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志 《大学生》2012,(Z3):116
从1961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起,就投身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从"两弹一星"一直到载人航天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源于"863"计划,也就是1986年3月小平同志的批示。工程正式上马是在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批准载人航天工程开始研制,并且批准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决心很大。当时我是五个参加汇报者之一,主要汇报了总体技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航天事业历经6 0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正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张悦 《辅导员》2011,(10):46-47
航天科技是我国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2010年12月,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我的航天梦"全国少年儿童航天科普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号召亿万少先队员深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积极弘扬航天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灌输培养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相似文献   

4.
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一大批高中等院校毕业的青年科技人员陆续充实到航天科技队伍中来。他们的到来,为壮大航天科技队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对这些大中专毕业生的教育和培养,将成为航天事业发展和腾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航天文化是航天事业的助燃剂(一)航天文化—凝心聚力中国航天事业在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培养和打造了一支过硬的航天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更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强大感召力与凝聚力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力量。这种航天文化和精神力量是以国为重的历史使命感、以企业为家的大院文化、以集体为先的团队意识,使每个航天人都能将个人发展与集体事业有机融为一体,自觉投身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6.
从航天事业发展对航天专业技术学员理想信念、学习态度、创新意识、精神状态的特殊要求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航天专业技术学员管理理念、教育、机制、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航天专业技术学员管理的思路举措,为航天专业技术学员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自1986年航天系统第一次继续工程教育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航天职教战线上的全体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教育要为航天事业服务”,经过共同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同,继续工程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和发展航天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第一现场2006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2006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自2000年我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来,第二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航天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作出介绍和说明。据白皮书介绍,我国将继续实施五大航天工程:第一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是探月工程,第三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第四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是大型运载火箭。这五大工程被称为“221”工程,通过“221”工程,我国要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在今年美轮美奂的"中国航天日"官方海报中,有一队在沙漠里行进的驼影,艺术地呈现了古"丝绸之路"的胜景,这一元素寓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实际行动和美好愿景,完美诠释了今年中国航天日"逐梦航天合作共赢"的主题。"中国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航天领域的合作对法国非常重要,中国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说此话的是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正>搜热词:追求梦想锲而不舍复兴之路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向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员第六次搭乘飞船前往浩瀚宇宙。中国航天英雄一次次来往于天地之间,放飞着中国人的梦想和希望。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梦"则是伟大祖国的强盛之梦、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在实现中  相似文献   

11.
逐梦太空     
199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作出了发展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决策,并决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过21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正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在广大航天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院士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老一代航天人的高度嘉许,饱含着对新一代航天人的殷切希望,饱含着对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重托期待,这是极大的勉励、鼓舞和鞭策。今年,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计划将先后实施,"探月"和"探火"任务将是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又一次跨越式突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勇攀航天科技高峰,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航天大国.载人航天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投资巨大.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到底能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哪些有重要价值的贡献?它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回报?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从小就有一个航天梦,希望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奋斗!"2013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熊伟强签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所时,已成为东北大学第37个签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2013届毕业生。"每每听到‘神七出舱’、‘天宫入轨’、‘神八’和‘神九’相继实现成功对接的消息,都会使我心潮澎湃。以前只能和同学们在实验室里为中国的这些航天壮举欢呼,现在终于可以在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出一份力了!"对于未来,熊伟强满怀憧憬。  相似文献   

15.
在江西南昌昌北经济开发区,闪耀着一颗民办高等教育的明星——江西航天科技职业学院。去年4月30日,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同志在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陪同下,来到航天科技学院视察,赞誉该院“美丽”、“神奇”,很有特色,并对校园环境、办学规模和投资力度及突出人才的技能培养给予高度评价。今年3月31日,新当选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又致信江西航天学院和南昌航天集团:祝愿江西航天科技学院、南昌航天集团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神舟英雄     
航天事业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的事业,更是一个与祖国的荣誉紧密相连的事业。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获得成功,奏响了一曲几代航天人吃苦奉献、战斗攻关的颂歌。回顾载人航天的伟大征程,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一张张令人充满敬意的面容……  相似文献   

17.
洛阳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建所20多年来,为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治合格、技术精湛、作风良好的科技干部队伍.他们是我国航天测控通信技术领域的宝贵财富,是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科研设计队伍.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航天测控通信事业的需要,促进国防建设和尖端技术的发展,继承我国航天测控通信事业的宝贵经验,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6年批准,我所为第三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并自行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在上级机关的统一领导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我所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有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中国的太空计划不断加快进程。日前,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新建成的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由此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序幕。"中国的航天事业虽然起步晚了,但我们进步很快。"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说道。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成功发射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时,我国的航天事业才刚刚起步。然  相似文献   

19.
按:“神舟”飞船遨苍穹,伟大精神贯长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度新的里程碑,也是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谱写的一曲壮丽凯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正加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项目即将上马”。不久前,此消息从国防科工委传出,举国振奋。因为,载人航天对于中国这个后起的航天大国来说,寄托着世世代代几千年中国人的梦想,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凝聚力,同时,也体现着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