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检查预习,捕捉学情 师:今天我们学习杨绛先生的《老王》.同学们课前都预习过了吧?是怎么预习的? (生分别从生字词认读、美词佳句积累、疑难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写作背景知识收集、作者详细信息整理等方面谈预习方法、收获和疑问.师相机引导点拨.) 二、拈精撮要,暴露矛盾 师:现在,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要读懂《老王》这篇课文,哪一句话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将钱梦龙先生《愚公移山》与郭初阳老师《愚公移山》教学进行对比评析.两位教者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文本解读姿态,解读结论与解读方式截然不同.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一个将学生当作演绎自己独到见解的看客.钱老的课是语文教师研习教学的经典课例;郭老师的教学也受到一些追求教学个性的语文教师的热捧,两课的影响力均很深远.  相似文献   

3.
王宇  万远芳 《江西教育》2024,(18):48-5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思维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所以,语文教学应加强思维训练,让学生能批判质疑、理性思考。王宇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一课,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导向,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片段一】细节比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师:同学们,我们梳理文意后不难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赞同愚公移山的。谁反对愚公移山?生:愚公的妻子和河曲智叟都是反对愚公移山的。  相似文献   

4.
课例1:《百以内加减法综合练习》师:同学们想认识钱老师吗?你们想知道钱老师的哪些情况?生:您有多大了?师:你猜猜,钱老师几岁了?生1:42岁。师:比42要大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板书:42,49,45)师:这几个数都是几位数?告诉同学们,钱老师今年46岁。你们认为谁猜得最准?为什么?生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试用修订本 )·语文》第二册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书中有不尽人意之处 ,现提出来 ,与同仁们商榷。一、预习提示、自读提示、阅读提示有何区别《说明》第 2页 :“全册中 ,教读课文 1 6课……前面有预习提示 ,后面有练习。”“自读课文 1 4课……自读课文的提示中……”按本册书目录中标示 ,第五、六单元中的《桃花源记》《口技》《诗五首》《愚公移山》《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前面没有标“*”号 ,应属教读课文。按《说明》中理解 ,这六篇课文前应为“预习提示”,而事实上这六篇文章前都是“…  相似文献   

6.
钱梦龙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在语文教学领域可谓独树一帜,其开创的"三主""四式"教学思想丰富了我国语文教学的形式,他的语文教学思想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尤其是年轻老师的学习,本文将就钱老师所执教的《愚公移山》一文进行分析,学习钱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7.
一 查预习,把握学习起点 师:同学们,这节课武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5课——《望月》。(板书课题)都预习了课文,说说预习中你都做了哪些事,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相似文献   

8.
反思自己的三个模教教学片断,设想以钱梦龙老师的教学智慧,该会如何让学生“跳”进《愚公移山》的文本深处,如何捕捉课堂契机,启发诱导学生,如何抓住时机“曲问”去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通过比较,切身感受到钱梦龙语文教学智慧,深悟钱氏“三主”教育思想和导读教学艺术魅力,重新认识《愚公移山》之为里程碑式经典课例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一、训练:概括主要内容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九寨沟》,齐读课题。生:(齐读)九寨沟。师:课前,同学们认真预习了课文。下面,我先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九寨沟在四川北部三xi伽n交界的万山丛中。那里的水漂亮极了。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新课《桂花雨》,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生读)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生: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开花时也得仔细地在绿叶中找细小的花. 生:摇桂花时"我"可开心了,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内蒙古的张丹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一举获得了特等奖。多次回放品味张老师的这节课,才明白了"特"在哪里。【片断一】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请你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  相似文献   

12.
张君 《四川教育》2007,(10):29-30
有位教师在执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课《影子》时,这样开课:师:同学们,老师来做一个小小的表演。请同学们看着黑板。(老师表演手影小鸟、孔雀、狐狸、蛇和马)好玩吗?有趣吗?  相似文献   

13.
自治区民进组织我区一些中小学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我有机会听了一些课。其中南京市七中陶和平老师上的一堂讨论式语文课,别开生面,很有特色,给人留的印象特别深刻。 陶老师讲的是初二古文《愚公移山》一课。教学过程如下: 一、准备谈话: 1.教师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师问:这篇古文选自什么古籍?(生:选自《列子·汤问篇》。) 师初中以来,我们还学过另一篇《列子·汤问》的文章是什么? (生:《两小儿辩日》。) 师现在我们一块学习古文《愚公移山》。  相似文献   

14.
<正>刚参加工作时,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提醒我说:"讲课文前,记得让学生预习哟!"听后我暗自琢磨:不就是预习嘛!简单!学第一课《草原》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今天回家预习第一课。"学生们乐呵呵地答应了。第二天,我想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才发现无从下手。就这样,预习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一位家长打来电话:"郭老师,孩子回到家把课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然后让我签字,说是您布置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下称《小语教》)是普师生专业课。与其它课程比较,它具有内容多、条目多、教例多、理论性实践性强等特点。怎样学好这门课呢?重要的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里我谈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归纳补充法。从教学实例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加以必要的补充。有时候,老师先组织大家见习,或听教学录音、看教育录像、读教案,再结合这些实例讲解理论。同学们要认真地看、听、读,认真作笔记,在预习和听讲解前先归纳,在预习和听讲解中补充。如明天老师要讲“分散识字教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揭题 1.出示课文第一段话(配乐《命运》),师激情导入:伴着这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2.这段话就选自我们今天学习的《向命运挑战》一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教授新课前常常会布置这样的非书面作业:请同学们预习下一篇课文。至于学生怎么预习,预习效果怎样,我们大多不会太追究。但在我遭遇到因学生课前未有效预习而影响课堂教学的尴尬后,我开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  相似文献   

18.
<正>高效课堂与预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怎样指导学生预习,我想在新课程日益推进的今天,预习的方法和对策尤其重要。本文试着从解读名师张玉新课堂的角度,去寻找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对策。一、对文言文的预习我们先来看张老师的课堂《察今》。在教学《察今》第二课时时,张老师这样说:"前一天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串讲了《察今》这篇课文,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继续探讨一下。同学们给我提了很多  相似文献   

19.
课间操回来,我发现办公桌上赫然摆放着一张字条:老师:您好!按照教学进度,下周我们就要学习《甘罗十二为使臣》这一课了。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这一  相似文献   

20.
吴玲 《江苏教育》2012,(25):7-9
【课堂回放】(一)师:齐读今天要学习的课题《詹天佑》。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了,现在请同桌抽取一个自然段相互检测一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生相互检测朗读课文。师: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这些词语的字音是否能读正确。(出示生字词)他读得正确就跟着他读一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