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语堂有三个女儿,二女儿玉如最为机灵聪慧,从小就效仿爸爸写稿。当年不少人发表文章都用笔名,玉如就让爸爸给取个笔名。林语堂给她取了个“无双”的笔名,谓其聪明才智举世无双。可是玉如觉得“无双”不吉利,总是单打一,还能嫁得出去?林语堂经女儿一提醒,觉得是这样。那天他正在翻阅《吕氏春秋》,忽然发现了“太乙”两个字,觉得用作笔名很不错,就对女儿说:“叫‘太乙’如何?”  相似文献   

2.
星期天,我做完作业后无所事事,看见爸爸平时抽烟用的打火机,就忍不住拿着玩了起来。爸爸看见后问我:“女儿你相信‘火柴会跳舞’吗?”我很肯定地回答说:“不信!”爸爸说:“不信?今天我们就来做个试验吧!”  相似文献   

3.
肖梅 《家庭教育》2007,(3X):22-23
有位爸爸来信:“3岁的宝贝女儿最喜欢听故事,所以我很认真地给她讲故事。可是,当我非常专注地按照书上的句子念时,总是故事没讲完,女儿已经‘逃离现场’,只留下自尊心受伤的我,唉,怎样才能让女儿喜欢听我讲故事呢?”[编按]  相似文献   

4.
因祸得福     
今天,我在家里做作业时,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仔细一想,原来,我错误的握笔方法已经改了过来,所以爸爸没有训我。我问爸爸:“您怎么不看我的手了?”爸爸说:“你已经改了握笔的方法,我还看什么。”我很高兴,就问爸爸:“我是怎么改正过来的?”爸爸对我说:“这就叫因祸得福。”我问爸爸什么叫“因福得福”,爸爸说:“由于昨天晚上你练武时,晃了手指,现在还疼,这是‘祸’;今天你写作业时,由于手疼,不知不觉地把过去的握笔方法改正了过来,这是‘福’。所以这就叫做‘因祸得福’。”我心里很高兴,终于弄懂了“因祸得福”这个…  相似文献   

5.
每天临睡前,宝贝女儿总喜欢缠着我给她讲故事。讲个一天两天倒还好,可这日复一日的,我渐渐感受到这个任务的艰巨了,有时候搜索枯肠,还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故事。无奈之下,我采取了时下流行的“互动”策略,对女儿说:“爸爸已经给你讲了那么多的故事,你已经长大了,也应该给爸爸讲故事了。”这一来,女儿还真是发挥她的积极性,给我讲起了故事:“从前,有个狗哥哥,和一只大公鸡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幸福了!(她特别强调这个‘可’字,说我每次讲故事都会用这个字)有一天,狗哥哥出去找东西吃,它嘱咐(女儿居然懂得用这个词)大公鸡一定要看好门。狗哥哥找…  相似文献   

6.
张萍 《家庭教育》2007,(11X):30-30
星期二的晚上,我照例在邮箱查看我的邮件,一封署名“梅格”女士、的邮件引起了我的注意,“梅格女士?不是女儿幼儿园的老师吗?”我赶忙打开邮件,邮件写道:“您好,尊敬的凯蒂女士,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你可爱的女儿温迪吧!她是个聪明的小人精,还很有艺术天赋,特别是她画的画,非常棒!可是,前两天,这个小人精愁眉苦脸地跑过来问我‘老师,你说我是不是妈妈从孤儿院抱回来的?或者是从街上捡来的?要不,会不会是我被扔在了花园里,妈妈顺手就把我抱了回去?’温迪说得很认真,一边说一边就像要留下眼泪来似的。我安慰着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英雄爸爸     
天天不喜欢她的爸爸,从小就不喜欢。 人家说女儿亲近爸爸,儿子亲近妈妈。可天天从小就不亲近她爸爸。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次爸爸接她回家,路上爸爸说:“天天,你的雪糕给我咬一下,行吗?”天天很不情愿地伸出小手,递给正在骑车的爸爸,爸爸咬了一小口,又还给坐在车后的天天。天天望着这块缺了一小块的雪糕,皱皱眉头便把它扔了。 长大后,天天和爸爸的话很少,因为她不喜欢爸爸,她觉得爸爸“不像个男人”,这是妈妈说的。“爸爸每天早出晚归,不顾家,不关心天天和妈妈。”这也是妈妈说的。“家里小至钉个钉子,大至换煤气、买空…  相似文献   

