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法(SNA)用于两个教学案例,从教学交互的角度对异步交互中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交互群体的交互模型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异步交互促进在线学习,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在线学习中的交互进行设计和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交互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此外,结合使用多种交互工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在线学习中教学交互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异步交互中学习者观望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各种异步交互活动中,大量的远程学习者没有能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交互活动,只是进行观望。这种观望行为影响了实际的教学交互水平,更影响了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效果。本文从远程教学交互模型出发,以陈丽“远程教育中社会性交互因素分析模型”为基础,参照Blair对观望原因的研究成果以及异步交互本身的特点,同时结合在教学中运用异步讨论方式的实践经验,分析影响学习者在异步交互中实现社会性交互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异步交互中学习者观望原因三维模型”。运用此模型,综合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以实际的课程教学为案例,研究了异步交互中学习者的观望原因。希望此项研究能够从教学交互的层面上指导远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提高异步交互工具应用在远程教学中的效率,最终帮助远程学习者提高交互水平,并最终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因其灵活、便捷等特点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学习手段。促进学习者实现较高水平的交互是提高在线学习质量的关键之一。然而现实的在线学习(尤其是异步交互的在线学习)交互效果并不理想。各类在线学习中的观望者和逃避者较少或根本不参加在线学习,教学交互的实现水平也显著低于积极参与者。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一个基于微博的在线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进行分析发现,“微博点名”活动能够显著促进在线学习交互,尤其是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微博点名”活动的规则、微博交流方便快捷的特点,以及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是促进在线学习交互的原因。“微博点名”适合设计类和创作型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微博点名”和基于微博的在线学习活动时,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在线学习环境,发挥核心学习者的作用,引导边缘学习者积极参与,促进学习团体的形成和建设,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反思,提高交互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线交互虚拟学习环境构建模型,该模型以交互为核心,将学生的学习活动转变为与系统中不同角色的交互,通过交互完成对教学标准的确认、学生情绪的调控适应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支持。在这一模型指导下的系统实现将是对当前网上学习环境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教学交互是实现在线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也是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作为同步课堂特殊交互方式之一的视频交互亦对教学交互和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基于30所高校15441名研究生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与分层回归模型,围绕在线课程教学交互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发现,在线课程生生交互、生师交互和内容交互能分别正向预测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生生视频交互正向调节了教学交互与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以及情感投入的关系;而生师视频交互对教学交互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无显著影响。在未来的在线教育过程中,可通过营造社会性交互环境、丰富交互内容、关注"触发性"交互事件、保障视频交互质量等方式促进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交互联通着远程教育中的人,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基于比格斯3P教学模型,使用结构模型方程探讨社会性交互层次对在线深度学习的作用与影响。结果显示:深层社会性交互正向显著影响着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进而影响学习结果;浅层社会性交互表现乏力。研究还发现,学习策略对在线深度学习及其结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异步交互中远程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远程教育领域的许多研究发现,在各种同步或异步的教学交互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观望者,他们并没有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交互活动,只是”旁观”其他学习者的教学交互。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关心是否所有的远程学习者都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交互活动,实现有效的学习。本文以远程学习中的教学交互模型为理论基础,分别利用Bales的交互过程分析法和及Gunawardena的基于建构主义的线索解析模型,对比研究了异步交互活动中的“参与者”和“观望者”在异步交互中教学交互水平。同时,作者结合异步教学交互中学习者的交互形式以及活动特点,分析了造成这两类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快速发展,降低了用户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但由于用户普遍缺乏相应的投资理念及方法,因此灵活地在线教学形式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系统学习。而日益丰富的在线教学交互体验,在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认知成本。针对这种情况,对金融在线教学交互设计进行探究。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解析了金融在线教学特点。分析在线教学交互设计理论与技术现状。概述了认知心理学的涵义,讨论了认知心理学于在线教学中的应用。从内容层、结构层与表现层三方面,基于认知心理学与现有的交互工具,提出了金融在线教学的个性化、平衡化、权威化原则。最后结合对515位贵金属理财潜在用户的在线调研,得出金交所投资者教育项目的重要性,将上述理论运用至实践中,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与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对话式教学交互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旨在通过交流合作促进知识的建构。人们早在上世纪中期就将其思想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开发了基于对话式教学交互的智能授导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深入和在线教育形态的发展.在线的对话式教学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阐述对话式教学交互的内涵与特点.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师一学生、学生一学生、学生一内容之间的交互过程,列举可用于对话式教学交互的在线工具。并以Oppia平台为例,具体设计了对话式在线教学交互的具体活动。  相似文献   

10.
