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89):119-120
针对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方向课程体系存在的岗位联系少、局限性大的不足,提出了以机器人为载体,建立"机械技术学习链"、"嵌入式系统学习链"、"自动化学习链"和"专业技能训练链"的"三学习一训练"的链式课程体系。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能有效结合机器人相关岗位需求,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建设的意义,并分析了"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课程探索与实践的具体方法。实践表明: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充分体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特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习的典型实践对象,机器人技术也正逐步融入到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但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原因是机器人的核心是智能技术,其外延涵盖了机械、电子、通信、控制等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进行技能训练相对较困难.  相似文献   

4.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机电一体化学生培养紧跟产业调整及技术发展,解决企业"高薪急聘机电设备操作人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改革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凸显重要。文章以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例,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的改革和探索,总结以往经验,设计符合产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模式。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习的典型实践对象,机器人技术也正逐步融入到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但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原因是机器人的核心是智能技术,其外延涵盖了机械、电子、通信、控制等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进行技能训练相对较困难。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其性价比的大幅度提高,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教学机器人,这就为在中职学校开展机器人技术实训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从专业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需求考虑,我们需要进行机器人的自主创新设计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探讨该专业"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分析其建设的状,提出加强本专业"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建议,以加强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整体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机器人教育1机器人技术与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技术是一门跨专业,高度综合的新兴学科,它综合了应用数学、力学、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通信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应用。机器人教育是指以机器人为主要教学内容或教学工具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这些活动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其核心基础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以物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形式加以利用[1]。与传统教育平台相比,机器人教育具有前  相似文献   

8.
研究提出规范其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提高“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提高了社会急需的机电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机电一体化工程设计和科研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而实践教学的实施是以校内实训基地为核心,校外实训基地为补充.我院"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组,从金工实习教学改革入手,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机电技术是中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具有科学性,将其引入机电专业教学有助于增强培养机电人才的质量。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研究法,分析了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价值,从编制机电教学方案、操作示范教学、机电项目式活动以及优化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具体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策略,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士创新机电教学模式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从而助力学生协同发展机电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要和发展背景,综述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韦瑞录 《广西教育》2013,(27):101-102
结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1"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总结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公司合作共建"五菱班"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认为"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专业招生、教学、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快速原型控制技术,搭建了一套电液多维力控并联机器人半实物仿真系统。利用该平台进行实验教学,可解决机械工程专业液压控制系统、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以及机器人技术等课程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难题。结合上述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应工程案例,探索电液多维力控并联机器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增强了研究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研究生实践能力,为机电液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职业技术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多元化整合,分析了传统学科本位教学的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探索与构想。  相似文献   

15.
黄艳 《考试周刊》2014,(43):179-179
本文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做一体化"在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实施及效果等方面分析恰当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可以给教学效果带来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彩云 《教育与职业》2008,(11):108-109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之一,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践是目前中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查维康 《成才之路》2012,(22):68-69
中职机电专业是一个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只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它既是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教师要分析中职机电专业教育现状,探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的深入推广,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由于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型精英,因此,中职院校需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我们对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也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将项目教学法与一体化教学相互渗透,并针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需要构建完善的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文章简述了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希望为中职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建设的意义,并分析了“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课程探索与实践的具体方法.实践表明:工作室模式下机器人制作与编程课程充分体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特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广州市冶金技校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措施和体会,并进一步提出了推行"一体化"教学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