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事实:1978年,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应运而生,迈出了中国超常教育的第一步。20多年来,“神童教育”历经坎坷,几起几落,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但随着“神童风潮”愈刮愈烈,无数家长的“神童情结”肆意扩张,也造就了“神童悲剧”……  相似文献   

2.
要闻专递     
本刊讯(记者李让恒)7月5日,省教育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招生行为。《通知》对民办中小学(含省级重点中学所办民办学校)跨市州、县市招生,实行“准入准出制度”。《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原则上不举办学科实验班。学校(含民办学校)不得以招收实验班、特长班、科技班、奥赛班为名,招揽生源,举办重点班。对因教育教学改革确需举办实验班、特长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须经市州教育局批准;高中阶段学校须经省教育厅批准。《通知》重申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必须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和坚决不招择校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超常人才,古今中外都有过。然而,超常教育热却是自1978年中国科大举办少年班起,到1985年在中央领导肯定中国科大少年班办学方向之后,全国十三所大学同时举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学相继开始举办智力优越儿童实验班,专门录取那些智力发展优异、有良好学习态度并掌握较多文化知识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特殊教育,以满足他们超出正常教学范围的求知欲望。这既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可为许多已设立少年班的大学提供更丰富的学生资源,有利于早出人材的教育方针。所以,举办智力优越儿童特殊教育实验班是一个有益学校教育、有益社会发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超常教育的实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超常教育的概念已从原来的理科少年班拓宽到了文科、艺术、体育等多种类型,它既表现为大学的“00”班(即通才教育,无系的数码代号)、混合班、基础强化班、连读班(如初中直升高中及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还可以按年龄、专业等因素分类,也可以按不同性质分类。总之,大、中、小、幼的各种实验班悄然兴起,而且波及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究竟什么是超常教育?什么人能接受超常教育?如何教育?我国部分儿童教育方面专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更为科学而深刻的见解,从这些相关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当代神童教育反思历史是一条奔流不尽的长河,看起来是昨天的、消失的,实际上就出现在我们身边。今天,童子科已经消失了,但神童教育的观念依然广泛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这就使得研究童子科的盛衰、评析古代神童教育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一、神童教育的现状在当代教育中,主要有两种教育形式和神童教育有关,一是大学少年班和各种中、小学超常儿童实验班,它们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间接的;二是有关幼儿教育的各种神童教育方案,它们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1.大学少年班中国是考试的故乡。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已经在中国形成了根…  相似文献   

7.
王著 《教育》2014,(7):5-5
近日,近3000名小学生在北京八中参加超常教育实验班(少儿神童班)和智力优秀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实验班(素质班)初试。由于今年北京小升初政策调整,严格限制盲目跨区择校,八中少儿班成了不少学生通过测试进入名校的一条途径。相比往年,今年报名人数略有增长。  相似文献   

8.
北京几所学校开办的“儿童超常教育实验班”,被人们称为“神童班”,每年报名的人数达到1000多名,却只录取30名左右,用4年的时间学完8年的课程,令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趋之若鹜。因为儿子魏天浩是否考“神童班”的分歧,做清洁工的魏振华与父母、岳父母的关系几乎闹僵。目睹了朋友的儿子两次“神童班”落选后的惨状,  相似文献   

9.
大胆改革,积极探索“早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途径─—新乡市一中“89级超常教育实验班”实验报告新乡市一中刘玉敬,李振东一、实验的目标和任务为了“早出人才,出好人才”,1989年我校在省、市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创办了河南省第一家中学理工类超常教育实验班(以...  相似文献   

10.
超常教育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目前一项全新的课题,我校超常教育基本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从培养目标、性质、学制的定位、课程的设置、超常少年的测试选拔、超常少年智力综合素质的跟踪调查等方面着手进行。  一、构建运作框架,为超常教育模式定位  (一)培养目标我校少年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与个体特长的充分发展相结合,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他们既成为大学少年班的优秀新生,又能在将来成为创新型拔尖人才。(二)办学性质少年班办班性质属于我国超常教育中的中学基础教育范畴,教学内容既考虑中学…  相似文献   

