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书     
我初识文字的时候正是70年代,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偏偏我对文字像着了魔似的.没有书读,我就每天晚上到家对面的旅店里去看报纸,甚至到街上看墙上的标语和大批判专栏,虽然半懂不懂的,却也很专心.1975年,正是大批《水浒》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中国有一部小说叫《水浒传》,第一次知道了宋江、晁盖、武松、鲁智深等一百单八将.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所以当我有一天在区供销社的玻璃柜子里看见了一套三本的《水浒全传》的时候,那是怎样的惊喜啊!可一问书价——三元五角!我一个12岁的孩子,哪来这天文数字.我绞尽脑汁,苦苦  相似文献   

2.
不知小时候的哪一天,老师给我们讲了泰戈尔的故事。从此,我的心里就燃烧着一种飘忽的梦想——长大后,一定要去看看泰戈尔爷爷。这梦想是那样地强烈。有一次,当我听妈妈说泰戈尔早已离开我们时,我愣了好半天,后来竟“哇”地一声哭开了。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不断交替中,我渐渐地长大了。对泰戈尔也渐渐知道得多了。我知道,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诗人、作家,他谱了二千多首曲子,画了近二千幅画,而且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等等。是的。该知道的,我已经知道了许多,但我的心里却空荡荡的,隐隐约约地感到,我还缺少一种什么。考上师范后,我很爱看小说,特别是泰戈尔的。那曲折的情节,流畅的语言,完美的技巧,真使我  相似文献   

3.
一个下午,爸爸把《暖春》的碟子借了回来。我写完作业后迫不及待就开始看了。《暖春》情节比较平淡,但故事很感人。故事讲的是在一个乡下的小村里,住着一位心地善良的老爷爷。一天,老爷爷捡了一个小姑娘,全村没人愿意收养她,于是老爷爷收留了这  相似文献   

4.
教学背景“给学生一次爆发的机会”是蔡肇基老师听过我上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之后给予的评价。《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写的一篇散文,课文通过回忆与《我的第一本书》有关的故事,抒写自己的人生体验。作者在这篇散文中所描述的生活与我们今天学生的生活相比,有着较远的距离。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里跨越这个距离,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惟一的方法是引导他们由文本入手,理解“第一本书”对于诗人牛汉的全部人生意义,理解牛汉对第一本书所怀有的特殊感情。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用“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___…  相似文献   

5.
美国有部电视连续剧叫《成长的烦恼》,任何人都有着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今天从成长的故事说起。人家说我是个怪才,或者说我是“化学脑袋”。因为我本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后来在上海作家协会当专业作家。搞文学的人毕业于大学理工科的很少,所以我是作家里的“稀有元素”。在我成长的故事里,第一个故事就是11岁时投稿的故事。我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很偶然去投稿,第一次投稿就成功了。我是浙江温州人,在我家附近有家报社,叫做《温州日报》(当时叫《浙南日报》),在报社的门口挂着一个箱子,上面写着投稿箱。开始我也不知道这投稿箱是干什么用…  相似文献   

6.
《红岩》堪称是我生命里的第一本大书。从小学时阅读少年版的《红岩》到现在,我已经不知道翻读过它多少次了。《红岩》的故事早让我心旌激荡。我去学校图书室借《红岩》,居然没有,真让我寝食难  相似文献   

7.
认识泰戈尔是在一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全集》中。读了这位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飞马集》、《吉檀迦利》,已感到妙不可言,而真正走近泰戈尔,则是在读了他的《新月集》之后。清新、自然,如同在世外桃源中过着超凡脱俗的生活,这是我读《新月集》之后的最大感受。在喧闹的现代生活中,寻找一份心灵的安静似乎已变得遥不可及,但泰戈尔——这位一个世纪前的诗人,却把这份安静留给了我们。他的散文诗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但从字面上看,又是那么明白晓畅,如小河流水般汩汩淌过你的心田,使你感到惬意和温馨。琼瑶、岑凯伦的…  相似文献   

8.
礼物     
去年春天,妈妈送了我一本《爱的教育》。品读着精彩的故事,我知道了世间的真与爱。去年夏天,爸爸送了我一本《少儿地理知识宝典》。品读着奇妙的知识,我知道了世界的精彩。去年秋天,奶奶送了我一本《上下五千年》,品读着祖先创造的伟大历史,我知道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小小的  相似文献   

9.
“不要严守你心里的秘密,我的朋友。你悄悄地告诉我,只告诉我一个人。你笑得那么温和,你柔声低诉;静听你的将是我的心,不是我的耳朵。”这是伟大的东方诗人泰戈尔《园丁集》里的诗句,也是我偏爱的文字。十几年来,我确实是把作文当成心灵的流露,感情的喷薄。作文的确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我喜欢泰戈尔  相似文献   

