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术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要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文章结合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来理解欣赏的心理过程,浅析美术欣赏的一般方法。在专业的美术欣赏教材中,大多遵循美术史的发展顺序来欣赏美术作品。文章打破了这种顺序,让欣赏脱离美术史,而根据教育者的设计思想需要,使不同的美术作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美术欣赏活动进一步发挥美术作品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昌铭 《初中生》2011,(5):22-25
看到美好的景色,我们忍不住要仔细欣赏;还不满足,就想写下来。这欣赏和描写可不是胡乱进行的,得有合情合理的顺序。这个顺序该怎样确定呢?一、确定观察的位置和方向我们先来看两段夜景: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  相似文献   

3.
怎样欣赏时装表演正确的方法是既包括欣赏服装鞋帽,以及腰带、头巾、手链等饰物,又观其各方面的协调搭配情况,具体的可按以下四个顺序欣赏:一、形美(服装的造型)。这方面,东方派多采用宽松式、层叠式、折叠式、镶滚、镶拼等形式;而西方派则多为长裙、宽大衣、圆筒...  相似文献   

4.
家庭的条件与环境,对孩子学习音乐的最初阶段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在家庭中,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为孩子创造音乐的条件与环境。首先,要安排欣赏民族音乐,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和热爱我们民族的音乐,很有必要。在欣赏民族音乐时,可先从器乐曲开始,并按合奏与独奏的排列顺序,分别进行欣赏。如:可将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瑶族舞曲》、《彩云追月》、《喜洋洋》等作为一组欣赏。然后再安排独奏乐曲的欣赏。如:将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等作为一组;将笛子独奏曲《姑…  相似文献   

5.
况俊改 《考试周刊》2013,(25):184-185
中职类学校学生的底子薄,欣赏古典音乐并了解其表达的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关于如何开展古典音乐欣赏教学这一问题,作者认为可按照音乐史发展的基本顺序,选取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配合音响资料,引领学生进入古典音乐殿堂。  相似文献   

6.
赵志成 《考试周刊》2014,(34):102-104
新课程将英语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又分为顺序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个系列.本文针对任意选修课中的欣赏类课程,简要介绍了教师如何根据任教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结合自身教学能力,在学校开设英语影视欣赏选修课.  相似文献   

7.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中,我最欣赏的试题是平凡中见真谛的江苏卷第19题: 设a1,a2,…,an是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4),且公差d≠0,若将此数列删去某一项得到的数列(按原来的顺序)是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8.
<正>【作业目标】1.能在语境中借助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本单元生字词。2.能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一处景物写下来。3.能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把游览过程写清楚,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4.能与同伴交换习作,相互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业内容】导语: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欣赏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拱桥》段式欣赏《中国石拱桥》共由10个自然段结构而成,几乎段段都可以划分出明晰的层次,尤以“总分式”的结构与顺序显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作为古老的绘画形式,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画,不但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选择中国画欣赏作品时可遵循由抽象到具象的顺序,如从吴冠中的现代中国画作品,到齐白石关于鱼虫、蔬果  相似文献   

11.
刘燕 《考试周刊》2011,(1):30-32
依托语言学和文体学的有关理论.从描写角度、叙述顺序和描写焦点等三方面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语言进行文体分析,旨在阐明这部小说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是如何通过作者的语言选择和叙述技巧得以实现的.并进而证明将文体学应用于文学作品的阐释和欣赏有着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这是我两年前上的一节音乐课,课题是《影视音乐》。我先由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导入课题,接着,给学生讲解影视音乐的概念,然后按照教材内容顺序,依次让学生欣赏影视音乐片段,边欣赏边总结,最后,带领学生一起唱影视歌曲。  相似文献   

13.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1,(11):7-10,41
【能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散文而言,其主要考点一般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写作顺序;3.品味语言含义,理解深层哲理;4.辨别表达方式,了解相关作用;5.认清表现手法,体验文章情感;6.扩展探究迁移,感悟启示评析。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人性中最深的原理,是受欣赏的渴望。”欣赏精彩的课堂,欣赏同事的成功,欣赏学生的进步……人世间可欣赏的太多了,但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欣赏自己。学会欣赏自己,你便懂得了享受;学会欣赏自己,你便拥有了快乐;学会欣赏自己,你便走近了幸福.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文学欣赏的处境、心境与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欣赏的处境,是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所处的环境与时令,是学欣赏的外部条件,处境不同,欣赏效果则异;学欣赏的心境,是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的心情、心态,是学欣赏的心理因素,是主体与客体进入相互交流、相互感应状态的前提;学欣赏的意境,主要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流、相互感应,是学欣赏的最佳境界。学欣赏的处境、心境与意境三存在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不同的欣赏规律和创造特点。散文欣赏的特点是:散文欣赏自始至终洋溢着想象的情感活动;在散文欣赏中作品的形象与欣赏主体之间的同一性大于差异性,散文欣赏能使欣赏主体潜移默化地受感染,移性情。  相似文献   

18.
学会欣赏     
欣赏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幸福。 我欣赏别人的潇洒倜傥,是因为自己无翩翩风度;我欣赏别人的机敏睿智出口成章,是因为自己笨嘴拙舌不善言辞;我欣赏别人的才思敏捷,大笔一挥,便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和诗句,是因为自己下笔迟滞拙于表达;我欣赏别人事业有成,是因为自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欣赏教学,不是“阅读”与“欣赏”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阅读欣赏,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视野,使之善知、陶情、敏行、崇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那么阅读与欣赏是什么关系呢?阅读是基础,欣赏是深化;阅读是表象,欣赏是本质;阅读是浅层次的。欣赏则是高品位的。阅读与欣赏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效地开设阅读欣赏课教学,将会事半功倍,收效甚丰。  相似文献   

20.
利用PPT配合解说词不仅可以在阅读中帮助学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学习说明的方法,揣摩说明的语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也可以让学生有创造性地进行口头作文,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