8.
女儿的提醒     
周末带女儿回老家,孩子一直跟着奶奶玩儿的非常开心。晚上,女儿搂着我的脖子悄声问:“爸爸,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是谁吗?”我问她:“是谁啊,是爸爸还是妈妈啊?”没想到女儿摇着头说:“都不是?”“那是谁呀?”我接着问她。她说:“这个人就是我奶奶。”  相似文献   

9.
今天梁好到我们家来做客。她是我姑姑的独生女儿,今年快4岁了。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就逗着问她:“‘良好’,你为什么不叫‘优秀’呀?”她一听,就扬起那胖乎乎、娇嫩嫩的手,撅着嘴、瞪着眼,  相似文献   

10.
女孩的名字     
女儿出生时,我们给她取名叫迈尔斯,和我深爱的已过世的父亲同一个名字,尽管家人提醒这个名字太男性化了。 几年以后,我觉得迈尔斯已经长大,能够理解了。我对她解释说:“你的名字很特别。我给你取了一个和我爸爸一样的名字,因为我非常爱他。我相信他会为你而深感自豪的。”  相似文献   

11.
乖乖小恶魔     
哈皮侦探:在英国,有那么一个小恶魔,他乖巧、善良,一点也不野蛮。这个小恶魔是怎样赢得大家的认可呢?请阅读——从前,有一家子恶魔。恶魔的爸爸很凶很凶,恶魔的妈妈很坏很坏。可是他们的小恶魔飞波,是个很乖很乖的恶魔。“这小子有什么毛病吗?”恶魔爸爸凶巴巴地说,“他不肯对呆头鹅说‘噗’,不愿对蠢麋鹿说‘呸’,也不对笨蚂蚁说‘屁’。他不配当我的小恶魔!”“一点也没错。”恶魔妈妈气呼  相似文献   

12.
一(四)班有个小朋友叫“罗兰”,我想:世界上发明第一枚邮票的人不是叫罗兰·希尔吗?我把这告诉了她。我还问她:“你觉得是‘罗兰’好听,还是‘希尔’好听呢?”罗兰想了一下,说:“还是‘罗兰’好听一点,因为是我妈妈给我取的。”我说:“我叫你罗兰·希尔好吗?”她笑了。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搞错了。英国人的姓名和我们中国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把姓放在后面,名字放在前面。‘罗兰’是他的名字,‘希尔’是他的姓。不过,台湾有个女作家也叫‘罗兰’。”哇,一下子冒出了三个“罗兰”,真有意思。我的名…  相似文献   

13.
付秀宏 《教师博览》2014,(11):50-50
那天,我问10岁的女儿:“荷兰的国花,是什么花?”女儿走到我的跟前,很快就回答出来:“爸爸,是郁金香。对不对?”我非常高兴,点头说是,接着,我又问女儿:“那……你知道‘花语’是指什么吗?”女儿歪着头想了想,最后小声说:“是不是……一种花儿向世界说的话呢?就像妈妈对我说的贴心话一样……”  相似文献   

14.
相信     
“嘿,怎么了矿看见小国蜷在沙发里,我走到小国面前蹲下身,将高度尽量与她持平。小国很认真地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我觉得,我好像被骗了。”我一愣:“为什么这么想呢?”小国慢慢地说道:“我觉得当一个小孩子很不好,大家都可以对她说话不算话。就好像爸爸,到现在都没有带我去迪斯尼玩过。妈妈之前说要给我的娃娃缝衣服也一直没有开始做。老师说今天要奖励我两枚徽章,可是她也忘记了。  相似文献   

