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于美国。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电视新闻节目由播音员播报的形式.由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的新闻节目增大了新闻信息量,注重深度报道。新闻背景介绍,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深受观众欢迎。目前在一些电视事业发达的国家里都普遍采用“电视新闻主持人”这一模式。在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很大影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新闻节目中开始由记者自己来担任的节目主持人,表明我国电视新闻正在走向世界,意味着中国电视传播形式顺应了世界潮流,这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电…  相似文献   

2.
浅谈电视新闻专题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做为形象迅速的发布信息,传播国内外大事的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吸引了广泛的观众。因此,各地电视台都在办好电视新闻上下了很大功夫,相比之下,一些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却由于形式单调,内容公式化,表现手法不活等原因,就不如新闻节目那样受欢迎了。许多真实的新闻事件、典型人物,经过编辑、记者们拍摄成专题片播放后,有的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有的还给观众留下了不可信的印象。造成有些电视专题片不受欢迎的原因是多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台的“拳头节目”,总是在收看率最高的“黄金时间”里受到亿万观众的青睐。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每天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播音员来说,其权威性、信赖感、知名度等也常常是在播报新闻时建立的。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这是广播电视的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激烈竞争和丰富多彩,电视新闻主持人式的节目和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新闻节目成功与节目的主持人息息相关。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主持人白岩松、水均益等不仅是全国观众议论和信任的焦点,同时也是电视新闻界成功的标志。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给广大观众带来清新、多样、魅力的同时,也给电视新闻工作者带来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周历历 《新闻窗》2008,(6):57-58
每晚七时,大多数电视观众的目光都是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接着便盯住省、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最后才收看县级台的地方新闻。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媒体,上有来自中央、省、市电视台的“压力”,下要面对地方受众挑剔的眼光和难调的口味。而当今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电视新闻的竞争,其新闻节目的质量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电视台办得好不好的主要标志。因此,各地电视台都下大力气进行节目创新和改革,以丰富荧屏,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眼球,而电视新闻则成为节目改革和创新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6.
杂志型新闻节目最早出现在美国。1952年美国广播公司(NBC)副总经理韦弗为摆脱广告商对新闻节目的控制,提出创办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的设想。目前美国的几大商业电视网都有自己的名牌杂志型新闻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稳定在高位。与电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起步较晚。1987年7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新闻杂志节目《新闻透视》。1988年1月,福建电视台创办新闻杂志节目《新闻半小时》。此后,国内诞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1993年5月,央  相似文献   

7.
汪雅静  巨浪 《视听》2016,(11):89-9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迎来又一次飞跃,可视化信息以准确、生动、易受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增强了信息的可视性和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电视技术发展的脉络,结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新闻1+1》,从信息可视化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及可视化技术带来的传播效能等方面来探讨、阐述可视化技术的进步对电视理论的颠覆。  相似文献   

8.
林丽虹 《东南传播》2016,(8):117-120
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用了许多新的表现方式,动画字幕就是其中一种。动画字幕的运用,能够清晰地传播新闻信息,有助于描绘新闻色彩,轻松地表现节目内容。研究学习央视《新闻联播》动画字幕的运用,可以为地方台新闻节目的制作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从而为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让电视新闻更好看、看得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闻联播》可能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一种新闻节目样式。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蓝本,各省、市都相继创办了与此类似的节目。这种地方版的《新闻联播》担负着宣传所在地方的重要任务,“政通人和”是其内容配制和话语设置的主方向。但是,据央视索福瑞公司《2005中国电视收视年鉴》对各省市自治区电视频道市场占有率的调查统计表明,18:00~20:00是卫视新闻集中播出的时段,而这一时段恰恰是各卫视频道在外地市场占有率的低谷。换言之,肩负信息传播和舆论导向两大重任的卫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除本地区外的其他区域是不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10.
电视事业在我国已有廿五年的历史了,电视新闻节目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而越办越好。中央电视台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以及各省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已成为全国人民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电视新闻节目确实起着“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作用,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总结。今年四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联播"是汇集多方新闻资源,报道国内外或本地区重大消息的综合性电视新闻节目。央视《新闻联播》是"联播"类新闻节目的标杆,各省级卫视、各市县主频道也均开设有本土的"新闻联播"类节目。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新闻联播"类栏目因其权威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鲜明特征而成为舆论宣传工作的主窗口和主阵地,是各级电视机构践行"新闻立台"理念的重要抓手。条目编排是制作"新闻联播"类节目的最后一环,也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节目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时,经过策划不断推出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增加电视新闻节目正确5;导舆论功能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要把深度报道作为新闻节目的策划重点之一。第一,要把深度报道的立足点放在典型性上。深度报道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与短平快大信息量的新闻快讯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整档新闻节目的有声有色。一档20分钟或30分钟以快讯为主的新闻节目,中间推出三五分钟的深度报道,往往会使观众精神~振,被深度报道的典型性、深刻性所吸引。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节目《新闻30分》就以不断推出深度报道为节目的一大特色而吸引了…  相似文献   

