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在的电视媒体,已经没有人再怀疑收视率调查的重要性了。收视率统计数据已经成为电视媒体评价自己的节目,确定各频道和时段广告价位以及广告客户选择媒体、频道、时段和节目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我们的收视率调查还显得很不完善,其一是大部分电视台的收视率调查数据比较单一,只有收视率一个数据,无法对影响节目收视率的诸多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其二是现在的收视率调查体系还只能对节目进行播出后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而不能对收视率进行播前预测。在这种情况下,节目的改版调整和新节目的推出只能凭个人经验进行定性分析,而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传统收视率调查正日益显现出不足,尤其是测量非电视渠道之外的传播情况。如何在数字时代针对多种收视终端和播出方式开展准确高效的收视率调查,是对全球电视市场调查业的挑战,也是调查技术变革的巨大动力。本文以美国尼尔森公司为例,探讨数字时代收视率调查的挑战与变革。一、尼尔森公司收视率调查体系简介目前,美国每年电视广告市场的总值达到了638亿美元。在这笔巨额广告的投放过程中,尼尔森公司扮  相似文献   

3.
收视率研究是电视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台实现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有效手段。我国电视界对收视率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远不能适应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本文就部分地区的收视率调查研究实践,探讨收视率的基本概念,和开展  相似文献   

4.
正收视率是检测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量化指标,在中国电视媒体发展进程中,它扮演着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色。在眼球经济风靡的时代,收视率成为商业逻辑下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点"论价的交易模式使收视率成为电视市场的"通用货币"。然而,收视率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电视媒体机构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因引发的种种负面影响饱受诟病。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收视率至上的商业逻辑使电视媒体产生泛娱乐化和低俗之风的倾向,不少学者和业界  相似文献   

5.
当下许多电视媒体“把关人”及各类电视从业者都自觉不自觉地把有关媒体调查机构提供的收视率,当作检验自己工作业绩的最重要甚至惟一的、决定性的标尺。但盲目地追求高收视率,将会陷入“收视率迷信”,由此造成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引发“收视率”调查的“暗箱操作”,失去收视率调查的客观公正和权威性。既然各电视媒体的“把关人”如此重视收视率,为了得到较高的收视率数据,出于利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已经深入到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电视行业特别是收视率调查,电视媒体开始重新思考和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电视节目现已不局限于电视荧屏这一"大屏",电脑屏幕"中屏"、手机等移动媒体"小屏"终端分散着传统电视节目视频的受众,单一以电视终端为收视调查的手段,已难以准确反映全媒体环境下的收视结果,重建收视率调查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当电视媒体的经费来源全部或部分地依赖于广告,而收视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广告收入的多少时,收视率被看作是评估和衡量电视媒体影响力及观众行为的一项硬指标,无论是频道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市场定位的选择,还是频道节目编排的决策,抑或是在节目评价等媒体内部的管理措施上,收视率都起到了类似"通用货币"、"杠杆"、"标准"的作用,收视率调查数据及其分析方法在电视媒体运营中的运用空间得到空前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周静 《新闻世界》2012,(11):118-119
在网络等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地方电视媒体如何在吸引受众方面做出合理的调整与改变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论题。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针对当前农村妇女受众对电视媒体内容选择喜好的情况,对地方电视媒体在提高收视率方面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以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9.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新近出版由该院电视系教授刘燕南博士撰写的《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收视率的专门著作。该书不仅对国内外收视率调研的发展脉胳、现状与趋势、调查技术特点、分析方法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而且对于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如电视观众收视行为的深度分析、电视节目制作编排的原则,策略与技巧,以及利用收视率数据制订广播媒体计划等,均结合国内外最新案例,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和实用参考价值。《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收视率新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广告公司WPP恶意收购了TNS以后,与AC尼尔森公司进行了部分资产互换,尼尔森公司从2009年起退出我国电视受众收视率调查领域,独留下TNS下属的央视一索福瑞公司,造成了独家垄断的局面.本文从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冲突角度对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现状提出新的批判观点:由跨国广告公司独家垄断的电视收视率调查领域应该受到监管;对广告收入过分依赖,陷入"收视率战争"的我国电视体制的经济基础受到严重损害;"收视率至上"的行业思维是电视内容"低俗化"的内在动机;在收视率指标摆布下的中国电视媒体正在丢失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电视台的收视率如同报刊的订阅率和电台的收听率一样显示着一个传播媒体的生命力。在广播电视事业高速发展,各电视媒体(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交互并存、激烈竞争的今天,如何争夺更多的电视观众,提高收视率,各电视媒体无不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因为收视率直接关系着该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利益(广告创收),甚至关系着其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收视率的竞争说穿了也就是电视节目质量的竞争。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是争取观众、提高收视率的一个必备的重要条件。但"酒好也怕巷子深",在当今电视媒体众多、各频道都以节目激烈竞…  相似文献   

