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没有阳光、空气的漆黑、阴冷的海底,在巨大的海水压力下,在岩浆的海底火山口与滚烫的热泉周围,竟奇迹般地生活着许多生物,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相似文献   

2.
参照腾冲-梁河地热系统的特点及岩浆活动的一般特征,应用二维有限单元法定量模拟了热泉地区岩浆侵入的热演化过程.计算中,采用等效比热方法处理潜热释放问题,同时建立了大气降水对热液循环的补给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半宽度为0.05~1km的侵入体产生的热扰动对热泉地区的影响大致在4km的距离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诡秘的深海     
有史以来,人们一直传说深海里一片死寂,没有任何生物,只有无边的黑暗。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所限,过去谁也没亲身下去过,大家也就对此说法坚信不移。1818年,探索北极的约翰·罗斯爵士从1800米深处的海中取回部分海底沉积物,从中发现了蠕虫。上面的传说才开始受到质疑。1955年前后,在中南美洲的太平洋外海,发生了多起大型抹香鲸被处在近千米深的海底电缆缠死的  相似文献   

4.
余夫 《百科知识》2007,(1S):F0002-F0002,F0003
在那漆黑一团的海洋深处,也时常会出现一些游动的点点“灯火”——那是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发光生物。它们南来北往,忽明忽灭,发出的冷光,有橙、红、黄、绿、蓝、紫等各种颜色,仿佛是流星和焰火,又像是在“海底龙宫”举办的彩色缤纷的“提灯会”,给这座奇妙的海底世界带来了光明和生命的气息。  相似文献   

5.
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到现在仍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目前一些科学家倾向于认为生命最初来自海底。  相似文献   

6.
正浩瀚无边的海底世界是一个奇异的宝库。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埋藏着无数人类世界的奇珍异宝。以下就是一些在海底发现的奇异生物以及从海底打捞出的奇异物体。1.古希腊的"计算机"古希腊的安提基瑟拉装置曾在海底沉睡数千年之久,1900年被打捞出来。这是迄今为止最令人惊异的海底考古发现之  相似文献   

7.
正这些奇葩的虫子中,有的没有肛门,有的牙齿像是谷物收割机,有的长得像圣诞树,有的身体长达55米,有的竟然没有头,它们到底是谁?在海洋深处,有一类奇异的动物。其中一些没有肛门,还有一些拥有非常强大的颚,以至于它们能将不经意间经过的鱼儿一刀切成两段。它们就是深海里数以亿计的蠕虫,这些奇怪的生物比你的梦境还有趣或是可怕。生活在热泉喷口的蠕虫1988年,美国科学家在研究太平洋西北部的热泉喷口时,发现了一群刚毛蠕虫——海鳞虫,这种虫子的牙齿看起来像一只强壮鹦鹉的喙和一台割草机  相似文献   

8.
海底并非死气沉沉的世界,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海底发现了喷涌热液的海底“烟囱”,在这些烟囱的周围,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有长管虫、蠕虫,以及像蛤类、贻贝类、蟹类、水母、藤壶等模样的动物。海底烟囱的形成要归因于地球的板块运动。由于海洋板块发生的扩张分离运动,在海底的某些位置,就会出现深入地幔的裂谷。海水渗入裂口后,在炽热的地幔处被加热,然后再涌出海底商,形成了所谓的烟囱。喷涌而出的热液携带了许多地下的化学物质,一些生物就以海底烟囱提供的热量和化学物质为生。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京山县香山寺重晶石矿地处湖北省京山县宋河镇,其重晶石为海底火山热泉(喷气)沉积成因的沉积型重晶石矿,位于扬子地台北缘重晶石成矿带。含矿岩系为含钡磷钒铀等炭硅泥质岩建造,矿体呈稳定的层状与顶底板沉积地层整合接触,严格受层位控制,成矿后褶皱和断层构造对矿体形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黄力  薛宏 《科学中国》2000,(3):47-49
1982年春,美国伍兹霍尔(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的科学考察潜艇“爱尔文号”驶向东太平洋海底深达2600米处的一个高压热溢口,寻找生命的痕迹。溢口处,灰白色液体奔涌而出,仿佛来自地球深处的炊烟;溢口附近漂浮着一些羽状软体动物和似由微生物形成的菌膜。“爱尔文号”用机械手采集了一些菌膜,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不久,利(J.Leigh)博士等从这个来自似乎是生命禁区的样品中分离出一种球状微生物,它能够生活在20000千帕(200大气压)、90%:以上的高温高压环境中,通过将CO2还原为甲烷而生存。利博士以这次科学考察活动负责人詹纳斯(H.Jannasch)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詹氏甲烷球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这是一类被称为古菌的生物。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经济区目前出露25℃以上的热泉933处,约占我国热泉总数的1/3,总流量每日达993780t。在933处热泉中,有极高温热泉(水温>100℃)5处,钻孔2个;高温热泉(水温80—100℃)37个。经济区内温热泉出露广泛,滇、川、黔、桂均有丰富的热泉分布,平均分布密度每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和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实验证实。在约38至25亿年前的太古宙。地球的深海海底有可能产生生命所必需的高浓度氢气。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存在于地球早期依靠二氧化碳和氢气生存的产甲烷菌可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12,(14):48-49
"蛟龙"号在7062米海底发现多种生物"蛟龙"号在7000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并在海底发现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存在。  相似文献   

