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后,国外媒体纷纷聚焦世博。通过网络媒介,发展中国家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解读世博,笔者就印度、南非、韩国的主流网络媒体如何报道世博会开幕式进行内容分析。从总体来看,中国本身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网络媒体整体报道上海世博是友好的,而这些国家主流网络媒体报道世博内容较少,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大军中,有一支不起眼的小学生队伍,他们就是《少年日报》世博小记者。自世博会开幕以来,上海《少年日报》开设了世博小观察员的接力报告栏目,几乎每天都有一位小记者进世博园采访,并发回报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海举行世博会期间的环境与交通问题为着眼点,以《纽约时报》的报道为例,研究所有涉及上海世博的文章,对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从小处窥见西方主流媒体眼中"Bettercity,betterlife"之下的中国镜像。  相似文献   

4.
吴娴 《新闻前哨》2010,(9):106-106
上海世博开幕期间,我和同事花贝作为特派记者,被选派报道世博盛会。面对这一光荣任务,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世博会这样的重大事件,在楚天音乐广播的节目中鲜活起来。带着这样的思考,更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我踏上了世博会的采访之旅。  相似文献   

5.
议程设置功能在世博报道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军旗 《今传媒》2010,(12):92-93
上海世博成功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眼球。世博会堪称人类最大的集中性跨文化交流平台。本文结合世博会的主题,分析世博会报道所体现出来的大众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功能,从中得出这届世博会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及对大众生活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万众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媒体竞争激流暗涌。各大媒体各出奇招、各显其能,对世博会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报道。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发挥广播节目听觉优势,在本次世博报道中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它的极具现场感的全方位多维度报道、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性世博信息和趣味十足的世博故事,为广播听众带来了一场全新的世博听觉体验。  相似文献   

7.
展示全人类文明进步大舞台的世博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媒体承担着信息传递、形象推广等一系列重大传播重任。本文以广播传播为对象,分析论述广播怎样依据自身牦点和优势对世博进行宣传报道,在树立报道话语观念、掌握报道宣传技巧以及建设自身系统方面如何进一步做好战略规划,以求更好的完成世博媒体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8.
严瑶  王珊 《今传媒》2012,(6):41-42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以上海《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青年报》这三家报纸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的志愿者报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分析,考察媒介呈现的世博志愿者形象,并进一步审视媒体所塑造和构建的当代青年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虽然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媒体而言是主场,但国内媒体在世博会报道上呈现的时空格局也截然不同.中央媒体、上海媒体、其他省市地方媒体的报道方案和报道重点都不一样,世博会对上海媒体而言是持续的本地新闻,对中央媒体而言是持续的国内要闻,对各地方媒体而言,则从开幕时短暂的国内要闻变成了持续的外地新闻,再到各省市周举办期间来上一点集中而短暂的"本土新闻".  相似文献   

10.
杨慧 《东南传播》2011,(1):38-41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大型事件,开幕式作为媒体大战的开始,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接下来的涉博报道奠定基调,也为那些不了解世博的受众提供了一个大致了解世博的渠道。然而,英美主流媒体怎样呈现世博会的开幕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于世博会的认知。本文通过对英美主流媒体报道的样本分析,总结出了英美主流媒体涉博报道的四大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全世界的共同瞩目和国人的千呼万唤中拉开了帷幕。世博会是我国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世博盛景下的中国和中国举办的世博会都必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世博,对于中国媒体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网络媒体在这次“世博”传播之战中。先发制人。集中发力。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2.
日本网络媒体在世博开幕期间表现出对上海世博会的关切,这种关切主要表现在透过世博考察中国对外形象的塑造。认为这个时期,中国利用世博开幕机会,展示中国的形象,并对此进行报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世博会上,全世界媒体短兵相接、各出奇招,新闻大战蔓延半年。在这场战役中,湖南交通频率虽不及中央级媒体重兵投入、全面撒网,也没有东道主媒体的天时地利、全城联动,但却从世博会开幕日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新闻热浪,并从长沙影响湖南,到世博湖南周"爱心专列进世博"时,更引起全国关注。"爱心专列进世博"系列报道如何缘起,如何构思,如何执行?本文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4.
百年期盼,八年筹办,上海世博会于4月30日晚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园区盛大开幕。手机移动报道是世博会159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传播手段的革新,开创了“移动世博”报道的先例。  相似文献   

15.
李启松 《今传媒》2010,(8):138-139
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起的全国省市党报(包括《河南日报》)世博稿件合作平台日前在上海正式启动。世博会期间,合作媒体将通过该平台开展稿件交换、联合报道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该平台的稿件将通过各地党报(集团)所辖网站、手机报等新媒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面对这一全球性的重大事件,各大媒体非常重视此次世博会的报道,将其作为主要的报道议题全力投入.据世博官网消息:已经有超过1.3万中外记者采访上海世博会.  相似文献   

17.
具有150多年历史的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盛大聚会和集中展示。作为北京奥运会之后在中国举行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上海一中国再度成为世界目光的聚焦点。全国广播媒体,以全媒体、全业态方式运作,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世博、走近世博、体验世博、享受世博,不仅让世博理念、世睁褂中得到有效传播,也彰显了当代广播媒体的独特价值和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全世界的共同瞩目和国人的千呼万唤中拉开了帷幕。世博会是我国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世博盛景下的中国和中国举办的世博会都必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世博,对于中国媒体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网络媒体在这次"世博"传播之战中,先发制人,集中发力,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9.
以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作为时间节点,对国外7份主流英文报纸在2009-2010两年间有关上海的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探讨了世博会这一全球性媒体事件给国外媒体眼中的上海城市形象带来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世博会正式召开后,国外媒体加大了对上海的报道力度,而且对上海城市形象的评价总体有所提升,说明全球性媒体事件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全球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记者》2010,(4):I0002-I0002
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驻沪部队官兵叫响了“为世博添彩,为军旗增辉”的口号。从各方面全力支援世博会,倾力为世博会的顺利筹办与成功举办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