12.
由于收视率与电视媒体的收益密切相关,收视率对电视媒体至关重要,所以电视媒体对收视率的追求未曾停止。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依次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如何提高收视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媒体的覆盖率已达到了98.42%。电视媒体发展的盛况,也为各个电视台带来了生存压力。因而各个电视台都需要通过自办电视节目以提高观众收视率,以在与多个电视台的竞争之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旨在对电视台自办节目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包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施建波 《新闻传播》2010,(5):131-131
自上世纪90年代,收视率评估标准被引入以来,就迅速成为了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最重要准绳.并形成了所谓的“收视率导向”,即追求尽可能高的收视率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中引导节目制作、评价和运行决策的首要目标。然而由此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以2008年最受争议的电视剧《丑女无敌》为例,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湖南卫视自2008年9月28日晚播出该剧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多元化的发展,电视传媒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电视频道之间的节目竞争,造成了观众注意力分散,使得收视分流现象越发严重。节目品质是提高收视率的根本,收视率是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为了在纷繁的媒体竞争中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和作用,整合资源进行媒体联动成为必然趋势。电视媒体联动将会为提升电视媒体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节目品牌效应,开拓媒体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胡洁轩 《新闻世界》2012,(9):155-156
当下一些电视媒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在播放电视节目的时候插播大量的商业广告,然而,过多的商业广告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导致节目收视率下降。为了解电视商业广告时长对商业广告收视率的影响,笔者以从业人员、学生、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人群进行了调查,获取了他们对电视商业广告时长的不同意见,从而为商业广告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魏佳 《东南传播》2011,(11):159-161
在电视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收视率成了考量一个栏目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哪些因素影响收视率的表现,如何提升收视率,成了各大电视媒体的功课。本文通过对《新闻启示录》栏目2010年上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收视率的分析,总结该栏目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8.
增强收视率调查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现代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体,也是三大广告媒介之一,而伴随近代统计科学的发展,收视率调查已成为对媒介业和广告业至关重要的相关行业。收视率调查数据对电视传播内容及节目制作、广告商选择都起着决定作用。 收视率资料对媒介业和广告业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利用收视率来评价自己所办节目的普及状况和节目质量;二是在广告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告主和公司一般都根据收视率去购买特定节目时段,这样便于了解其广告信息的达到率,也即广告效果的衡量标准之一;三是就广告媒体本身而言,收视率是它们决定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收视率的高低已成为关乎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也就是说,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台的存亡。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只有不断地改革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及安排,才能够实现较高的收视率,让电视台得以更好地生存。本文将立足于综艺节目收视率的提高途径,找出正确调整和改革电视节目、提高收视率的方法,强化对收视情况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电视品牌是指所有电视观众的认知的总和,是电视提供并由电视观众受用的节目(栏目)、服务以及感受三者的总和。它是电视媒体在21世纪竞争的本质。绿色收视率是新时期代表电视前进方向的新理念,它是电视评估的综合指数,对电视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绿色收视率和电视品牌关系的论述,说明了重视电视品牌和实施绿色收视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