11.
<正>开展英才教育,首要的是识别出英才教育的对象即英才儿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童”,否则英才教育无从谈起。许多国家在识别英才儿童时,非常重视家长和任课教师的推荐,将家长和教师列为首要的推荐人。在我国,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自家孩子都是天才,都是神童,其实未必;有的家长甚至还试图通过校外机构的培训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目的是为了进入“神童班”,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对于孩子是有害的。研究表明,英才儿童在不同经济社会背景家庭的分布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方位的研究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探索超常教育之路,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和借鉴,河南省新乡市一中于1989年创办了全省独家优智少儿实验班(简称少儿班).把那些智力超常的小学四、五年级,年龄在10岁左右的学生经过严格测试单独组班,用四、五年的弹性学制学完初高中六年的所有课程,最后直接考取大学少年班或普通高校.实践证明用四年时间学完六年以上的课程,对于智商较高的学生来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八中第八届少儿超常教育实验班,2003年共有31名刚满14岁的孩子毕业,他们中有16人考上了北大和清华。“少年大学生”,一个特殊的群体;“超常教育”,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本届少儿班的家长之一,自己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位母亲,对“神童”与“超常教育”,有独特的体验和思考———2003年7月13日下午,我们陪儿子到北大领录取通知书。14岁的儿子让招生办的老师有点疑惑:“你是来领自己的通知书吗?多大了?哪个中学的?”当儿子说明身份后,旁边一位也是陪孩子来领通知的家长脱口而出:“八中少儿班?四年前我们这孩子就考过,没考上。据说你们班20…  相似文献   

14.
10岁进重点中学,用4年时间读完8年的课程,14岁上大学,20岁戴博士帽——少年大学生这样“出炉”一个曾经上课就想睡觉的孩子,为什么现在舍不得下课了? 自认家有“神童”的家长四处打听:哪有超常班?请看北京、上海的超常教育  相似文献   

15.
对超常儿童智力的研究是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但过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超常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方面。本文通过对科大少年班及我国一些中小学超常实验班的研究材料的分析比较,发现超常儿童不仅智力发展水平比较高,还具有口头和书面言语以及数概念发展比较早、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认知结构中创造性思维和数类化推理的突出发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大学少年班教育十年来的丰硕成果已充分说明,发展超常教育,是加速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超常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军昱 《广西教育》2012,(36):19-19
7月12日,合肥一中“创新人才班”、合肥八中“资优生班”被当地教育部门紧急叫停。之前当地媒体的高调宣传一度让外界对这项改革举措充满了期待。据合肥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称,叫停原因是因为这两个学校的做法不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的有关规定。(7月15日《中国青年报》)当地人管这两个班叫“神童班”。按照计划,这两校招收的学生都将在16周岁以前参加高考,目标直指中科大少年班。现在还好是被叫停了,因为在这个指向性很强烈的目标之下,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这与其说是“神童班”,倒不如说是“学习尖子班”“学习提前班”,或者“学习早熟班”更为确切。什么是“神童”?在现实的社会语境下,我们往往把能考高分的儿童称为“神童”,更多是把“神童”局限于学校文化学习范围内。倘若假设,一个儿童从小没有书念,跟着一个师傅学电焊,结果几年后,他的电焊技术比谁都好,那他是不是“神童”呢?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显然不是,顶多就是个高级技工而已。但那些能把圆周率背到百位千位以上的儿童,在人们眼里却是“神童”了。那种通过超常规的学习训练,能提前考上大学的,更是“神童”了!  相似文献   

18.
链接     
安徽省:从2007年起将停办实验班、特长班据新华网消息,安徽省教育厅日前决定从2007年起停止举办省理科实验班,并要求全省各普通高中不得以办特色班、特长班为名,变相举办各种形式的重点班,各地不得以高中自主招生为名自行命题、提前招生。鞍山市:一些中小学实行“错时”放学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从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大学少年班以来,我国的超常教育有了显著的发展,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在我们总结十年来的超常教育的经验教训和探讨如何使我国  相似文献   

20.
宁铂出家,全国第一个少年班的毕业生多数已不再从事科研工作……有关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的报道或许已经算不上新闻。这个自诞生始就被置于放大镜下打量的班级,今年从他们分别26年后首次举办的班级聚会上,并未提供更多新信息。关注他们。只是由于又听到了一些关于“神童”、“天才教育”失败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