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中物理学习的匀变速运动主要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两种,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变量多、公式多,所以在学习中同学们普遍存在"选择恐惧症"。下面根据匀变速运动的特点,追"根"溯"源",提出了匀变速运动可解性判断的解题策略,以期达到降低公式运用的盲目性,引导和规范解题过程,提高学习有效性的目的。一、可解性判断解题策略纵观匀变速运动的每一个公式,无一例外都涉及四个物理量,这是匀变速运动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匀变速运动规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均有体现,例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体育比赛中的加速度、速度及距离、跳水运动时间等都涉及匀变速运动知识,现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16世纪末,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猜想,落体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相似文献   

4.
将物体在力f=kv作用下的运动性质与"匀变速运动"的性质相比较得出"另类匀变速运动"的特点,并将此特点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棒做非匀变速运动,此时既可以用微元法也可以应用动量定理来处理这种非匀变速运动过程中求位移,电量,能量等问题。微元法解题,体现了微分和积分的思想,在时间△t很短或位移△x很小时,非匀变速运动可以看作匀变速运动,这一过程体现了微分思想,求和过程体现了积分思想;应用动量定理可以解决牛顿运动定律不易解答的问题;同时利用电量可以把时间和空间上的长度与面积连起来。  相似文献   

6.
~~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延伸@井含福  相似文献   

7.
对于计算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一些同学感到很棘手 ,总把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混为一谈。那么什么是平均速度 ?求平均速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平均速度是表示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变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其计算公式 :υ =st ,可见 ,平均速度等于变速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求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变速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 ,其平均速度是不同的 ,因此必须指出是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例 1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某物体 ,前 5s通过 1 0m路…  相似文献   

8.
“匀速运动”与“匀变速运动”中的“速”字到底指“速度”还是指“速率”?平抛运动是否属于“匀变速运动”?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抛体运动是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除抛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外,运动轨迹均为曲线,叫抛物线,是典型的匀变速运动,运动可分解为初速度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变速运动两个分运动,水平射程等于落地瞬时速度矢量三角形面积的2/g.抛体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现,物体运动导致时空偏转,时空偏转角的正弦等于运动速度与光速之比.匀速运动的时空偏转角为常数,时空平直;变速运动的时空偏转角为变量,时空弯曲.惯性是时空保持自身平直的属性,惯性力是平直时空为抵抗弯曲变形,对变速运动物体施加的作用力;惯性力与引力性质相同,都源于物体与时空的相互作用.用激光干涉仪对物体变速运动导致时空弯曲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预言与试验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变化类问题一直是历届高考中的热点、难点,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命题的立意。本文就针对高中物理常见非线性变化类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出一般解题思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1.利用图象法处理v-t非线性关系对于非匀变速运动而言,无法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去处  相似文献   

12.
竖直上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运动模型,处理方法有: (1)分段法.将竖直上抛运动划分为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 (2)整体法.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作一个匀变速运动过程,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同取一个正方向,用匀变速运动公式列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等效变换,把惯性力等价于引力,去研究作变速运动容器中液体的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研究的运动主要是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运动的问题,但有时也碰到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做非匀变速运动的情况,其中有一类问题是物体最终能达到稳定速度我们习惯称之为“收尾速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力学部分的教学中,关于物体受到了静摩擦力作用的分析判断,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分析、方向判定、大小计算就更难掌握。为此,我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能较直观地模拟出物体在变速运动中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及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一、外推法。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是匀变速运动时,因为当时实验水平所限,无法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论断,只好求助于间接证明。由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做匀变速运动,外推到自由落体是匀变速运动。“外推法”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但应指出由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都要经过实验的证实才能得到承认。爱因斯坦对伽利略的推理方法有较高评价,他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在初中时就学习过静止的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公式p=ρgh,即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液体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在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进入高中后我们又学习了物体的变速运动,那么当液体做变速运动时,液体内部压强变化满足什么规律呢?  相似文献   

18.
非匀变速运动的v-t图象为曲线,其a—t图象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相似文献   

19.
张遥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2):21-25,32
当物体作匀变速运动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用“合成法”,也可以用“分解法”。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时常出现一些涉及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做非匀变速运动的问题.学生在解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因为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大多数情况只讨论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变力问题下的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只作定性分析,很少进行定量研究.这类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微元法".一、微元法所谓"微元法",又叫"微小变量法",是解物理题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变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非匀变速运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