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常颖  王晰巍  韦雅楠  王铎 《情报科学》2018,36(10):122-127
【目的/意义】随着 IT设备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用户常常跨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PC、 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多种屏幕进行信息的搜索与利用,用户跨屏在线信息搜索意愿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问题。【方 法/过程】本文以期望确认模型为基础,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建立用户跨屏在线信息搜索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以青年 群体跨屏健康信息搜索为研究样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和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外部变量对用户跨屏在线信息搜索意愿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搜索满意度、搜索服务质量、 搜索系统质量。其中,搜索满意度、搜索系统质量对搜索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搜索服务质量对搜索意愿产生负向影 响;在期望确认分析中,信息感知有用性、搜索环境安全性对搜索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袁红  黄燕 《现代情报》2019,39(5):48-56
[目的/意义]查询式搜索适用于目标明确的提问应答式信息问题,探索式搜索更注重搜索过程的人机交互性、动态性与多面性,两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作为搜索行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论文旨在探究查询式搜索与探索式搜索行为特征的差异,这对于信息搜索系统的功能优化以及指导用户高效获取信息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论文以健康信息搜索为例,采用搜索行为实验的方法,通过对录屏数据的分析,从检索策略、学习行为、深度搜索和搜索绩效4个维度对两种搜索行为进行比较。[结果/结论]查询式搜索与探索式搜索在关键词变换数、访问网页数目等6个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检索工具选择、查询串长度、搜索结果集的翻页和相关链接搜索4个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了解手机搜索的使用规模、手机搜索的内容、使用手机搜索的时段,分析手机搜索存在的优缺点,探讨手机搜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最小化搜索人员最大搜索时间和最大搜索距离,并根据搜索人员搜索能力、装备等实际情况建立一系列的约束条件包括最大通讯距离条件,时间均衡度条件,工作量均衡度条件,搜索全覆盖遍历条件,最终建立最优区域搜索模型解决矩形区域搜索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外部知识源搜索策略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快速创新的需要使得对外部知识源的搜索成为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将搜索划分为搜索宽度和搜索深度两个维度以及界定了十六种外部知识源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影响企业搜索策略的概念模型,并用我国112家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组织资源、外部知识丰富度和搜索经验与企业搜索宽度正相关,而技术特性和市场预期与搜索宽度负相关;技术特性、市场预期和搜索经验与搜索深度正相关,而组织资源与搜索深度负相关,但是外部知识丰富度对搜索深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前现有的搜索引擎主要依托单一关键字搜索,且搜索内容重复率高,搜索结果缺少加工整理。从文本信息入手,致力于提出一种集搜索、内容分析、结果输出的一体化搜索系统。  相似文献   

