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传统能源供电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分布式能源供电技术作为传统集中式供电方式的重要补充,可充分发挥地域可再生资源优势,并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及电网经济运行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对分布式能源供电技术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整理归纳,针对分布式供电系统并网运行对现代电力系统可能产生的各方面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提出了该技术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建筑能源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基于Niagara物联网技术开发了多源分布式建筑能源物联网实验平台。该平台将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微燃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统一管理。感知层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现场设备控制板等;网络层包括JACE 8000网络控制器、智能IO模块、智能网关,通信协议包括ZigBee协议、Modbus协议、TCP/IP等;应用层为基于Niagara 4.0开发的多源分布式建筑能源物联网管理平台。该实验平台将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建筑能源系统有机结合,为创新型、复合型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综合实践平台,也为建筑能源物联网科学研究提供了高水平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3.
针对铁路供电负荷分散、地形环境复杂的特点,介绍了基于GPRS的分布式供电负荷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供电负荷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优化了铁路配电网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微型能源发电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以及储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并网发电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首先介绍了主要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进而给出了微网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结构,阐述了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分布式混合能源系统和在坚强智能电网框架下的智能微网,并探讨了在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外电力工业最新动态表明,以大电厂、大电网为代表的第一代能源工业,由于效率不高,在生态和环境巨大压力下,正面临以小型、清洁热电联产为代表的第二代能源系统的严重挑战.中国能源结构正在进行调整,新构成的多元化能源结构,为热电联产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条件.热电联产以高效、环保有望成为21世纪能源工业发展方向之一.为此,就对热电联产再认识,如何健康发展,打破垄断,以“效益定规模”而不是盲目追求“经济规模”,探讨热电联产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以及影响热电联产经济效益有关问题等.进入21世纪,随着新技术、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总结以大电厂、大电网为代表的第一代能源给生态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对它的效率越来越不满意.为了更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资源,并对生态和环境尽可能减少破坏和污染,人们提出开发第二代能源系统.第二代能源是高效率、环保的采用新技术的能源系统,它的发电系统部分就是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产或热电冷多联产.这是完全区别20世纪大电厂、大电网发展能源产业的全新理念.按照这一理念,能源产业结构将产生重大调整.在调整中,以高效、环保为特征的热电联产将成为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中国热电联产产业同样面临着结构调整.中国热电联产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机遇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6.
针对语文教学存在的四大弊端,提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素质的三大设想:一、建立以能级递进、训练系统、自学指导为基本特征的新模式;二、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开展语文选修课和活动课.  相似文献   

7.
某省1992年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测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下列说法中,哪一些是正确的? A.放射性元素存放射α、β、γ射线时,不可能独立地只放出其中一种射线; 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光谱规律; 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必须吸收能量; D.可见光和γ射线都是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放出的光子所形成的电磁波. 显然,所给的四个答棠中,B、C、D均不正确,就只  相似文献   

8.
电网全部或部分因故障停电后,采用黑启动方案,通过系统具有启动能力的机组,可迅速恢复供电。本文介绍了上犹江水电厂的黑启动实践,并根据该厂运行情况就下列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机组调频调压带厂用电;二是机组递升加压开机恢复厂用电;三是通过柴油机带厂用电;四是零启动电源送电恢复厂用电;五是等待电网恢复电压后由系统倒送电或启动机组恢复厂用电。  相似文献   

9.
利用公式,论证了系统达负温度状态时的条件:一是系统能级有限,二是熵流des为负,且|des|>dis。负温度是能级有限系统,当所获负熵流des达到一定阈值时所对应的温度。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降低工商业用能成本、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系统概述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定义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面临的技术难题、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系统协调问题及人才缺失问题等,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政策环境、协调优化电网结构、加强人才引进、增强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太阳能光伏系统向一个边远山区畜禽养殖场供电,设计了一种可门动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这…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能源问题已成为中考化学的命题的热点之一,现总结如下.一、考查能源分类的化学试题例1能源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氢能(B)酒精(C)煤(D)太阳能分析:"绿色能源"是指不污染环境或可再生的能源.氢能有资源丰富、发热量高、污染少的特点;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常作为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煤因为含有较多杂质,燃烧时会产生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国家、安徽省有关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对公共机构如何利用太阳能这种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如何对现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如何利用合同能源模式,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是()。A、CO2、O2、SO2;B、SO2、NO2、可吸入颗粒物;C、CO2、CO、O2;D、NO2、N2、可吸入颗粒物。2.在目前所使用的能源中,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能源是下列中的()。A、氢气;B、石油;C、煤;D、木柴。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酸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C、干冰转化为CO2气体;D、固体氢氧化钠久置后表面有粉状固体。4.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氯…  相似文献   

15.
1.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 eV~3.10 eV范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如图1)可判断n为( ). A.1 B.2 C.3 D.4 2.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深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16.
<正>国网湘潭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和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的骨干型电力能源供给企业,始终坚持人力资源为公司的第一大资源。全力开展“人才强企”战略,以公司的业务发展、业绩与绩效改善、员工态度转变三大培训需求为出发点广泛开展各类职工教育培训,力求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技术优良、管理先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然而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深入、电力企业新型业务的发展以及公司供电规模日趋扩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气象和环境质量监测系统有造价高,监测点分布密度低等缺点.本文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以STM32、传感器模块、GPRS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供电模块,设计制作了一种模块化的多功能无人值守的气象和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平台.该平台具有体积小、数据自动监测、无线传输和建库记录等优点,可在系统中加入多个监测终端,形成多点分布式监测基站群.  相似文献   

18.
通常情况下,粒子的能级没有上限,系统处在稳定的低能级上,绝对温度总是正的,而在一些能级有上限的系统中,有可能出现粒子数反转,系统处于负绝对温度状态.本文从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较全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投资要点: 1、能源技术变革催生巨大储能需求. 2、锂电储能商业化潜力大. 能源技术变革催生巨大储能需求.储能应用贯穿整个电力系统,预计“十三五”期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规模将达千亿级.近期需求主要来自:1、用户侧储能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迎来高速增长期,配套储能设施需求大;2、社会用电结构变化加剧供电侧调峰压力,储能调峰市场大;3、风光发电并网消纳难倒逼储能技术推广加速;4、储能调频效率高,电力体制改革推动辅助服务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简称VPP)是一种将不同空间的可调负荷、储能、微电网、充电桩、分布式电源等可控资源聚合起来的智慧能源系统,即将各类分散可调电源和负荷汇聚起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形成一个虚拟的“电厂”来做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虚拟电厂不仅可以对收集的电力数据进行分析,做到需求侧的精准响应及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