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白裤瑶是一个以服饰而得名的瑶族支系,其服饰简朴明快而洋溢着古典格调,是记录白裤瑶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要解读白裤瑶服饰古韵美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可分别从多样化的款式、五彩斑斓的色彩和韵味浓厚的图案三个方面.挖掘其文化来源、发展与潜在的价值。这不仅能够增强白裤瑶人民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而且对传承白裤瑶民族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白裤瑶族群身份的标志,通过对白裤瑶服饰起源传说、服饰的着色特点及其服饰图案的基本特征的深入分析,力图揭示出白裤瑶服饰内在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白裤瑶社群的人名用字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变化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语言内涵和文化心理。同时,从白裤瑶人名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白裤瑶这个古老民族改革开放以来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白裤瑶服饰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一带。与瑶族众多支系往往以服饰特点命名一样,白裤瑶也是因该支系男人身穿白色裤而得名、清代李琰《庆远府志》说,南丹"瑶人居于瑶山,男女皆蓄发。男青短衣,白裤草履;女花衣花裙,短齐膝"。白裤瑶服饰,分男装和女装,还分节日盛装和便装。服饰图案主要以鸡仔花为纹饰,体现出白裤瑶人对鸡的崇拜有学者研究指出,白裤瑶男子盛装时,  相似文献   

5.
徐金文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4):77-79,8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的"瑶族服饰"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与别的瑶族服饰不同,南丹县的"瑶族服饰"自有特点,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根据长期的调查研究,对白裤瑶人的服装进行解读,以证明白裤瑶人在服饰上表现的图腾是白腹锦鸡。  相似文献   

6.
广西南丹白裤瑶族群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通过对目前学术界研究白裤瑶文化所存在不足进行反思,对其审美文化研究的成果进行整体梳理和评析,从而进一步推进对白裤瑶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民族都是由某种或几种社会组织通过有序的方式组成的,社会组织是一个民族的有机体,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必须了解其传统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变迁。“油锅”组织是白裤瑶社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白裤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对待白裤瑶“油锅”组织的历史与现实功能,挖掘这部分文化的价值,对于稳定白裤瑶社会,促进当地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州瑶山是我国的贫困地区,白裤瑶经历了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历程.白裤瑶“逃学”主要是由于生计类型的影响、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和长期贫困的影响;白裤瑶“向学”主要是因为政策的影响、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榜样的激励作用.白裤瑶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过程在中国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瑶山社会变迁与学校教育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从某种程度上阐释了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应该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原理.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南丹县里湖乡白裤瑶树汁染为例,探讨树汁染的制作方式及其艺术特点。在保护与开发的悖论面前,白裤瑶树汁染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的宣传与保护方面发挥了活态传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裤瑶的丧葬礼俗古老而传统,礼仪文化内涵丰富。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实际的田野调查,对仪式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白裤瑶的丧俗及人文传统。  相似文献   

11.
瑶族服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外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瑶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及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著述颇丰。但目前多学科综合研究尚不够深入,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未来研究重点应在于各学科对瑶族服饰的综合应用研究方面。探索瑶族传统服饰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不断推陈出新,这是繁荣瑶族地区文化和经济,也是瑶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2.
瑶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文化绚烂多彩。通过分析广西龙胜矮岭瑶寨红瑶妇女的着装特点,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等进行文化透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瑶族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瑶红色服饰文化考证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瑶因红瑶妇女上身外衣的花纹图案以红为主色而得名。红瑶服饰的主要原料当为桑蚕丝。外来文化的渗入和现代染织衣饰的广泛使用,使红瑶的服饰文化面临变异和同化的问题。游客明智的需求趋向正积极地影响着红瑶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4.
基诺族的《阿嫫腰白》是一个创世神话,由多个神话母题融合而成却又浑然一体,融合了女神母题、水生母题、卵生母题、化生母题、洪水母题和葫芦母题。这些母题与汉族创世神话母题有相似之处,同时又独具基诺族民族个性,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从中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汉民族的文化演变形成汉民族服饰文化。冕服的千年延续是对汉文化的坚守。服饰的几回交融促进了汉文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16.
金平红头瑶是我国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种,红头瑶服饰绚丽多彩,是少数民族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服饰之一。红头瑶妇女身穿对襟长衫,下着绣花长裤,特别是在婚嫁以后,剃光头发和眉毛,头戴大红色圆锥形尖帽,很是显眼。红头瑶服饰中有着很多现代服装设计可借鉴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成为服装设计师们发挥设计创意的重要灵感源泉。通过案例,可以看到将红头瑶服饰中优秀的民族服饰文化内涵植入到现代时装形式中去,借以时装之型,传以民族之韵,打造中国风格的特色时装。  相似文献   

17.
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畲族与惠安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特质和风格,展现出绚丽多姿的地域服饰文化特色。同时,畲族与惠安妇女服饰纹样无论是装饰部位、装饰手法还是装饰风格、题材运用等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比较发现,传统畲族和惠安女服饰是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凤鸟纹样、蝴蝶文样的文化内涵和装饰造型的吉祥寓意上。  相似文献   

18.
民族的原始宗教,在历史上都和本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习惯密切联系,对本民族的心理特质、社会意识、行为规范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全面了解民族历史、了解民族宗教,将是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本文详细阐述了云南白族本主文化的发展、特征及其文化体系,由此展现了本主文化对白族社会的深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变迁是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两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桂东北灵川县灵田乡盘家村瑶族的文化变迁进行了考察,发现其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已出现了整体性的变化,无论是显形的物质文化,还是隐性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由此可归纳出盘家瑶族文化变迁所表现出的全面性、相互性、特殊性、主导性、不平衡性的特点。盘家瑶族文化变迁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条件;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但盘家瑶族文化变迁也使其自身的民族特色趋于消失,给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儒学至少从取得独尊地位而成为官方哲学始,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哲学和思想文化中就有了明显传播和影响。云南纳西族的阴阳观念渗透着《周易》阴阳观念的文化基因,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白族僧侣被称为"儒释"或"释儒"。阳明学对贵州少数民族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在壮、黎、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岭南,儒学的传播影响和发展,更有广泛深刻而长足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