高职学生,将实施免学费政策。在去年,俄罗斯和朝鲜实施了12年义务教育;印度正在把8年义务教育延长为10年;  相似文献   

7.
许多国家规定,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但在北京某小学了解到,学生一学年的书本费在200-400元之间,除此以外,还要交纳数额不等的餐饮费、校服费、活动费、辅导班费用和赞助费等。作为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政府也一直将全民普及义务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印度目前总计有88万所中小学在实施义务教育。印度法律规定,6到14岁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2003年,印度用于教育方面的投入为整个财政支出的13.17%,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5%。2004年国大党执政后,明确提出力争在今后几年将公共教育支出提高到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8.
阚阅 《教育》2011,(36):60-62
<正>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文化的国家。人口爆炸、种姓制度、性别歧视、家庭贫困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印度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面对上述种种难题,印度一直在努力追求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平等、公平和社会正义。印度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发展方面的探索、举措和实践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无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影响印度基础教育政策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认为,印度政治局势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取向;多民族、多语言和多宗教的国情直接影响了印度教育媒介和语言学习政策;种姓制度是影响印度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最独特因素;农村的贫困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普及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许多国家规定,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但在北京某小学了解到,学生一学年的书本费在200-400元之间,除此以外,还要交纳数额不等的餐饮费、校服费、活动费、辅导班费用和赞助费等。作为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政府也一直将全民普及义务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印度目前总计有88万所中小学在实施义务教育。印度法律规定,6到14岁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2003年,印度用于教育方面的投入为整个财政支出的13.17%,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5%。2004年国大党执政后,明确提出力争在今后几年将公共教育支出提高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  相似文献   

11.
安双宏 《教育研究》2012,(7):130-133
印度的教育系统规模庞大而复杂,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印度教育的发展。印度在教育公平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印度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获得了世界好评,为印度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一再延期,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比例极低,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长期偏低,这些因素对印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尽管如此,印度政府在促进教育发展方面的探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无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印度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自独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近十年来,随着印度本国和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规划与设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此,本文在考察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轨迹之后,从新旧两个方面分析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改革措施,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Distance education has a history of over four decades in India. There has been a vast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learners who need education and thus also the corresponding channels of providing education.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sector,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has been found to be a workable alternative strategy in India. This paper traces the evolu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open learning in India by examining various factors that led to the growth and success of open learning. This system, as other systems of education, is not free from problems and a critique is provided on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smooth functioning of India’s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印度高等教育的私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印度高等教育系统发生了重要的历史性变革。在这十年间,印度的高等教育一直致力于私有化方向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缺少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政府长期规划,引发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混乱。  相似文献   

15.
印度教育现代化大致经历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和独立后至今这两大阶段。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拉开了其现代化的帷幕,这其中包括印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伴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20世纪中期印度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以印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在肯定印度教育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以期在如何看待印度教育,把握印度教育发展轨迹等方面提供些许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印度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中的作用,重视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但是,由于国情独特,影响因素复杂,印度普及8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尚未实现,统一学制结构的努力也没有取得完全成功,普及中等教育的任务更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印度是我国的邻邦,两国山水相连,印度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养,独立后教师教育体系愈加完善。研究印度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期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博士生教育开始于1857年,随后虽然经历若干低谷,但总体上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印度博士生教育的历史,分析了印度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具体包括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授予博士学位的程序、对博士生的资助、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分布情况,最后总结了"-5前印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与印度的学术职业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重要的变革。在中国,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政府开始改革公办高校的教师聘用制度,以解决原有体制中存在的冗员、合格教师短缺和效率低下等问题。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也面临着如何使西方管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兼容等问题。在印度,政府结构调整使政府逐步撤出高等教育领域,其学术职业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为此,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提高教师的水平,但收效甚微。中国与印度的学术职业正处于一个不确定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20.
Colonial education has been controversial and widely divergent interpretations have been offered from contrasting ideological perspectives. British imperial education policy was highly contended during the colonial era and remains a contentious issue amongst many contemporary historians and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subject is long overdue. British colonial education policy starts in India in 1813, the intention being to promote both Oriental culture and Western science. But a former Director of Public Instruction, writing in the 1920s, claimed that education had done far less for Indian culture than for the material and political progress of India. More recent academic writ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British India has been both intermittent and of mixed quality. To date, much of the criticism of British policy appears to have been motivated more by emotion rather than by detailed scholarly analysis and this account argues that more ‘plodding’ in archives is urgently needed at the present time to substantiate, refine or refute the claims of India’s educational historians. This is the first part of a two‐part article, the second of which will deal with Africa and the rest of the colonial Empi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