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标将公共参与和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一道,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高中思政课教学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是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高中思政课新课标理念、高中生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应该掌握公共参与知识、内化公共参与意识、形成公共参与能力,不仅要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发力,还要走进社会大课堂。  相似文献   

2.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中的一个概念。高中思政课新课标明确指出:公共参与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围绕公共参与的知识、意识和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知识欠缺、公共参与意识不足、公共参与能力有限。这其中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教师和学校的原因。改革教学模式是提升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明确指出,"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从这个含义可以看出,公共参与的主体应当是"我国公民",客体应当是"公共事务",参与方式应当是"有序参与"。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是培育学生四大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个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结的整体。其中,公共参与既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实践结果。因此,培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在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作为实践教学重要领域之一的大学生社会公共参与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解决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从公共参与角度,以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和行为的内在联系出发,揭示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公共参与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创新实践教学机制、提高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和行为能力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正>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一个成熟的社会,必定是公共参与度高的社会,公民有担当有责任心,对社会具有充分热情和责任感。《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指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遵循规则,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参与民主选  相似文献   

6.
范呈碧 《小学生》2010,(5):22-22
小学品德新课标明确了其课程性质是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所谓实践性就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7.
高中政治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新课标所涉及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我们要充分利用“四史”学习教育之契机,培育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立德树人价值取向,努力使学生对政治认同产生心理共鸣,奠定正确“三观”,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公共参与中锤炼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价值感,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做民族复兴的担当者和力行者。  相似文献   

9.
<正>公共参与素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独特价值在于展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是重要的课程追求和实践归属。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公共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公共参与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进价值认同、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意识和能力,体验人民当家做主的幸福感,提高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一、社会调查增强公共参与社会调查即引导学生站在观察者角度,围绕某一  相似文献   

10.
参与式公民学习以公民参与实践为基础,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当中,从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民品德和公民实践能力。参与式公民学习克服了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分裂状态,可以更好地实现前后者的有机融合。基于此,参与式公民学习可以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公民教育通过搭建公共参与的实践平台能够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公民品质。参与式的公民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公共生活以及学校领域外的社会公共生活当中,建构积极的公民参与,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是各种非政府组织和个体基于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公共文化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有效应对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失灵"的手段,也是社会力量快速增长的必然趋势。基于近年来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的实践经验分析,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需要加强投入机制、运营机制以及约束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学生的社会公共人身份和现代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学生必须更多地参与到各种公共事务中;同时,公共参与有助于学生个人的身份认同并形成归属感,从而促进其公共理性和德性的发展.公共参与是新时代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现代性的重要实践.当前,由于受个人主义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缺乏公共参与精神,或消极参与,或功利参与.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精神,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建构学校公共生活环境,促成学生公共参与启蒙;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公共责任感;教给学生公共知识和技能,奠定其公共参与信心;深化学生公共参与体验,升华其公共参与认知.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来,面对各种突发的社会公共事件,国人常常表现出冲动和不冷静,进而出现盲目跟从、情绪极端等非制度化和非理性化的公共参与行为。从教育学角度说,这些行为的产生与我们现行教育制度较少关注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有关。在现代社会,高中时期是培育一个人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阶段。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意识,传授学生公共参与的知识,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并引  相似文献   

14.
公共参与主要是指公民切实保障自身权利,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公益精神,促进公共福祉最大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需要历经"知识学习、课堂模拟、实践尝试"培育三部曲,即了解并学习公共事务,解决认知问题,激起参与热情;参与课堂模拟,解决本领问题,提升参与能力;经历实践尝试,解决行动问题,培育公共参与素养,在公共生活实践中树立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5.
尹霄 《学苑教育》2023,(14):59-61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新课标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均要求开展实践式、体验式教学。基于此背景,盲校开展思政学科实践过程中,注意把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性质,逐渐探索出“议行走研”开展思政学科实践的四种实施路径,即以“议题式”强化价值引领,培育政治认同;以“行动式”开展序列活动,塑造健全人格;以“走访式”加深社会理解,提升公共参与;以“研学式”驱动深度学习,厚植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指出:"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据此,我们认为良好的公共参与素养应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具备"想参与"和"敢参与"的态度;二是具备"能参与"和"会参与"的能力。本文试从能力维度,以"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为例,谈谈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提升的三进阶,希望能为一线政治教师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共参与是公民身份实现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对公民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培养公共参与素养,是我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传统教育观念把公共参与素养更多地理解为认知和行为能力,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给我们一个特别重要的启示是,当代教育要关注从情感上认识和把握公共参与素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社会集体的认同和关怀热情,通过关怀教育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以及通过关怀实践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的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在公民教育实践中可以创造不同的公共参与形式,诸如社团自治、学生竞选、社区服务和志愿者公益服务等,从而促进班级公共生活的构建,让学生在公共参与中学习做一个有公共关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积极公民。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泛在技术为学生培育公共参与的素养提供了条件。泛在知识环境下的课堂实践活动,巧用无限学习平台和线上线下结合,引导学生寻觅社会真相,激励学生责任担当,在体验中培育学生公共参与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自觉公共参与素养的理性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