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满和敌对的情绪。这些情感在当年都是不允许表达出来的。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愿意让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因为大人总说:“好孩子要懂得谦让。”现在,我作为大人,却差点儿用同样的方式教训孩子,这不能不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2.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的经历: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乐意让别人玩自己的东西。因为大人们总是说:“好孩子要懂得谦让。”为了当“好孩子”,不满和敌对的情绪在当年都是不允许表现出来的。现在我虽为大人,却差点用同样的方式训导孩子,这不能不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3.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的经历: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乐意让别人玩自己的东西。因为大人们总是说:“好孩子要懂得  相似文献   

4.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但在这个新时代"谦让"又被赋予崭新的意义。谦让也要遵守社会基本规则,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因为孩子也需要尊重和公正的对待。谦让是美德,在成人的世界和孩童的世界中,发扬美德的条件是不同的。美德在孩子身上的传承,需要的不是大人盲目的训教,而是足够的尊重、理解和及时的客观的点拨。  相似文献   

5.
你体验过愤怒的情绪吗?有些人会说:"体验过,而且正在体验."而又有些人会说:"我从来没有愤怒过."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过愤怒,愤怒是人类具有的基本情绪之一.当然,一些人可能会过于控制自己,使自己愤怒的情绪不会公开地表现.我们要认识到,表达愤怒是健康的行为,而且愤怒可以被建设性地表达出来.人们通常存在一种误解,常将愤怒和攻击行为联系在一起,认为表达愤怒,就是在攻击他人,会带来更坏的结果,因此,他们感到难于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其实,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愤怒是一种自信行为,是个体有力量的表现,我们不要害怕愤怒的情绪,而要学会有效地表达.  相似文献   

6.
家里来了 3个人,是访问我的. 事后,孩子告诉我:"我不认识他们." 我说:"我也不认识,但今天见过了,就由不认识变成认识了." 她表示同意,还说出了一番道理:"人一开始谁也不认识,只认识自己." 又是一句至理名言.这表明,小家伙的确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个体意识. 她接着说:"我在幼儿园里认识了许多小朋友,你都不认识吧?...  相似文献   

7.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的教育理念提倡要教导孩子克己让人、提倡对人忍耐、宽容,提倡“吃亏是福”.但是,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父母认为,这些观念已经不适合下一代,时代不同,谦让已经成为一种懦弱的表现,竞争才是适应时代的.面对这样的争议,家长该采取哪种观念来教育孩子呢?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是否谦让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心理学家多年的研究,许多成年人的拘谨可以追溯到他的儿童时代。如果孩子的拘谨在儿时得不到解决,那么他的不合群、不爱与他人交往的个性将会妨碍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可见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的社会性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许多家长却因孩子不懂得谦让,不善于与同伴交往、合作而伤脑筋。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善于交往的能力呢?一、悉心引导,增强谦让意识父母要经常给孩子讲讲关于“合作、友爱、谦让”的道理,不要事事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以免孩子形成“自我为  相似文献   

9.
[教育故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的孩子从小身体不好,去医院成了家常便饭,但孩子怕打针,有一次他对我们说:"我不要打针,我要吃药."他爸爸说:"那你等会儿与医生商量商量,看可不可以不打针,我们听医生的."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天地》2004,(12):28-33
这期的话题是由不久前举办的网络作文大赛引发的.好多参赛文章表达了同一种情绪,那就是不愿意长大,"想要永远做个小孩子".作者们喜欢称自己是"干净的孩子"、"可爱的小猪",用的词也是特别幼的那种.有一个征文题目叫<我有一个梦想>,于是就有人写梦想要做小老鼠、小虫子啊什么的,都是些可爱的小东西.还有一个同学写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要靠着它眯一会儿."  相似文献   

11.
发泄情绪的话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我被你气死了!" 这种纯粹的个人情绪发泄的话是说不得的.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应该冷处理:让孩子一个人冷静下来面对所犯的错误;也让自己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反思该如何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尽量站在孩子的立场,尝试以启发性的话语引导孩子.  相似文献   

