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深圳特区报业集团邀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恩迪·密尔斯教授一行四人,于10月28日至30日访问深圳特区报社。该学院是美国最著名的新闻学院之一,也是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建立于1908年。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埃德加·斯诺等许多著名新闻记者就毕业于该院。密尔斯院长一行在深圳期间,于10月29日与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的专家。采编人员进行了新闻业务方面的研讨和交流。美国教授们就媒体发展和新闻教育的前景、报纸电子版的运作与存在的问题、公共舆论与大众新闻学等热门话题进行了专题演讲。深圳特区报业集团采编人员与美国教授就一系…  相似文献   

2.
《历史·话旧·怀念》是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校友会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于1984年出版的香港中国新闻学院纪念文集。全书共五个部分:一、前言,二、历史资料,三、回忆与话旧,四、悼念为祖国献身的师生,五、师生通讯录。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玛丽亚·摩斯·卡博特奖,是历史最久的国际性新闻奖。到去年为止,它已经举行了45次授奖仪式,总共将159枚金质奖章和59份奖励证书颁发给了21个国家的新闻工作者,但获奖者只限于美洲国家的新闻界人士。这项新闻奖是由波士顿望族哥德雷·拉威尔·卡博特赞助而设立的,用以纪念其亡妻玛丽亚·摩斯·卡博特。设立此奖的建议则是他的儿子约翰·摩斯·卡博特提出的。约翰当时是美国外交部一位外交官,曾在许多拉美国家担任过使节。获奖人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负责评选。入选卡博特奖的标准,据说是“对美洲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实际上,当时拉美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部门不是由  相似文献   

4.
刘瑾鸿 《新闻界》2006,(2):122-123
笔者在2005年暑假期间,有幸拜访了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新闻学院。里贾纳大学新闻学院在全加拿大名列前茅,在加拿大电视屏幕上活跃的很多著名主持人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新闻学院的院长萝斯·马歇尔女士,还有学院的其他教授。本文记录了在这次短暂访问中笔者的所见、所闻和所思,由此可以窥见里贾纳大学新闻学院能够培养出高素质新闻记者的原因,而其中更让笔者关注的是作为新闻学院在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是如何实习的。多学科的学生背景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首先,里贾纳大学新闻学院能取得成功的原…  相似文献   

5.
今年一、二月号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书评栏中,介绍了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埃弗雷特·E·丹尼斯和研究美国新闻事业的法国学者克劳德·琼·伯特兰合写的一篇文章。他们报道乔了治·赛德斯(George Seldels)的近况,对他目前在美国备受冷遇的境况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且对美国新闻界未能把普利策奖授予这位有影响的人物,表示了不平。乔治·赛德斯是美国的进步的新闻记者和作家,他以揭露美国垄断报业著称。下面对他的生平和主要著作简加介绍。乔治·赛德斯在1890年11月16日生于新泽西州的阿来恩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新闻界举行了最佳报纸的评选活动。由在 美国新闻界享有盛名和权威的新闻学术杂志──《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发起,邀请美国一百多位来自大报和小报的主编,对美国所有的报纸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评比,最终评选出最佳报纸。 参加这次评选活动的独立的评审委员会委员的权威人士有: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汤姆·戈尔茨坦、著名专栏作家日内瓦·奥佛豪瑟、泼耶特研究所所长詹姆斯·诺顿、梅纳德合伙人公司总裁南希·H·梅纳德、新闻优秀项目主任汤姆·罗森斯蒂尔、美国报纸主编协会退休执行人李·斯丁奈特、退休的《迈阿密先驱报》的出…  相似文献   

7.
我代表迪安·米尔斯(Dean,Mills)院长,代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师,真诚祝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建院50周年。我们很高兴,高钢院长上个月访问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时候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签署了姊妹学院协议。这个协议将使我们已经开始的合作更加正规化。和人民大学一样,我们和全世界的大学合作,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学习环境。密苏里新闻学院创立于1908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学院。强调动手实践的教育模式使密苏里赢得了声誉。在学院创立之初,学生就与教授一道为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地区的读者创办了一份日报。近百年来…  相似文献   

