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奇经疗法     
《中国科技信息》2004,(14):32-33
奇经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是一种以中医经络学、神经生理病理学和现代全息医学论为理论基础,中西医诊断和全息诊断相结合,集针疗、磁疗、灸疗、药疗和穴位按摩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疗法。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说中医是祖国文化的一个宝库,那么针灸就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由外治内,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利用针或灸的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诊疗室里,蒋戈利用一根银针周济天下,穴位精准,手法完美。诊疗室外,蒋戈利身兼数职:作为全军第一位中医针灸博士、资深的中医针灸专家,成千上万的患者将健康与幸福寄托在他的身上:作为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中医针灸专科中心主任,中心的发展、学科的建设需要他拍板决策;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疗法、整脊疗法、针药结合疗法综述了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基于以上研究进展,今后应进行更多的随机对照大样本临床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5.
黄强 《大众科技》2021,23(4):105-107
中医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瑰宝,临床应用广泛,内、外、妇、儿均适合使用,并且简便廉验,安全高效.痛症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也是一种急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快速安全有效的止痛是患者的强烈愿望,也是医生诊治过程中的主要选择策略之一.随着中医针灸在临床实践上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针灸对痛症有着良好的止痛效果.因此,文章旨在对中医针灸治疗痛症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是导致当代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儿本身造成了极大痛苦,对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文章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从头针、体针、水针、电针、舌针、艾灸、推拿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近年针灸治疗脑瘫以综合治疗为主,针灸治疗在小儿脑瘫的恢复过程中疗效确切,绿色实惠,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为临床系统治疗小儿脑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收集整理近期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资料撰写形成综述;方法:借助文献检索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了解其发病机制,归纳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包括针刺法、灸法、耳针法及其他疗法。结论:收集整理近年研究情况具有实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索针灸治疗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组学研究的时代。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正是通过不同穴位的配伍组合实现的。针灸配穴处方是现代针灸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腧穴选择、配伍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针灸临床的治疗效果,最大效度发挥腧穴的配伍效应是实现针灸疗效的核心关键。目前,在针  相似文献   

10.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热熨法和灸法从体表入手,治理体内的疾病.这可以看成是内病外治的萌芽.即所谓的“外治法,针灸最古“.……  相似文献   

11.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热熨法和灸法从体表入手,治理体内的疾病.这可以看成是内病外治的萌芽.即所谓的"外治法,针灸最古".  相似文献   

12.
伴随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于临床治疗要求的逐渐提高,传统的中医治疗目前得到了社会及临床广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中医治疗。在中医治疗中,针灸治疗最为常见,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相应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效果。在此背景下,培养素质较高、技能加强的针灸医生就成为中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针灸学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显现。在诸多因素的干扰下,实验针灸学的具体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学习取得较好成绩,笔者将对此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疗法尤以针灸的疗效在国内外得到一致肯定。查阅文献总结各种膝关节炎的针灸疗法,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临床上选穴多采用传统局部穴位和腹针特效穴,疗法上以综合疗法为主,尤以电针和温针灸法最为推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医皮穴位电针灸对胃病的同化激素分泌的影响,通过临床诊疗和实验,提高对胃病的诊断了治疗能力。方法:研究对象为13例胃病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采用中医皮穴位电针灸方法对患者进行胃部治疗和测试,进行中医皮穴位电针灸对胃病的同化激素血气分析,采用中医皮穴位电针灸对胃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进行控制,起到治疗胃病的效果。结果:采用中医皮穴位电针灸,在DEC溶剂下分析同化激素Au催化剂对胃粘膜的分子醇助异构功能,相同浓度时,同化激素分析Cd Te(QDs)/Ti O2的抑制率斜率(0.84),胃病的同化激素分析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值为22.7 m N/m,表现出了较好的胃部驰骋能力。结论:采用中医皮穴位电针灸可以预防和治疗胃病,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再结合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药物治疗,可以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很大的负担.针灸、蜂针、蜡疗、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被证实有效,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整体评分和长期预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总结各外治法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灸学是由针法和灸法两部分组成。两者可配合应用,也可单独施用。针与灸结合诊治,才可以称之为针灸疗法。如果只扎针而不行灸,则称为针刺疗法,如果只行灸而不扎针,则称为温灸疗法。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灸法综合性的医疗研究较少,又极少出版有关灸法的专著,所以,一般民众只比较熟悉的针灸医学,更很少知道何谓温灸医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平衡针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颈椎病患者76例,按临床意愿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平衡针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穴位针灸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医治组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借助平衡针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安全、可靠,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0,(11):49-51
美国女孩芭芭拉每个月都会陪妈妈到纽约市郊的一家中医馆,接受针灸治疗。母亲患有严重的脊髓炎症,常年处于慢性疼痛中。一次半小时的针灸治疗,总是给她带来一种"新生的感觉"。中医馆老板张先生在接待顾客时,常常自豪地拿出一本《黄帝内经》,指出其中对针灸的评价——"一针甫下,沉疴立起",意思是只要一针下去,任何疑难杂症,往往能立竿见影。不过,这位中国针灸学专业的博士生,从未想过用科学实验来分析这种古老医术。  相似文献   

19.
无尽的酷刑     
吃早饭时看电视新闻,有人在给鱼针灸,留意了一下,原来是日本人意在让三文鱼肉味更鲜美紧致所创的一项技术,还说针灸在哪个穴位要保密什么的,卖关子。是不是促销手段暂且不去管他,人类为口腹之欲对动物的所作所为,简直用到极至且不择手段。早年从阿城的文章里曾看到过对动物使用酷刑:  相似文献   

20.
运用针和灸两种方法治疗疾病,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针灸疗法,实地、具体地展示技术手法的操作则称针术和灸术。根据中国古典医籍的记载,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医学先辈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以总结的结果。反映了中华民族战胜病魔的智慧与才能。针灸经受了千锤百炼,以疗效高,见效快,治疗病种多,易学易掌握,花钱少,安全著称于世,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正是具备了上述那些优点,针灸这一传统的疗法才能够延续千载,挑起了防病治病的重担,久久不衰,被医患乐意接受,而且在人群中扎下了坚实的根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独特的针灸医术,经过整理、研究、提高,插上了现代化的科学翅膀。如药物穴位注射、电针灸、穴位远红外线照射、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