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田中钓心 《钓鱼》2006,(19):44-44
<移动钓组>(2)使用棒浮标的移动钓组上次我们介绍了使用中通型浮标的移动钓组.这次向大家讲解使用1号级别的棒浮标的移动钓组。棒浮标的灵敏度是相当出色的。鱼只要轻轻地一碰饵,这小小的鱼讯就会很清晰地被传递上来。另外,还由于彩棒是露出海面的,所以能见度也相当高。当使用中通型浮标总是不见鱼讯时,使用棒浮标就特别有效。跟我轻松学海钓——田中海钓知识入门(三十八)@田中钓心  相似文献   

2.
田中 《钓鱼》2005,(13):40-40
所谓的自重,就是指浮标本身的重量。海钓的浮标,用克数来表示。使用3号以上的母线时。应该用11克以上的浮标,如果不是投得太远,也没什么风的时候,可以使用9~10克的。8克以下的是用在投得很近的时候。浮标置的话就能飞得远,而且也不容易被风和表层潮流的影响所左右。一开始可挑选操作方便,自重较大的浮标。钓习惯了,可根据其它配套钓具的要求渐渐的作些相应的变化。这是最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钓竿竿的不同是海钓和淡水钓的最大不同之一,轻矶钓(浮游矶钓)因为需要较高的钓技以及所钓对象的不同,应该选择1—3号,长度在4.5米以上的专用钓竿。近海抛钓(远投)则要侧重于稍硬的钓竿, 应选择25号~40号左右、长度在3.6米以上的钓竿;船钓因为水深,流急以及配件较多,应考虑选用3米以下,50号以上的钓竿。一般来说,竿梢和竿体颜色有区别的一些钓竿要好一  相似文献   

4.
鲖鱼,俗称黄姑子、铜罗,石首鱼科,近海洄游性鱼类。体延长侧扁,长达40厘米,背侧灰黄色,腹侧黄白色。头部钝尖,口稍大斜近下伫。冬季入东海北部群栖,春季近黄、渤海及舟山群岛附近产卵,为近海中下层鱼类。钓具配备及钓组匹配矶钓鱼同鱼原在黄海地区多采用远投底钓,随着海钓运动的发展,其钓法也在不断创新。其钓具及钓组匹配也各有差异,就其钓法不同做以下介绍。1.传统远投钓法30号左右远投竿2~3支,竿长3.6米以上,也可用淡水钓硬调抛竿替代。主线5~6号,配中型旋压式绕线轮。其钓组匹配步骤如下:主线前端系一中号转环,副线4~5号,长约1米系…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6,(15):39-39
浮标,可以在固定浮标的棉线结和水中浮标(或者连接环)之间自由地移动。但不是整个范围都游动的(不是全游动),游动的幅度只有1~2度的设定方法。使用的咬铅、水中浮标是B~5B左右的。不是像移动钓组一样一口气沉下去的,而是浮标和水中浮标慢慢地分开的游动钓组。它的好处是,泳层  相似文献   

6.
邹思全 《钓鱼》2012,(21):30-31
2011年10月9日,我在南沟水库,钓3.5米水深。钓获4条鲢鱼、7条鳙鱼,个头都在2.5千克以上,最大一条鳙鱼重4.6千克。10月19日,在鸡关峪水库西岸的浅水滩处,使用4.5米手竿,所钓水深2米,本来是去钓鲫鱼的,却因是连续三四天22摄氏度的高温,遭遇到鳙鱼群的“攻击”,就换上一根二八调性的硬竿子,2.5号主线、1.5号子线、0.6号新关东钩,钓获2千克以上的鳙鱼27尾,2千克左右的鲢鱼11尾。10月25日在南双泉池塘,使用4.5米手竿、1.5号主线、1号子线、新关东0.4号钩,  相似文献   

7.
田中 《钓鱼》2006,(2):53-53
三大基本钓组第2部分固定钓组(固定二段钓组)使用小型棒浮标和飞行浮标时的设定方法.轻量\高灵敏度的小型棒浮标和飞行浮标并用.能在广阔的范围内寻找标的因为能捕捉细减的鱼讯所以对于活性很低的鱼成者是5、6月至夏秋两要向深海或者超浅层进攻时,可以采用这种高效钓组。跟我轻松学海钓——田中海钓知识入门(二十二)@田中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6,(4):52-52
三大基本钓组第③部分游动钓组浮标在棉线结和水中浮标(或连接环)之间可以自由移动(但不是全游动),1~2度的游动幅度(长度)的设定方法。使用的咬铅和水中浮标是B~5B左右的.并不像移动钓组那样一口气沉下去的,而是浮标和水中浮标慢慢地分开,这就叫做游动钓组。它的好处是在设定鱼层深度时,可通过移动棉线结.自由自在地应对从浅层到中层的鱼层.是中通型浮标的基本钓组。而且麻烦较少,操作简便。是在所有的钓场都能期待钓果的基本钓组。  相似文献   

9.
杜新财 《钓鱼》2009,(12):50-51
钓组的连接、技法实施及安全“钓技对头,渔获满篓”。钓获无出其右,技法实施必须要科学合理。作为一名合格的海钓人,在掌握海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使用各种钓具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一、远投钓法底钓。钓组由一枚100克或125克的重坠,长约1.4米左右的多股尼龙坠绳,三枚钓钩组合而成。坠绳的一端打死结系在钓坠的铁环上,从下至上依次挽三个单面扣,扣与扣间隔约在45厘米以上,余下一段绳头是用于与主线相连接的。钓钩子线的长度则要控制在20厘米以下(参考图1)。  相似文献   

