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璐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4):37-39,43
二叉树的构造有多种方法,给出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可以构造出这棵二又树,但一般采用递归算法.尽管递归算法具有结构简炼、清晰、可读性强等优点,但递归算法在执行过程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追求算法的时空效率,必须将递归算法转化为非递化算法,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本文设计了一个非递归算法,输入一棵二又树的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的结点序列,构造出该二又树,该算法对于一棵有n个结点的二又树,具有O(n)时间复杂度,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证明了对由随机插入结点而逐渐产生的二叉树进行遍历的递归算法的平均运行时间少于等于(n3+6n2十11n)/18,其中n为树的结点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二值图像矩形划分编码在划分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BSP二值图像的压缩算法.该算法以二叉树为数据结构,以达到减小中间结点的开销;同时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低于采用四叉树结构来压缩二值图像.其压缩比可提高17%;同时适用于复杂图像.  相似文献   

4.
王军 《铜仁学院学报》2005,7(6):37-38,41
二叉树非递归遍历是用显示栈来存储二叉树的结点指针。前序遍历时,按二叉树前序遍历的顺序访问结点并将结点的指针入栈,直到栈项指针指向的结点的左指针域为空时取出栈项指针并删除栈项指针,访问刚取出的指针指向的结点的右指针指向的结点并将其指针入栈,如此反复执行且在有标志的情况下实现前序非递归算法。后序遍历时,按二叉树后序遍历的顺序将结点的入栈,直到栈项指针指向的结点的左指针域为空时取出栈顶指针,若刚取出的指针指向的结点的右指针域为空时,访问该指针指向的结点;若不空时,叉将其右指针入栈,反复执行且在有标志的情况下实现后序非递归算法,最后给出前序和后序的非递归算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个对给定的结点数,所有(未作标记)二叉树的生成和编码的详尽算法,该算法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_2n),并给出了完整的采用回溯方法的高效非递归Pascal源程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逆前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及非递归算法,并给出了非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二叉树遍历的本质内涵,给出有效整合数据结构中二叉树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标准实现算法,避免函数调用所占用的大量堆栈空间,解决了二叉树遍历的空间复杂度问题,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
哈夫曼编码的另一种实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哈夫曼编码借助树形结构构造,算法实现时使用链表或静态链表结构,空间的每个结点内有左、右子树、双亲指针。本文给出了哈夫曼编码的另一种实现算法,该算法抛开树结构,用一个数组模拟二叉树的创建过程并得到符号的深度,然后根据这一信息为每个符号分配编码。对于大型文件来说,整个编码、译码过程中需要的空间比传统哈夫曼编码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目前常使用的各种排序算法,分析了各自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树上的新的排序算法,该算法在最坏情况下待排序数据较多时的时间复杂度为O(n).  相似文献   

10.
平衡二叉树是《数据结构》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查找表结构,在平衡旋转问题上不易理解。本文围绕具有三个结点的五种不同形态二叉树的平衡特性,介绍一种简单易懂的平衡旋转的讲解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二值图像的几何相似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压缩算法。该算法以四叉树为数据结构,以达到减小中间结点的开销;同时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低于采用JBIG标准来压缩二值图像。其压缩比可提高15%;同时适用于复杂图像。  相似文献   

12.
二叉树的静态二叉链表存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二叉树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二叉链表)两种.其中链式存储结构比较常用.为了简化对二叉树的遍历、线索化等有关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提出改进的顺序存储结构——静态二叉链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文献[1,2]给出的二叉树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任意两个二叉树之间的旋转转换进行了深入分析,引入PRAM模型,提出了对二叉树旋转转换进行并行处理的方法,以实例详细描述了算法并行处理过程并验证其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二叉树和树都可以利用二叉链表作为它们的存储结构,因此以二叉链表为媒介展示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关系是必然的;在此利用二叉树转换为树理论,提出一种"三步骤"方法可把一个森林直观转换为二叉树。  相似文献   

15.
从完全二叉树的定义及性质出发,根据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原则,提出了一种遍历法判断完全二叉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