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教师都会觉得,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小学低年级课堂实际上需要更多的教学技巧。小学低年级课堂虽然没有太多的知识需要讲解,但是怎样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并且学得开心快乐,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语文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体现的语文能力是理解一切科学文化事物的前提。在我心中,音乐课是可以和语文课互相促进的。"语文元素"体现在音乐表达的方方面面。音乐技能的训练也有助于语文学习的提升。"语文元素"让音乐课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又可以让音乐课堂变得高质高效。  相似文献   

2.
蔡齐眉 《学苑教育》2012,(11):30-31
音乐与文学的共同点是都具有真情实感,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把音乐引入课堂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将音乐带进课堂,巧妙运用教材,挖掘资源,传承经典,引领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空间。让语文乘着音乐的翅膀,跨越时空,穿越古今,传承经典,让学生在音乐中成长,在精彩的语文中成功。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3):60-61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篇优美的文章就像一篇美丽的乐章,通过语言表达,将其表达出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读"字,而如何运用这个字,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堂的学习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为此,教师能够借助音乐这一门艺术特色,将阅读的文章以声情并茂的方式,演绎出来,以此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点,以此有效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音乐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曾昌武 《中国教师》2011,(Z1):93-94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音乐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一、语文教学可以运用音乐从古至今,无论是远古的民谣、隋唐的诗歌、还是宋元的词  相似文献   

6.
将语文和音乐教学进行课程整合,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贯穿于课堂导入、配乐朗读、韵律朗读及听音响编故事等活动中,让音乐为语文伴舞。  相似文献   

7.
王芳 《文教资料》2010,(27):59-60
让语文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语文课堂将更具吸引力.教学效果将更具说服力,语文教师将更具个性魅力。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以音乐导入课文情境可激发兴趣、营造氛围、调节情绪;借音乐感悟作品内涵可直观阐释、再现形象、挖掘主题;以音乐作结可重申主题、画龙点睛,推波助澜、巧留余韵。  相似文献   

8.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音乐的魅力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有音乐的语文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音乐与语文教学结合逐渐成为一种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新教学手段。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可与语文情感教学相辅相成,营造和谐愉悦或激扬澎湃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潜力,提升学生语文修养和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吴海华 《快乐阅读》2011,(16):97-98
语文是一门闪着人文光芒的学科,它与艺术是密切相关的。语文教学中适当选用音乐,不仅可以让语文学科充满诗意,更能点燃学生的激情,让语文世界绽放出更美的花朵。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音乐在教学上的妙用:音乐导入,营造氛围;配乐朗读,催化情感;音乐搭桥,浮想联翩;音乐牵线,巧妙作文;音乐收尾,余音缭绕。  相似文献   

11.
把音乐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恰当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探讨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陈林 《考试周刊》2009,(19):50-51
在语文教学中,音乐的有效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但是由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差异,极有可能使得教学效果产生偏差,因此,教师在选择音乐时必须先了解学生对该音乐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必要时还要做一些适当的铺垫准备工作;教师在选择作为语文教学的背景音乐尤其是作为教学导入的背景音乐时,最好应与文章的思想情感基调一致,这样才能使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教学辅助效果,真正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黎晓 《华章》2012,(15)
音乐与文学自古紧密联系.音乐与语文教学结合,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传统、简单的文本分析形式,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对语文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相通的,文学语言与音乐艺术互为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音乐形式来表现文学语言的抽象思维,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寻找具有共性的音乐实例来促进语文的学习;音乐与课文诗词相互渗透,激发联想;深刻理解音乐(歌曲)、诗词内涵,升华思想。这三个方面论述了两者在语文教学中的互为补充和渗透。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它所独具的艺术魅力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为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打下了基础。尝试运用音乐手段辅助语文教学,并就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作用进行分析,指出音乐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对学生产生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情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启迪学生思想;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健全人格。可以在导入环节中运用音乐,也可以配乐朗读。  相似文献   

17.
卢梭曾经说过: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的确,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普及,在课堂中使用音乐手段比教师仅用华丽的词藻堆砌起来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为语文课堂中一道独特的调味剂。  相似文献   

18.
蒋冬娟 《中学教育》2003,(12):28-29
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就有一种不解之缘,无数诗文名家常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在音乐中陶冶性情,更有如王维等人,本身就是擅长音律的音乐家,至于嵇康,其《广陵散》真可称为千古绝响。“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语文课得以充分继承优良传统,让优美的旋律流入课堂,还语文教学以多彩的空间。其实,人们对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早有认识,但应用的方式比较单一,大多局限于配乐朗诵的狭小空间。如果我们再作一番较为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一、音乐是导入课文的有效手段上课伊始,…  相似文献   

19.
周蕾  江妙发 《学语文》2007,(3):1-11
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课文,基本上是充满美的情趣的,然而,美并非都能被学生所接受,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需要一种媒介,一种能让文字与情感相连接的纽带。音乐,无疑是可以凭借的便捷、美丽而较好的一种纽带。把音乐引进语文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还可提高审美情操,培养人文素养。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跨学科教学,给语文教学注入活性因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让音乐走进课堂,让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让学生在他们的歌声中学习语文.使音乐与文本语言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和谐、协调,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际,浅探音乐艺术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