10.
<固定钓组>(2)飞行标和小型棒浮标的设定方法上次介绍了固定钓缉中的中通型浮标的设定方法,这次向大家介绍使用了‘飞行标’和‘小型棒浮标’的二段钓组。想投得稍微远一点的时候,想抓住细小的鱼讯的时候,能充分发挥其威力,请在近处的礁滩一试。【飞行标的种类】信号要根据钓场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6,(21):45-45
<全游动钓组>(1)全游动钓组的装置到上次为止,我们讲解了固定、移动、游动这“三大基本钓组”。从这次开始.我们将向大家讲解最新、最尖端的“全游动钓法”。所谓全游动钓法,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完全不使用固定浮标的棉线结,挡珠等.让钓饵自然而然的沉落下去的钓法。从浅层到深层无处不能探寻,钓饵送到鱼的口边,鱼食饵的时候阻力也很小。实在是可以说成如同梦中的钓法。  相似文献   

12.
田中钓心 《钓鱼》2006,(16):44-44
上次我向大家介绍了使用中通型浮标的游动钓组。这次我向大家介绍使用了带环浮标的游动钓组。与中通型浮标相比,因为下沉的速度快,如果接近水面的小鱼多的时候,或者是有大风的时候都是很有效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田中 《钓鱼》2006,(17):44-44
<游动钓组>(3)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游动钓组上次我向大家介绍了有关游动钓组。这次我向大家讲解游动钓组的长处以及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不知道鱼在哪里。游动钓组的最大特征是,只用一个钓组,仅仅通过移动“固定浮标的棉线结”,就能把钓饵送到自己设定好的水深处,能够钓到自己所瞄  相似文献   

14.
姚兵 《钓鱼》2009,(19):55-55
一、浮游矶钓:不同于沉底钓法,钓组为悬浮未触底。采用浮标包括阿波、阿达力、直立式浮标、乒乓浮标等等,对象为黑毛、白毛、黄鸡、黑鲷、水针、白达仔、黑达仔、臭肚等等浮游性鱼类,夜钓则目标主要为白带鱼。钓法种类多样且多变,钓场为矶岩海岸或防波堤甚至蚵棚。一般矶钓竿在钓场大约从0号竿到2号竿左右,离岛钓场用到3号或4号,卷线器选用1000型到3000型左右,母线一般采用3号到6号浮水线,子线用1号到59碳纤线。另外购置太空豆、转环、水中浮标、夜光珠等等小配件。浮游矶钓可再细分成多种钓法,一般矶岩、防波堤、船矶、筏钓都有相当的差异,是一种钓法最多样的钓游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钓鱼》2006,(24):44-44
〈各种各样的钓组配件〉全游动钓组用的小配件(1)到上次为止,我给大家讲解了关于全游动钓法的原理、钓组、钓点等问题。从这次开始我给大家讲解全游动钓组中不可缺或的小配件及其使用方法。小配件也和浮标一样、有很多种类,不同的小配件就有不同的用途对浮标也鱿有不同的帮助,把钓饵切实送到鱼的嘴里就会变为可能。最基本的小配件是“潮受”(受潮浮标胶垫)和(浮游浮标胶垫)这两种。事先把这两种小配件穿到母线上,可  相似文献   

16.
一、钓组。夏季海竿钓大鲤钓点一般都在深水区,离岸较远,那线组的配备就要大。主线应在4号以上,空心坠要在30克以上,海竿要长2.1米以上,线轮的储线量应在100米以上,钩用10~13号伊势尼,只有这样在中大鱼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线细、钩小等因素跑鱼。  相似文献   

17.
刘行群 《钓鱼》2005,(13):25-25
钓“黄尾鱼”首先必须具备合理的钓组,即钩、线、漂、竿、拉饵盘。”黄尾鱼”是小型鱼类,摄食爱靠近水体边缘群游觅食,钓取它使用悬坠钓组最为合适。36米超硬竿(悬钓长节竿为最佳),线组1~15号做主线,0.4~08号做子线,用1~2号无倒刺钩,选用3~4号细尾漂(巴尔杉木为最好),调6钓4为宜,也可以根据个人用标的习惯和天气的变化选择浮标。温度高时可选择大标,温度低最好使用小标,这样可以放大有鱼咬钩的信号。  相似文献   

18.
浮钓大鲫     
路家屯水库离延长油矿矿区13公里。今年4月28日天气晴朗,有微风,晨9时我独自骑摩托车到此库,选择出水口附近水深约2米处用4.5米手竿、1.5号主线、1号脑线、5号钩穿蚯蚓钓底。  相似文献   

19.
汤昕东 《垂钓》2009,(4):62-63
问: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去收费鱼塘钓鱼,当天最低温度接近0℃,西北风3~4级。钓点水深1米左右。我用1号主线、0.4号子线,打窝用酒米,钓饵是“三合一”,打算主攻150克~500克的鲫鱼,但鱼就是不咬钩,请问该如何钓?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6,(16)
上次我向大家介绍了使用中通型浮标的游动钓组。这次我向大家介绍使用了带环浮标的游动钓组。与中通型浮标相比,因为下沉的速度快,如果接近水面的小鱼多的时候,或者是有大风的时候都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