14.
“阿尔文”号的惊人发现 人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因为植物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体,而动物又靠植物维持生命,所以如果没有阳光,地球上的万物就不会生长。可是,美国“阿尔文”深潜器所作的深海考察,却向这条千古不变的生命定律提出了挑战,证明没有阳光生命也能生长。 1977年10月,美国《全国地理》杂志报道了美国地质学家的一个惊人发现。他们乘坐“阿尔文”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中,第一次发现了充满生命的温泉口。这些奇怪的热泉高耸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就像一个个烟囱一样,向外喷吐着一股股的热液,热液  相似文献   

15.
生命诞生于海洋在我们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出现了海洋。早在46亿年前,被称为小行星的天体在碰撞后形成了原始地球。约到45亿年前,海洋诞生了。在太古的海洋中热水不断喷出,最初的生命也悄悄出现,但生命并非瞬间诞生的。首先,由小行星或彗星带来的简单物质与原始大气相结合,生成了带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系统;这个系统接着向更为接近生物的方向进化;不久后,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生成,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大大替换了当时大气的成份。从现在看来,远古时期地球上出现的生命好像本身就拥有改变地球环境的力量。作为生命的诞生之地——海底上的热泉喷水孔十分令人瞩目。早期地球,大气的压力约为90个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10,(6):F0002-F0002,F0003
<正>一部反映自然界生存状况的纪录片《生命》,探讨一些最与众不同的生物的生存之道。其中一些生物经过漫长进化后拥有了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诀窍,以确保种群中最合适的个体的基因能够代代相传。1.龙血树也门索科特拉岛的龙血树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小说家的幻想有根据吗?在一篇著名的科幻小说中,描写了考古学家的惊人发现——找到史前“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残片,于是作者别出心裁地提出:人类的起源并非仅仅只有那么一次,在几千万年以前,我们的星球就曾经产生过高级智慧生物,而且也已发展出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是因为宇宙灾变等原因,在一个微妙的日子里,意外地全盘毁灭了。于是在这片充满创伤的原野里,一切都从头开始,由比较低级的生物,经历崎岖曲折的道路重新进化出了具有无比智慧的人类。凭着这种想像,作者认为一些历史上的不解之谜:像许多古代遗迹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们一直都认为水是生命之源,也一直通过寻找有水源的星球去苦苦地寻找外星生物。但是或许有些外星生物的生命活动并不需要水,而且它们星球的生物环境与地球也截然相反:既没有水与大气,也没有像地球一样的强大引力等。对于地球生物来说,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火星表面受到致命的紫外线辐射,而且可能覆盖着一层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如果类地球生物散落到火星表面,几分钟之内便会化为灰烬。从美国发射的两艘“海盗”号登陆舱发回的数据表明:火星表面不存在有机物。但是分析一块最新形成的陨石发现,大约1.5亿年以前至少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永定研究员是一位为实现造福人类理想,越荒漠、走边疆、驻守江湖、探索太空的水生生物研究专家,他依托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专注藻类研究,在土地荒漠化防治、水环境治理和载人航天空间生命保障系统研究等方面,开拓性地建立和发展了藻类环境生态工程技术,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诸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