8.
有关普利策出资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动机一直众说纷纭.本文以撰写于1902年、发表于1904年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一文为蓝本,分析普利策新闻思想.与传统从新闻教育思想解读该文的思路不同,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角度,以《新闻学院》一文为主线,综合普利策传记中的“只言片语”,解析普利策对新闻业从一个职业发展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新闻研究院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部分,于1903年建立,地处纽约。该研究院院长,前(纽约)《新闻周刊》主编奥斯本·埃利奥特说:“纽约是世界上最大的蒸气锅。喧哗,拥挤,还有权力集中。这是独一无二的,我很难想象对一位快当记者的人来说能有比这  相似文献   

10.
《传媒》2017,(13)
本刊讯(记者 鲁艳敏)6月10日,《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与《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新闻书店·融媒汇书吧举行.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中国社会报社长兼党委书记周蔚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张晓明,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传媒研究院院长郝振省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副所长刘建华主持.  相似文献   

11.
座落在纽约市百老汇大街附近的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是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培养新闻专业人材和开展新闻学研究的中心.提起这个学院的创办,还有一段轶话.二十世纪初,美国报业巨头《世界报》发行人约瑟夫·普利策向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建议,由他捐款在哥大筹建一所新闻学院,但竟遭到拒绝,后者认为新闻学不是一门学科,无须设立学院.1903年,普利策在他的遗嘱中馈赠哥伦比亚大学两百万美元,讲明在他去世后用于创办新闻学院和作为普利策新闻奖的基金.普利策于1911年去世,1912年秋,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便正式成立了.最初,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美国普通高等院校一样,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的,学习时间为一年  相似文献   

12.
十一月十八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罗伯特·特雷尔副教授,以及美国朋友理查德·撒尔先生皆夫人珍妮特·利文·撒尔到我校新闻系访问,由新闻系负责同志余致浚、何梓华和部分教师接待。宾主举行了座谈会,交流了关于新闻教育方面的情况。座谈后,美国客人参观了我校图书馆。图书馆外文组张树侯同志陪同参观并向客人们介绍了馆藏外文图书报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05,(8):68-68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校方正式宣布:高钢教授出任该校新闻学院院长。担任新闻学院院长一职7年的郭庆光教授日前辞去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4.
2011年4月18日,第95届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新闻学院揭晓。普利策奖管理人、哥大新闻学院教授西格·吉斯勒当天在哥大新闻学院举行的奖项揭晓仪式上说,根据普利策新闻奖新的评判标准,即高质量的报道和写作、准确性、公正性、平衡性、足够的消息来源及包括使用数码工具在内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节译自《全能的记者》(The Complete Reporter)1985年第五版。该书是目前美国比较流行的大学新闻专业教材,由田纳西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利安·哈里斯、凯利·莱特、斯坦利·约翰森合著。为了研究和借鉴西方新闻写作及其教学方面的做法,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译者将摘译其中某些章节,分几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友好往来     
3月7日,加拿大西蒙·弗雷赛大学(Simoll Fraser University)传播学系副教授罗伯特·安德逊博士(Dr.Robert Anderson)访问我新闻学院,受到何梓华副院长及部分师生的热情欢迎。安德逊博士向学院部分师生介绍了加拿大研究调查受众的情况,随后宾主双方进行了学术座谈。  相似文献   

17.
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管理[美]詹姆斯·格鲁尼格郭惠民[编者按]本文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詹姆斯·格鲁尼格(JamesE.Grunig)1996年10月作为特邀演讲人在北京参加’96中国国际公关大会回国后,①通过电子邮件与国际关系学院新闻系教授郭惠...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新闻界》2012,(6):128
5月28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ichard R.John应邀来新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Richard教授就新闻史及其发展的问题与方汉奇教授、王润泽教授、雷蔚真副教授、赵云泽副教授进行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9.
《跨媒介写作》《WritingAcrosstheMedia》  作者:邦顿·克里斯蒂(BuntonKristie) 托马斯·B·康纳瑞(ThomasB.Connery) 斯坦思·弗兰克·坎尼汉(StacyFrankKanihan) 马克·纽齐(MarkNewzil) 大卫·尼默(DavidNimmer)1999年出版评者:斯蒂芬学院马克·史密斯新闻学院和大众传播系正为21世纪的媒介事业培养新闻人才,而有效的写作技巧仍是一项重要的工具。传统媒介———广播和印刷媒介,以及新出现的因特网,都急需一批高…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来华讲学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新闻学院戴维·韦弗教授是美国大众传播学新一代的杰出学者。1983年,他担任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同年获美国新闻教育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1977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