13.
金源  赵晴 《新闻前哨》2006,(9):70-70
民生新闻以其民生视野、民生态度和民生情怀日益成为新闻界的新宠,电视领域的民生新闻更是备受观众青睐。武汉电视台去年推出了该市电视新闻史上第一个民生新闻节目——《百姓连线》,如今收视率跃居武汉电视台所有自办节目的第二位,这证明它有助于地方电视台走出困境。但欣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表明电视民生新闻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林燕冰 《新闻记者》2003,(10):48-49
电视新闻的播音主界面,是指在新闻节目开始或新闻之间的电视画面,主要由播音员、电视台徽或该新闻节目的名称、一般性字幕、图片、新闻画面等画面符号组成。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主界面是与观众见面的第一个画面,不但是观众印象最深刻的电视新闻画面之一,还起着连接每条新闻的重要作用。因此,不少电视台尝试在播音主界面上增加信息的传播量,以在播音主界面一出现瞬间就能把观众的视线吸引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周日的晚上7时10分.经常收看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观众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新闻专题节目——60分钟大型电视新闻周刊《1/7》。节目第一期就获得7.0的收视率.开播8个多月来平均收视率达到7.7,最高达到104.成为今年沪上荧屏的又一个亮点。这是目前上海市荧屏惟一的一档大型电视新闻周刊.在全国地方电视媒体中也属领先。  相似文献   

16.
刘越 《今传媒》2016,(11):113-114
停顿技巧是新闻播音员播报新闻时使用的重要外部表达技巧.《新闻联播》节目是全国影响力最大、收视率最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最多受众的新闻节目,在播音员的新闻播报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以《新闻联播》为例研究电视新闻播音中串联类导语播音的停顿问题,整理了《新闻联播》2016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的新闻语料来探讨串联类导语的停顿时域伸缩范围.本文利用语料标注的方法最终对标注的文本语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解释了不同的停顿现象,得出了串联类导语的停顿特点.  相似文献   

17.
蔡昕蕴 《青年记者》2012,(11):49-50
从1978年《新闻联播》创办,到近年来央视针对《新闻联播》栏目做出不断调整和改革,我国的电视新闻栏目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从以前的单一播报到现在的杂志型新闻栏目、调查型新闻栏目等不断涌现,正在向高层次、高品位、全方位、大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特征 1.新闻内容专业化和个性化现在,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专业的新闻频道也多了起来,使电视新闻可以将收视对象进行细分,然后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创办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8.
《新闻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要的电视新闻栏目,是广大受众观看时政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的首选视听“窗口”。作为官方的新闻发布渠道,《新闻联播》始终保持着严肃、官方、权威的媒介形象,但在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日益弱化,传播效果也受到影响。在媒体加速融合的趋势下,《新闻联播》积极优化节目样态,通过转变话语方式推动传播创新,成为主流媒体新闻节目探索转型发展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9.
王洋 《青年记者》2017,(17):69-70
2009年7月,中央电视台在改版后的新闻节目《朝闻天下》中,首次推出特约评论员参与新闻解读.随后,包括军事新闻评论员在内的各种专业评论员纷纷亮相各种电视新闻节目,新颖的节目形式立刻受到观众关注,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如今,电视军事评论员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参与力量,对传递意见、舆论监督与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电视媒体的主要新闻节目形态 目前,国内电视媒体新闻栏目主要有三种形态,一种是“时政新闻”,汇聚国内外或者地方要闻,成为全国人民或者当地民众了解国内外或者当地大事的一个重要窗口。第二种是调查类新闻节目或者称深度报道。这类节目的崛起强化了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导向性,也突出电视新闻的评论陛、调查性、监督性。第三种是刚刚前几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在内容上、表现形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