15.
晚饭过后,女儿照常又开始玩当老师的游戏,我和她爸爸就成了她的“小朋友”。我正在“东张西望”的时候,正巧被女儿“逮”个正着,“你这个小细娘,快听好,不好好听,呆会儿又什么都不知道了……”女儿就这样开始一股脑儿地批评起我来了。我听了很纳闷,女儿什么时候学会这样说话的。事后,我与女儿拉起了家常。我问她:“什么叫‘小细娘’?这种话不太好听。而且,你这样对妈妈说话也太  相似文献   

16.
女儿在《我和家庭》中写道:“妈妈是个急性子,不论做什么事都‘快点,快点’,爸爸是个慢脾气,不论做什么都‘慢点来,慢点来’。妈妈是动手派,下班一进家门就忙乎起来,只听到她干活的声音,听不到她说话的声音。有时我说:‘妈,你怎么不说话呀?’她就说:‘忙着干活哩,还说什么?’爸爸是动嘴派,从他进家的第一句话‘谁在家里’开始,他走到哪,就把声音带到哪。他在家里的时候,多数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发号施令……”女儿体会深刻,确实是这样。从女儿的话中可以看出,我和妻子的性格差异很大,我是一池水,而她却是一团火。都说水火不相容,可我们10年来…  相似文献   

17.
说谎的鼻子     
小女儿瓦瓦嚷嚷着让爸爸给她讲童话故事。爸爸说:“就给你讲个《木偶奇遇记》吧!”“好啊!好啊!”瓦瓦高兴地拍起小手。爸爸给女儿讲起来:“有一个木偶叫皮诺曹,他是个爱说谎的孩子。说谎可不招人喜欢。皮诺曹不听大人的劝阻,还是说谎玩儿,他觉得说谎挺有意思。可是,他一说谎,鼻子就长〔zhǎng〕长〔cháng〕一截;再说谎,又长长一截。到后来,他的鼻子长得老长,真丑。”爸爸讲完了,捏着瓦瓦的小蒜头鼻子说:“可不要说谎哟!谁说谎谁的鼻子就像皮诺曹似的,长那么老长耶!”瓦瓦摸摸自己的小蒜头鼻子,眨着眼睛做鬼脸。然后,她跑到洗漱〔shù〕间…  相似文献   

18.
干孩子     
讲一个15年前的故事。“妈妈,我今天认了一个干妈妈!就是我们的张老师!”儿子一出学校门口就冲他母亲高兴地嚷。“你说什么呀?你那么淘气?她怎么会认你做干孩子?”母亲说。“认了!她确实认了我了!刚才我们在做作业,张老师表扬李红贤时这样说:‘我只有一个儿子,若有一个像李红贤这么聪明可爱的女儿,该多好啊!’于是班长周侨说:‘老师你这么喜欢她,不如认她为干女儿?’我们都笑了。老师又说:‘可是,我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很可爱,我要是认了56个干孩子,哪有那么多钱养啊?’我们笑得更厉害了。这时候黄华说:‘老师,你连黄国恒也要认吗?他成绩那么差…  相似文献   

19.
未来尿炕了     
木木 《小读者》2010,(7):62-62
女儿放学回家了,问爸爸:"什么是‘同志’?"爸爸说:"我就是‘同志’。""那什么又是‘政府’?""嗨,你妈妈不就是咱们家的‘政府’嘛!""哦,那什么又是‘未来’呢?""咱家你小弟弟就是‘未来’啊!""哦。"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了一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文中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美国的一所学校读书。平时这个女孩各科成绩都很优秀,而尤以数学成绩最为突出。然而,再一次考试后,老师让女孩带回一封“密信”给她的父亲。信中附有小女孩此次成绩为“D”的数学成绩单(美国学校成绩评定分为A、B、C、D四级)。老师在信中说:“在我的成绩册上,您女儿的考试成绩是‘A’,但试卷上我给了‘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