12.
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谦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雪珍 《山东教育》2003,(27):37-37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学会谦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手段。“谦让”是谦虚地推辞或退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执或其他行为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会说不会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是别人让我,这说明孩子对谦让的理解并不完整。在角色游戏中,怎样使孩子理解和学会谦让呢?一、帮助幼儿理解谦让在游戏中,小朋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扮演角色,而在选择时常常会发生争执。如顾琰和罗丹妮两人争做娃娃家的“妈妈”,顾琰…  相似文献   

13.
有许多朋友向我请教,说他们的孩子写作业不专心、爱拖拉,只几道题目也要做好半天,问我怎么办.说实话,孩子从小到大做作业都是很专心的,总是一气写完,如果情绪不好,他会说:"我现在不想做,想先看看书."过一会等情绪调整过来了,他便很快将作业做完. 也许孩子乖巧听话,加上放学以后先尽情地玩,心理得到了满足,因而拿笔就写,从不拖拉.所以,用不着我去思考解决拖拉、不专心的问题.但这毕竟是许多家长都遇到的一个问题,为此我想针对这个问题,提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调皮捣蛋的吕光宗又一次把玩具从窗口往下扔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拉下了脸,准备狠狠地批评他一次.就在这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面镜子:一张阴沉着的脸上,倒着一对八字眉,两只眼睛睨视着,眼光凶巴巴的,嘴巴也不屑地撇着.乍看之下,可真吓人!这副尊容就是我?我一回头,我的实习指导老师陈老师正笑吟吟地站在我身边,手里拿着面镜子:"小陆,别老冲孩子发火,对自己身体不好不说,也不利于孩子成长啊!再要生气时,自己照一照镜子吧."我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相似文献   

15.
当孩子哭着闹着说"我不想输"时,父母在接纳孩子情绪之外,更要引导孩子接纳这种独特的经历,既为了积累经验,也为了将来用更有效、更智慧的方法去规避失误。  相似文献   

16.
"日子像行军,不去注意,它自己会翻山越岭."这是一个毕业班的学兄对我发出的感叹.前几天,一位计算机学院的学兄打电话跟我说他去了深圳华为,一位校报记者站的好友也因其较强的综合素质赢得了某电视台的青睐."我虽刚毕业,但找工作颇得心应手,这缘于母校西南科技大学的良好教育以及自己的真才实学.所以啦,你在校期间一定要珍惜宝贵光阴,全方位提升自己."似乎每个人都会这样"嘱咐"我.  相似文献   

17.
三段"4·20芦山地震"时的教室视频无意中被放到了网上,教师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 然而当记者走访被地震波及的学校,问及每个教师,回答却是:"这是应该的.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 一个在汶川大地震时就坚持最后离开教室的教师,毫不讳言:"我宁可死,也不愿抛下学生自己先跑!这与母亲抛下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教师是什么?还是那个在教室里诗意地带着孩子徜徉人类文明的领头人吗?不,他是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18.
情绪没有对错 情绪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人没有了喜怒哀乐,那人生也将变得枯燥无味. 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说:"我希望孩子天天开心,不要总是发脾气、整天愁眉苦脸的."家长把情绪分为好与不好,这样是不是代表开心快乐是好的、生气苦闷是不好的? 其实情绪是人人都有的,也没有对错之分.情绪没对错,错的是什么呢?错的是坏情绪带来...  相似文献   

19.
曾读过一个希腊故事.一位王后有两个健康、快乐、向上的孩子.王后每天身穿粗布缝制的朴素衣裳,不施粉黛,不饰金银翠钻.她有一要好的女友经常来做客,每次都是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王后两个渐渐懂事的孩子问妈妈:"你是不是很穷,没有钱买漂亮的衣服和首饰?"王后笑了笑说:"不,我很富有.但我的财富,金钱是无法衡量的."孩子好奇地问:"是什么?请您告诉我们."王后说:"我的财富就是你们和我要把你们培养成正直、善良的人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1."汇报"中完成作业.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一年级小学生识字量少,但语言表达的词汇量比较丰富,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也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时期之一.因此,我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要学生向父母汇报自己当天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家长及时了解到了自己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