交互是在线学习的灵魂,在线学习交互程度包含交互频度和交互深度两个方面。学习风格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交互程度及其学习结果,已经成为在线学习交互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学习风格会影响在线学习交互程度及学习效果,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假设。研究根据Kolb的学习风格分类模型对被试对象进行分类,并使用QQ群作为交互工具,对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参与交互的频度以学习者在QQ群中的发言数量(条数)来考察,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将学习者的发言内容划分为简单分析类、分享资源类、探讨问题类以及情感交流类等四种类型;以学习者发布探讨问题类发言的数量来衡量其参与交互的深度,并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学习风格直接影响在线学习交互的频度和深度;学习风格对学习绩效并没有造成直接的影响;交互的频度对学习绩效的影响也不显著,交互深度对学习绩效的影响非常明显。基于此结论,参与在线学习的教师应该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差异,改变交互方式和交互策略,从而改进在线学习者的交互绩效。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实现教学信息、管理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网络环境下教学交互的内涵谈起,对我们开放教育网上教学交互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交互活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以迈克尔·穆尔(Michael Moore)关于远程教育交互活动的分类为理论框架,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改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远程英语学习中开展基于网络的学生与学习资源、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在线交互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Online discussion plays a unique role in face-to-face and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action and student cognitive engagement during the online discussion are critical for constructing new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ypes of interaction that occur during online discussions, examines levels of student cognitive engagement in each discussion, and explores their effects on and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By combining methods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the article explores new methodologies for analyzing participation,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that take place online, and suggests areas for research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online.  相似文献   

14.
现在电大系统远程教育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就是交互的缺乏,其原因不在于传送技术的落后,而是远程教育观念、师资力量、地域因素、学员个体差异较大和教学教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分析电大远程教育的特点,看到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以进一步完善电大远程教育中的交互,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是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远程学习的有效性。目前教师和学生在网络课程论坛上的教学交互,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待加强。教学交互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从而影响到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远程教育的核心是远程学习,社会性交互是远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建构,也是教师开展网上教学的重要手段。回顾近十年来国内社会性交互的相关研究,对社会性交互研究在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以及交互策略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目前国内社会性交互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了每个方面研究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multiple-case study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ree asynchronous computer conferences. The conferences were part of the distance learning component in doctoral degree course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offered at an American university. The conferences were analyzed from a number of perspectives, the emphasis in this paper being on the dimensions of interaction and cognition. Although similar interaction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three conferences, each conference also showed distinctive patterns, which were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instructor moderation, structuring of the instructional task and the emergence of student moderation of the discussion in specific threads. Three mode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cognition: Bloom's Taxonomy (Bloom, Engelhart, Furst, Hill, & Krathwohl, Handbook 1, Cognitive Domain, Longman, London, 1956), the SOLO Taxonomy (Biggs & Collis,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The SOLO Taxonom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82) and the Practical Inquiry Model of Cognitive Presence (Garrison, Anderson & Arch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5(1)7, 2001). Correspondences were found among the three models and all three conferenc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order thinking. When higher-order thinking wa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ed cognition occurring during practical inquiry, the advanced phases of cognition were found to be related to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in the conference threads. The findings serve to define the knowledge-building processes occurring in asynchronous computer conferencing. They also lend support to views of learning as dialogical and to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内远程教育在线教学辅导实施过程的回顾,对在线教学辅导的优劣势、教师角色定位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远程教育在线教学辅导模式等设计思路,重点分析了"兴趣激发"、"时间优化"两个控制因子的作用机理。开创性地提出了构建在线教学辅导模式的研究思路,从整体高度提升远程教育在线教学辅导能力与交互效率,为学生支持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Online learning, now a popular method of education at the tertiary level, creates new challenges for students and educators. Faculty members may know little about how to assist students in succeeding in this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students may be ill prepared to tackle the new demands put upon them. This research sought to identify dimensions of successful online learners by examining primary screening documents and mapping them to the literature base, and then invited experienced online educators to review the dimensions and provide strategies they use to ensure student success. Seven dimensions were identified and confirmed as significant, each dimension with slightly different importance, including access to tools; technology experience; learning preferences; study habits and skills; goals or purposes; lifestyle factors; and personal trait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experienced educators provided several online teach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students' posting biographies; frequent interaction; collaboration; required participation; question-asking forums; topical flexibility; and minimizing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