10.
<正>八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我坐在小板凳上,翻看一本故事书。书中,有一个竹子里住着小公主的童话故事。我将那个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从不曾知道世界上居然有如此美丽的故事,从不曾知道还有一扇门,能将我从现实带往奇妙的异域。从此,我与书籍结下一世的情缘,开始了一生对她的追逐和渴求。还记得十岁那年暑假的一天,我在镇上仅有一个门面的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叶圣陶爷爷讲故事》,另外一本的名字好  相似文献   

11.
印度有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诗人——泰戈尔.他的散文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读者。亚洲文学世界里.在散文诗领域可以和泰戈尔相媲美的是来自阿拉伯世界(黎巴嫩)的文学家——纪伯伦。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的茉莉》是泰戈尔的早期作品,选自《新月集》。《新月集》写于泰戈尔的妻子逝世,一双儿女又相继夭亡的悲痛的日子里。“他怀着对孩子深厚的慈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写出了这部充分体现出诗人对儿童心理深刻的理解和善于用儿童无邪的眼睛和心灵来观察自然、  相似文献   

13.
“谁如命运似的推着我向前走呢?”“那是我自己,在身背后大跨步走着。”这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两行诗。问答者都是“我”,意思是,人就是自己前进的动力,命运就在人的自身。这似乎是一个哲学命题。其实,泰戈尔就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全部诗作都渗透着深刻隽永的哲理性。泰戈尔是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其得奖作品  相似文献   

14.
从同学手中发现了你,这才第一次接触你,才知道原来一本好书就是那么简单。无须用华丽的语言修饰你,因为我已开始悄悄钟爱你。你满肚子的故事与哲理让我折服。我想,我已深深喜欢上你。2003年第一期《少年文摘》里的每个故事都感动了我,使我受到启发并了解了更多事情。捧着它感觉自己拿的不是一本书,而是沉甸甸的知识。《少年文摘》可真让我眼前一亮。更为有趣的是那文章里的一幅幅可爱、美丽的小插图。希望以后《少年文摘》越办越好,我会多多支持你们!广东怀集县刘嘉欣  相似文献   

15.
你说我听     
编辑大朋友:我是《故事作文》的忠实小读者。我十分喜欢《故事作文》,我的书橱里有几十本《故事作文》呢!我很喜欢作文,我的作文每次都得“优”,这全依赖《故事作文》,是《故事作文》帮助我提高了作文成绩!最近我们班的同学在相互传阅《故事作文》,你向我借一本,我向他借一本。昨天,我从同学那儿借了三四本,我吃饭时看,走路时看,甚至晚上躲在被窝里看,因为它实在是太精彩了!江苏盱眙县五墩小学六(2)班史蔚冉你说我听  相似文献   

16.
《新月集》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部儿童诗集。在整部诗集中,从艺术上看,首先,诗人表现出了孩子们纯洁无暇的心理世界和天真无邪的自由生活。表明了在孩子们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中、摆脱了人世间社会世俗的束缚,摒弃了一切功利和契约。 诗人在《孩童之道》中写道:“孩子在纤小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向往的是完全的乐土”在《孩子天使》中写道:“他们的贪心和妒忌是残忍的,他们的话,好象暗藏的刀刃,渴欲饮血。” 诗人通过简洁的笔墨,把一个孩子天真的心理世界勾画了出来。在诗人的笔下,孩子们时而想着去做一个为过河耕耘的人们当摆渡的船夫;时而想去当一名自由的园丁;时  相似文献   

17.
<正>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那些翻阅过的书籍,也许忘记了谁曾经读过它,但是我会记得,那些文字曾经带给我的感悟。——题记阅读中的青葱岁月追溯我的"阅读生涯",应该是从初中开始的。那时候,不知道二哥从哪里借来了很多武侠书,有《倚天屠龙记》《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我便"饥不择食"地读起来,往往天色渐暗我也没有察觉,心驰神往着那个"江湖",梦想着自己也能变成一个替天行道的侠  相似文献   

18.
《爬天都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第3课)讲的是暑假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着共同爬上天都峰的故事。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思维     
李健 《早期教育》2007,(3):27-27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儿子要给我讲《拔萝卜》的故事,这是他刚刚在幼儿园学会的。儿子讲得很认真,我在一旁听得也同样认真。“小老鼠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黄狗,小黄狗拉着老奶奶,老奶奶拉着老爷爷,  相似文献   

20.
专家导读     
《小朋友》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杂志。记得我小时候也是一边看着这些美丽的图画,一边学着自己讲故事的。几十年过去了,《小朋友》杂志已经是个老爷爷了,但是里面的故事仍旧那么的新颖,那么的动人,里面的图画也还是那么的好看!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时候的我也和你们一样,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涂画心中的梦想:那里有灿烂的阳光,美好的未来。而今,我已经变成你们真正的老朋友了,希望你们把《小朋友》中的图和文合在一起细细地读,细细地看,然后用手中的笔,绘出心中无限的想象!专家导读@施大畏$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