7.
搜索策略的选择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从生态学"适应性景观图"的视角出发,基于技术位这一概念构建"搜索范围、搜索深度、搜索价值"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MATLAB将技术位落至实际操作层面,并以华为、思科2005—2015年申请的USPTO专利为例,描述2家企业技术搜索策略演化的特征及差异。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华为和思科均以本地搜索为主、远程搜索为辅,且思科的技术搜索价值普遍高于华为,技术布局更有影响力。搜索价值与搜索范围、搜索深度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明显。对于高价值技术位的深入挖掘程度,两家企业均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8.
免费学术数据库--GoogleScholar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就Google新推出的学术论文搜索工具—GoogleScholar的搜索特色、搜索技巧以及搜索方法等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三所高校在校生的问卷调查以及线上访问,对大学生网络搜索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搜索引擎的搜索速度、搜索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搜索结果的全面性是大学生选择主要搜索引擎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在运用搜索引擎时最常搜寻和浏览的内容主要是文体艺术类,而大学生的搜索习惯更加倾向于关键词搜索和二次搜索.在搜索结果的内容中,标题是最容易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253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将知识搜索方向分为三种,借助多重中介效应法分析知识搜索方向、吸收能力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知识搜索方向可分为三种,供应链搜索、平行企业搜索和创新服务机构搜索;知识搜索方向存在多条显著的中介路径影响双元创新;供应链搜索对渐进式创新的作用更大,而平行企业搜索和创新服务机构搜索对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更大;吸收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更大;渐进式创新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袁红 《现代情报》2009,40(2):44-51
[目的/意义] 搜索策略是搜索行为的规划,是搜索过程的核心,一直是搜索行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探索用户搜索策略的运用及其转换的规律,对于IR系统的功能优化及提升用户信息搜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研究确定了来自4个搜索主题的8个搜索任务,招募了30名参与者,开展了搜索实验,并对搜索行为视频加以编码,在统计不同搜索策略使用频次的基础上,构建了常见的用户搜索策略转换模式。[结果/结论] 访问和评估策略是信息搜索的常见策略,而修改查询语句、学习等搜索策略运用较少。向前访问→评估单个项目、评估搜索结果→向前访问为用户信息搜索最常见的策略转换模式,而向前访问→探索等策略转换发生概率极低。此外,用户在搜索的不同阶段的策略运用及策略转换呈现较大差异,这为IR系统设计提供了详尽有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山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Google、百度一样,都是通过输入关键词来搜索要查询的内容。不同的是山寨搜索引擎利用独立搜索引擎的结果,然后把所得的搜索结果显示出来。山寨搜索引擎采用了成员搜索引擎选择技术、搜索请求转换技术、搜索结果输出技术和有效信息提取技术。山寨搜索引擎具有搭建环境简易、方便搜索、搜索结果丰富和个性化的搜索特点。同时,山寨版搜索引擎也存在着搜索时间长、返回结果不满意、只支持简单高级搜索的缺点。鉴于此,本文就山寨搜索引擎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山寨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韩丽 《现代情报》2012,32(8):75-77
移动搜索是搜索技术在移动平台上的延伸,它具有时效性、便捷性、精准性、个性化、广泛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移动搜索概念、特点的分析和论述,指出了移动搜索的优势,并展望了移动搜索在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搜商素质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重要素质。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员搜商素质中的搜索意识、搜索能力、搜索过程、搜索结果和搜索时间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便可以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搜商素质,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搜索服务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对多维跨界搜索影响双元能力均衡的机制尚未达成共识,逆向国际化企业的跨界搜索活动因同时嵌入国内外网络并利用不同知识源而具有独特性,因此这类企业跨界搜索对双元能力的影响有待探讨。本文基于双重网络嵌入、跨界搜索和双元理论,构建两类跨界搜索互动模式(单一搜索互动和交叉搜索互动),并分析两类模式对双元能力平衡和组合的差异化影响。基于212家样本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逆向国际化企业国内外单一搜索互动(国内外聚焦搜索互动、国内外多源搜索互动)不利于双元能力的平衡和组合,而交叉搜索互动(国内聚焦与国外多源、国内多源与国外聚焦的搜索互动)均对企业平衡双元能力产生正向影响,但对组合双元能力产生倒U形影响。  相似文献   

16.
跨界搜索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相关研究也非常活跃,但结果仍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对2001-2019年期间的53篇实证文献、26812个样本的55个效应值进行了元分析,证实了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且发现,企业的国别差异、行业特征、创新能力能够调节跨界搜索对其创新绩效的贡献程度,中国企业、制造业企业、非高创新能力企业的跨界搜索活动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跨知识边界的搜索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程度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扩大搜索宽度比加强搜索深度积极影响更大,本地搜索的促进作用比非本地搜索更大,市场知识跨界搜索的积极影响比技术知识跨界搜索更大。  相似文献   

17.
梁昌勇  钱炜源  蒋翠清 《情报杂志》2006,25(11):111-113
研究基于Mutil-Agent技术的个性化知识搜索系统,主机Agent、移动Agent、用户Agent之间相互合作实现分布式知识搜索。在搜索过程中,智能用户Agent结合用户信息建立个性化模型来实现用户个性化的知识搜索,提高了知识搜索的准确率和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双元创新搜索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已得到研究支持,而多维视角的双元创新搜索研究及员工层面的双元创新搜索实现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创新搜索、组织双元与情境理论,以多维视角构建三类双元创新搜索策略并分析其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从员工层面剖析情境分离的调节作用。通过275家企业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法得出实证结果:搜索目标相同时宽度与深度搜索双元并序、搜索目标不同时宽度与深度搜索交叉双元比单一搜索战略更显著地提升着创新绩效,且后种双元策略对创新绩效提升度最高;宽度或深度搜索时市场知识与技术知识搜索双元并序未能显著改进创新绩效甚至损害创新绩效;情境分离在双元创新搜索与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二元论视角出发,构建外部知识搜索(知识搜索宽度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其二元效应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探索外部知识搜索(知识搜索宽度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其二元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研获取273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各项理论假设。结果表明:知识搜索深度与知识搜索宽度的联合维度、知识搜索深度与知识搜索宽度的平衡维度均显著正向线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知识搜索与环境的匹配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注意力理论视角,将外部知识搜索过程分解为外部知识搜索选择和搜索强度两个部分,探索外部知识搜索选择(本地知识搜索和国际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搜索强度(搜索努力程度和搜索持续性)的调节效应。研究显示,本地知识搜索和国际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国际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此外,企业外部知识搜索选择必须与搜索强度相匹配。相比本地知识搜索,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需要实施更努力和持续的搜索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