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户""当窗"--《木兰诗》的炼字艺术《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回乡时,写的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装,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我们读这段诗时,主要是读它的排比和对偶。但是,对"当户理红妆"也应该提  相似文献   

2.
《木兰诗》有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该课课后“研讨与练习二”这样命题: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对此,《教师教学用书》在“练习说明”中这样提示:“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本题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句意,并了解古诗中常见的‘互文’现象.翻译这四个句子应注意两个原则:一要理解其‘互文’的含义;二要考虑本课的诗歌特征,不能为了体现‘互文’而使译文变成散文失去诗味.”并给出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相似文献   

3.
<木兰诗>中,除了一处写到备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处写到征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处吟唱者的赞词外,其余的文字都围绕"木兰是女郎"展开,着意渲染了木兰的女性气息.  相似文献   

4.
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叫“雄”;能产生卵细胞的,叫“雌”。民歌《木兰诗》,写木兰代父从军,胜利回归家中,脱下戎装,恢复女妆,然后出门看伙伴,把伙伴们都惊呆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接着写木兰自豪地说:“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的“雄  相似文献   

5.
对于《木兰诗》的思想主题,历来传统的观点认为,通过记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赞颂了木兰勇敢、机智、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笔者以为,与其说它是一首英雄的赞歌,还不如说它是一曲凄凉的战争悲歌。透过明朗欢快的笔调,我分明听到了一种愁苦的悲音,“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在军情十万火急、战云笼罩的情况下,一个弱女子的声音谁愿意去聆听?于是英雄的豪迈气概,掩盖了脉脉的儿女情怀。除了匆匆地替父出征,木兰别无选择!因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战争是残酷的。借助“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见杀声震天、尸横遍野、…  相似文献   

6.
《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人们熟悉的诗句.但是,如果问:将军经历百战都死了吗?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互文”修辞的手法,“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诗里的“将军”和“壮士”、“百战”和“十年”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大大小的战斗,有的牺牲了,幸存者胜利归来.上下句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内涵十分丰富,行文极其精炼.  相似文献   

7.
闲暇无事,习惯爱向同村的学生们借本书看,自然又看一遍现行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诗词七首」中编选的《木兰诗》,猛然对「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两句生出点疑窦。按诗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两句,推出木兰应该是长女,因为古时候对姊有称兄的,长兄不特专指男性,亦包含女性;木兰有弟妹各一人,诗中的「阿姊闻妹来」应改为「阿妹闻姊还」。否则的话,按百战未死的  相似文献   

8.
看了肖老师遇到的教学事件,我想起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多次举到的一个例子:当年于老师教《木兰诗》时,多数学生兴趣盎然,两节课下来。学生既能讲解,又能背诵。可是在课临近结束时。一位学生不以为然地说,这首诗好是好,不过都是吹牛。他的理由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难道这个军队里全是傻子,全是戆大?”他又说:“你想啊,‘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相似文献   

9.
“木兰”新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兰诗》的许多问题,诸如产生的时代,女主人公木兰的姓氏、籍贯以及诗的作者等等,一直是争论颇多。但是,古今《木兰诗》的研究者,对从来都只把木兰当作诗的女主人公的名字看,未闻有异议。木兰,如果是代父从军的那个女郎的名字,应该是姓木名兰。《姓纂》有木姓,云是端木赐(子贡)之后,“避仇改木氏”。至于说她姓朱(《明一统志》),不过由于“朱”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必须重视中学文言文中的“互文”教学,这是因为掌握“互文”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现今仍存在着忽视“互文”教学的现象。看下面两例: <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初中《语文)第三册《木兰诗》) <2> “主人下马客在船。”(高中《语文》第二册《琵琶行》)  相似文献   

11.
《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对其中的“火”“火伴”,一般选本均不注。人教版初中《语文》2002年秋季本第一册第27课注:“【火伴】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火,这里是‘伙’的意思。”人教版七年级《语文》2007年春季本下册的注释。同它差不多.只是删去了后面对“火”的具体注释。对“行”.课本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未注,  相似文献   

12.
一、古诗散文化把古人高度浓缩的诗句加以扩展,使诗意通俗化、具体化。如《木兰诗》中概写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们在教学时,把它通俗地扩展成散文化的语言:“到万里之外参加战斗,像飞一样越过关塞和群山。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战士的铠甲。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士们经过十年的征战,胜利归来了。”又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作者观看到的刈麦场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我们把它通俗…  相似文献   

13.
乐府民歌《木兰诗》,在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克敌荣归,面见可汗时写道:“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相似文献   

14.
“天下”析     
<正> 对贾谊《过秦论》上篇中的“天下”二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在本篇里,作者把‘天下’和‘秦’基本上作为对立的两方来对待,‘天下’和‘山东’‘诸侯’‘六国’‘九国’的含义大致相同。”细读《过秦论》,我以为这个“大致相同”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木兰诗》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教材在文题下确定了本文的两个阅读重点:①木兰纯朴勤劳、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精神;②情节曲折生动,叙事详略适宜。2003年12月,我在江苏省N中学初一(11)班执教这篇课文。按照教材要求和教学参考书的意见,我将这两个阅读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落实。在即将结束本文的教学时,S同学举手要求发言,他说:“我认为木兰根本就不是什么爱国英雄,昨天晚上,我看了《射雕英雄传》,郭靖他们都喊铁木真为‘大汗’。本文中有‘可汗大点兵’、‘可汗问所欲’,也就是说,木兰根本就不是我们中国人,木…  相似文献   

16.
"老师,《木兰诗》有个地方写错了."一个调皮的小男生说."哦?你说说看." 这个学生指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中,明明是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为什么木兰却说送"儿"还故乡? 我很欣喜,是个好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木兰诗》中“策勋十二转”句,中学语文课本及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有明显的不妥之处。 人教社教材注为:策勋十二转:“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 人教社参考书注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说明木兰的功劳之大和皇帝赏赐之多。”“‘十二转”,‘百千强’非确指,夸张赏赐之多,也写木兰功劳之大。”  相似文献   

18.
“明驼”一解《木兰诗》中有句云:“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此句,《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木兰诗——古辞”于“木兰不用尚书郎”下原为“愿驰千里足”,而后据段成式《酉阳杂俎》始校改为“愿借明驼千里足”。这一改动,就带来了诠释上的一个难题,即什么是“明驼”,也即“驼”上为什么加一“明”字?历代考索,纷  相似文献   

19.
新编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选用了我国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木兰诗》。教材对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十年”的注释为:“‘十年’‘十二年’,情形相同。”即认为“十年”也和“十二年”一样,是泛指众多,不是确数。对于教材中“十年”的这种解释,管见以为有待商榷。第一,《木兰诗》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诗,云:“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句中的黑山即今之杀虎山,燕山即燕然山,属杭爱山脉的一支。此一地点正是靠近当时“据有西至焉耆(西域),东接朝鲜,南临大漠广…  相似文献   

20.
“互文”与“并提”都是古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互文者,即上下文互相省略,而其意义又互备或互用。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称为“互见义”、“互义”,并将这种语青现象列为“参互以见义”一类。互文的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义互相交错、补充。而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②耳目聪明。(《后汉书·华佗传》) 例①用了互文修辞手法。而非并提修辞手法,否则文意不畅:将军历经千百次残酷的斗争都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胜利归来的都是”壮士”呢?其实,“将军”和“壮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