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意义建构与意义给赋理论逻辑,本文探究了企业管理创新“TMT承诺—中层管理者支持—基层员工参与”的传递机制;同时,依据组织学习理论,引入组织沟通开放性和外部涉入作为调节变量。利用华南地区530份二阶段跟踪调查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TMT规范/情感承诺通过“基层员工直接模仿”(自下而上)与“中层管理者间接传导”(自上而下)的双重机制影响基层员工参与,而TMT持续承诺对基层员工参与的双重影响均不显著;与情感承诺相比,TMT规范承诺通过中层促进基层员工参与的间接效应更强。组织沟通开放性、外部涉入分别正向二阶调节TMT规范/情感承诺与中层管理者支持之间的关系,且两者也正向三阶调节TMT规范/持续承诺与中层管理者支持之间的关系,但是两者对中层管理者支持与基层员工参与之间关系的二阶和三阶调节效应均不显著。研究发现进一步明确了组织内不同层级员工以及内外情境在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我国企业如何更好提升基层员工管理创新参与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激励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参与激励是非物质激励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激励理论、创新理论对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检验了组织公民行为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知识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组织公民行为在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相关关系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陈红  侯聪美  庄贞贞 《情报科学》2017,35(5):132-136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下,开展员工微信信息参与行为的结构及其差异性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掌握员工 微信信息参与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分布特征,改善组织信息参与管理及员工管理提供了借鉴。【方法/过程】基于367 份员工样本数据,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员工微信信息参与行为的结构维度、行为特 征及其在人口统计变量和组织/工作变量上的差异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微信信息参与行为由获取行为、分享 行为、互动行为和内化行为四个维度构成,且微信信息参与行为及其各维度在部分人口统计变量与组织/工作变量 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法得到461份有效问卷,在验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卷的基础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战略性培训、员工参与决策、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对组织学习的不同维度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作用大小分别是战略性培训、员工参与决策、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这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推动组织学习的重要杠杆.  相似文献   

5.
鄢呈玥  饶夏溦 《科教文汇》2007,(9Z):174-174
本文以管理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员工个性与组织管理之间的关系,列举员工个性在组织中的正负两方面作用,并重点讨论了员工个性多元化发展下的管理策略,从人员选拔、员工培训、员工激励、行为预测与人际协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管理方法,为现实管理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探讨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厘清个体层面和环境层面的双重调节效应反馈寻求倾向和组织支持感知。结果表明,学习实践社群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体的直接反馈寻求正向调节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和参与形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个体的间接反馈寻求正向调节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组织的工具性支持正向调节学习实践社群参与程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与实践界对组织奖励与员工创新的关系存在似是而非的矛盾。学术界通常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侧重内在动机研究。但管理实践暗示员工创新不仅受到其内在兴趣与成长需求的驱动,亦受到理性认知的影响。本研究以期望—效价理论为基础,以国有科技型企业知识型员工334份有效问卷为数据,验证员工参与创新是基于对创新期望(创新自我效能)与创新效价(组织对创新的奖励)的综合考虑;个体特征、工作要求与组织情境影响员工的创新期望与效价。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认知风格、工作创新需要与组织创新理念对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有正向影响;工作创新需求对员工感知组织创新奖励有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与感知组织创新奖励共同影响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企业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知识型企业是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知识联合体,其人力资源管理愈加受到重视。知识型员工有着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特点,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将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关键。文中通过对知识型企业员工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的构建和管理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刘桂玲  黄顺春 《科技广场》2006,(10):111-112
人岗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传统的观点只注意到了不同传记特点及个性的员工和岗位匹配的结果,而对匹配过程即匹配的关联关注不够,本文首次依据组织中员工与组织发生关联的连接点的不同将组织员工区分为身份导向型员工和岗位导向型员工,并对身份导向型员工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提高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顺应数字时代的关键变革对企业创新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如何影响微观员工创新却不甚明了。鉴于此,分别基于企业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将数字化转型(企业变革)、员工/顾客参与(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声誉(企业身份信号)和员工创新行为(员工产出)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开展了两项子研究,旨在明晰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影响机理。子研究一聚焦内部员工视角,对来自30家企业的322份领导—员工两阶段配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员工参与均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员工参与在数字化转型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声誉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员工参与间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员工参与的中介作用。子研究二聚焦外部顾客视角,对来自4家虚拟社区(含22个分社区)的208份会员两阶段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顾客参与均促进员工创新行为;顾客参与在数字化转型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声誉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顾客参与间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顾客参与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对微观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并为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员工创新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