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节教学内容为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教材第55~56页,例11~13),第1课时,新授课。 《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是《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内容包括:“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商的末尾有零  相似文献   

2.
“除数是一位数,商中间有零笔算除法”是人教社九年义务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笔算除法的教学内容,是除数一位数除法的难点之一。为此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学会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重点:在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55~56页例11~例1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的道理。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零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严格认真、一丝...  相似文献   

4.
「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设计思路特级教师刘北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55~56页的例11~例1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的道理。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零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的...  相似文献   

5.
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商的中间有一个0,如3/312;商的中间有两个0,如4/4008等情况。学生在计算中很容易产生错误,是教学中的难点。试设计如下练习供教学时参考选用: 一、专项练习。 1.说出0在下面各数中所表示的意义: 203、230、2003、2030 2.说出商是几位数: 这项练习是着重让学生弄清“0”在记数中的作用,如第1题中4个数,由于0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就不同。引起学生对“0”的重视。第二题是解决判别商是几位数的问题,能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是学好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教学小记     
在“万以内有零的数的读写”的教学中,一直以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在读数的时候,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零不读:而在写数时,所有的“0”都要写下来。写数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少写或多写“0”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15页例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商中间补“0”的意义;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多位数中商中间有“0”的除法。 3.通过两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培养学生推理、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8.
“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是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难点。学生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常丢掉商中间或末尾的0不写,造成计算错误。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 1.讲清0在记数中的作用,为学习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做好准备。在新授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  相似文献   

9.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第3节的内容。根据教材编排系统,分三步教学。第一步,在教学商中间有一个0的除法的基础上教学商中问有两个0的除法;第二步,在教学商末尾有一个0的除法的基础上教学商末尾有两个0的除法;第三步,教学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每步都配置练习。教师教学时,要学生理解商中间、末尾要补0的道理,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中间、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1页例7①。【教学目标】①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②能正确笔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③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数学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相似文献   

11.
<正>在“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课题组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李会斌老师执教了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笔算除法的起始课。本节课重点是教会学生试商的方法以及如何确定商的位置。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并且已经学会“除数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因此,本节课教师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复习相关计算入手,借助实际生活情境,列式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在学生尝试计算之后,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7~58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引领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结合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以及探索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与人合作、交流的愉快,经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评析】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如第一条中,在“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义”六年制教材第四册119页例7、例8;“做一做”;练习三十二第1、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掌握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  相似文献   

14.
教这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84-P85。 教材分析: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在把一个数“扩大“若干倍以及“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后继学习“整数除法简便运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主要依据,是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发现规律、探求新知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的充要条件是被除数  相似文献   

15.
“被乘数中间有0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教学设计张金梅,雷美华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被乘数中间有0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与“被乘数中间没有0乘数是两位数乘法”内容的延伸,它是乘数为两位数乘法中的一种特例。学生掌握好本节内容,能完善乘法知识结构,为今后学习乘...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把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一、联系生活,获取数感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而理解数的意义,并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在“认识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的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一单元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为了突出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教材分成三部分,先讲商中间有0的除法和连续有两个0的除法,讲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和商是整千、整百、整十的除法的口算,最后,讲商的末尾有0的又有余数的除法。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的中间有0和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其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这就是本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时,我请学生计算517—348。然后.我说:“现在我把517改成507,你们还能计算507—348吗?”  相似文献   

19.
使用课本: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内容:第119页“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例7、例8,“做一做”习题和练习三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1.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正确地计算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式题;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数位表、汁数小圆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1.出示如下减法竖式: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中的"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商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出示的例人倒10两道例题都是商二位数的除法,其求第一位商和试商的方法与商一位的完全相同,只是商的位数多了。教学时要重在让学生由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类推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使他们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和商是几位数,使他们形成计算前自觉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意识,为后面的学习(特别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