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先生的湘西小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小说主要以湘西的人或事作为描写对象,一类是反映湘西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族人民生活习俗的,这类作品极富民间传说色彩。另一类是反映湘西山民生活的。在他笔下,湘西风光秀丽,湘西人纯朴、善良,虽生性好斗却懂得识大体、顾礼义,他给人们构建了一个充满爱的湘西世界。  相似文献   

2.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刺绣文化,以其绚丽多彩、工艺精美而获得世人赞誉。贵州是苗族居住最多的地方,也是苗族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文章从挖掘贵州苗族刺绣文化内涵的角度,致力于苗族刺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玲玲  黄贵明 《科教文汇》2008,(29):227-227
本文以湘西凤凰古城的银匠铺群为产业基础,在保留苗族银饰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汲取现代的首饰设计方法,开发符合现代美学思想的系列银饰产品,初步构建凤凰银饰创意产业园。  相似文献   

4.
<正>是他把湘西大山上的野生猕猴桃,变成了著名的水果佳品;是他让猕猴桃成为了湘西数十万农民的"摇钱树",他就是70岁的湘西自治州老科协理事、吉首大学苗族教授石泽亮。石泽亮以吉首大学生物系为依托,和比他年长的教师刘泓、裴昌俊一起组建了课题组,开始了大湘西野生猕猴桃选育工作。吉大为课题组拨了2500元钱。石泽亮便将这些钱作为"报优费",到多个圩场集市张贴"告示",谁能送来比鸡蛋大的猕猴桃,就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六枝特区云遮雾罩的大山里,居住着一支以长长的牛角为头饰的苗族。行万里路,你只能在这儿见到这样独特的人群,人口只有5000左右。因为他们历来生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是我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湘西、鄂西和川东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给祖国人民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土家族文化的瑰宝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土家族的婚俗。早先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婚姻都是自由结合。他们耕作出入,男女成行,不拘亲疏;道路相遇,以歌声为媒,即可成婚。后来,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专制  相似文献   

7.
苗族花鼓舞集音乐、舞蹈、体育于一身,是苗族社会活动的艺术体现,蕴藏着苗族人民的生产景象、生活场观、武术健身、艺术审美等丰富内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松桃及周边的苗族村寨旅游景点中,一般都开设了苗族花鼓舞表演项目,但是花鼓表演局限于观赏,参与性缺乏,达不到应有的体验效果。为此,应该在花鼓舞表演时设计一些参与性环节,让游客具有观众与演员的双重身份,获得最佳的体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西南岩溶山丘区主要包括广西、贵州、云南、湘西、鄂西等地区,在这些地区居住着上亿人民,由于可耕地面积较小,地表水缺乏,自然环境脆弱,经人类长期的不合理利用,目前这些山丘区生态环境已变得相当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锐减,大多数地区至今还很贫穷落后。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一地区的开发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贾冬霞 《大众科技》2021,23(7):148-151
广西隆林苗族是一个支系众多的民族,其独特的地域、社会、历史等形态形成其独树一帜的隆林苗族服饰艺术.其保留原始风貌的服饰文化,蕴含着苗族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逐渐演变成隆林苗族的民族文化符号,彰显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文章基于文化视域的角度,研究隆林苗族服饰艺术发展历程,结合对当地地域特征及苗族服饰文化的知识,浅析隆林苗族服饰艺术在文化视域下的图案、工艺、语言、色彩特征,分析其蕴含的民俗、地域、历史、教育价值和影响.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发掘隆林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的中国旅游业面临着“狼”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民族地区的湘西,亦是如此。人才是湘西民族地区发展和振兴的关键,怎样培养和引进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稳定型人才,是湘西及整个西部地区旅游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湘西为例,通过分析湘西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湘西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湘西,集湘西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于一身,是旅游业最具潜力的“大市场”。本文从湘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出发,分析了湘西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并提出湘西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21)
湘西手工蜡染技艺面临保护和传承的困境,湘西地区职业院校在落实特色课程建设时可以将手工蜡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从而推动湘西手工蜡染技艺的推广和传承,与此同时,湘西手工蜡染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也被提上日程。本课题是对湘西手工蜡染校本教材研发的研究,确定了校本教材的基本大纲及内容,为湘西手工蜡染特色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季燕君 《科教文汇》2008,(29):65-65
苗族婴幼儿家庭养育在整个苗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苗族婴幼儿的传统养育方式、儿戏和玩具以及文化传承机制对其成长的影响,提出了对苗族婴幼儿家庭养育传统进行探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字中,水族的文字水书是最神秘的一种。水族人口34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周围的荔波、榕江、都匀等县市也有少部分水族人居住。在这些地区,还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这些民族的人口都比水族多,但是都没有古老的文字,为什么单单水族会产生出文字来呢?这是水书诸多谜题中最大的一个谜,一直还没有人能解开。水书是借用汉字、仿造汉字的结构创制的,同时还有一部分象形字。其中一些是把汉字上下或左右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78-78
苗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长时间的与世隔绝虽然限制了整个民族的发展,但是却很好的保存了苗族的文化,苗族的服饰更是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16.
在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潮流中,对于传统民族村落的发展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共存?特别是黔东南州聚居的苗族同胞,其独有的苗族民居的建筑特色正伴随着时代的进程逐步的被淡化,原本浓郁的民族元素及地域特色逐渐被现代文明所同化,传统的建造工艺技术也面临着革新和挑战。以黔东南州苗族民居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现阶段黔东南州苗族民居的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黔东南州苗族民居的传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茹果 《世界发明》2010,(3):70-71
苗绣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绣针法独特、复杂,讲究对称美、充实美、艳丽美,绣品图文精美无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苗绣通过针线将历史、神话、传统、信仰、个性、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素有“无字天书”之称。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11月上旬,水富县科技局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到三角苗族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110多名苗族同胞"技能充电",切实解决苗族同胞学科技难的问题。两碗乡三角村是水富县唯一的边远贫困苗族村,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区,加快湘西地区开发,推动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本文深刻分析了湘西地区科技发展的基础、优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快湘西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21,(1):130-131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体育进行传承和弘扬,能实现传统体育的价值,促进传统体育运动事业在现代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广西苗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研究对象,对苗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和发展价值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形成对广西苗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全新认识,有效促进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现代社会的良好传承和传播,为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