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子今年27岁,在广州一家广告公司做案策划。几个月前她辞掉了工作,只身一人背包到西藏玩了一圈。工作5年,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辞职出去玩了。云南、四川、甘肃,这一次是西藏。新疆和尼泊尔等很多地方则是她未来的计划。  相似文献   

2.
文良安 《新闻天地》2005,(5):39-41,59
赵小琼,这个名字正在湘西自治州广大干部群众中传诵着。她的事迹,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生动的教材;报告会上,她的事迹让许多人潸然泪下,泣不成声;远在北京的中残联领导,接到她去世的消息悲恸不已,忘不了“半个身子”的她一次次赴京汇报的动人情景。而吉首乡五里牌村党支部书记还在念叨:“你带领我们种的沙田柚已结果了,你还没尝一口……”  相似文献   

3.
陈兰,原是上海耐火材料厂的一位女工。她下岗后第一次创业血本无归,紧接着又第二次创业,终于在上海滩打出了自己的“灰姑娘首饰工作室”品牌,现在她销售的祖母绿宝石已在上海占据了绝对优势。她的父亲,是老电影《51号兵站》里的红色资本家的原型,上海工商界名人陈恩。  相似文献   

4.
刘健 《新闻世界》2005,(3):67-68
邰丽华两岁时,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力。没过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关闭了。那以后,她陷入了无声世界,自己却茫然不知。直到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轮流蒙着眼睛,玩辨别声音的游戏,她才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她伤心地哭了。  相似文献   

5.
刘璐 《新闻天地》2007,(11):15-18
在北京市的大案要案现场,几乎都能见到徐滔和她的团队的身影。她曾经化装成旅客,偷拍火车站前的票贩子;曹经假扮疑难症患者,给传单诊所曝光;曾经头戴铜盔、身穿防弹衣,一次次随警作战;也曾一次次深入险境,单兵突破,拿下一个又一个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6.
在武汉新闻界颇负盛名的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春歌,去年7月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启程,独闯郑和路,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新闻人物。 其实,这只是她在世纪之交“隆重推出”的又一次“特色采访”。 范春歌的记者生涯并不太长,总共也就是16年。然而她一次又一次的“特色采访”,成就了她的“特色记者”的业绩和美名。她以一般记者没有的勇气,多次涉险走天涯。她曾赴南极、西氛、中国西部采访,其新闻作品广受读者好评。 同行们大概都会称羡范春歌的业绩和美名,可是真正值得称羡的该是她那把全副心血和整个生命奉献给祖国…  相似文献   

7.
程亚男 《图书馆论坛》2006,26(6):290-290
电话里传来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徐冬节病逝的噩耗,我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我不能接受,也不能相信这一残酷的事实!因为就在不久前,我还在一次会议上见到过她:一身朴素的农着,一脸慈善的微笑,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会后,她搭乘一位同事的便车回家。我说:馆长出来开会,也不要部车。她笑着说:哦,有便车就行,这样很好。挥挥手,就像以前一样,匆匆地相聚,又匆匆地道别。谁也没想到那竟是一次生与死的诀别!如果知道她会这么突然地离开我们,那天就不会轻易地让她就那样走了,我就一定会让所有与会的同仁,手挽着手,拉住她,留住她,不让她走!  相似文献   

8.
2002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性工作者阿金用一个晚上讲述了她的前半生。她的前半生发生在香港的欢场,在一次次冰冷的性交易中却道出了那个弹丸之地的人间温暖。故事不乏世俗色情,却真实、积极,励志。  相似文献   

9.
军报为媒     
我爱军报。未婚妻也爱军报。是军报为我俩架起了一座鹊桥,缔结了一次本已无望的姻缘!说起来还真是一段情缘。那次部队施工回来,我一身泥土,却和她邂逅在一家照相馆,通过她一位同事的介绍,我们相识了。后来,那位同事告诉我,对方择偶的条件很高,你可要悠着点,果然不幸言中,才约会一次,相互间还不曾有一点了解时,她就发出了最后“通谋”。说心里话.由于对她极佳的第一印象和介绍人的一再赞扬,我非常欣赏她,认为她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可人家已不愿交往。正在我感到无望的时候,倾放军报》(1995年间月5日》在6版头条以大字…  相似文献   

10.
妻子为我报函授当捧读去年8月22日刊有自己稿子的《解放军报》时,我激动的泪水顿时盈满眼眶,高兴之余我急忙操起电话,告诉远在河南老家的妻子。因为是她为我报了去年的军报新闻函授,使我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才得以在军报上露脸。3年前经人介绍和她相识,那时她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而我远在北方军营,相隔数千里,俩人只能靠书信寄托相思之情。据妻回忆,她曾有一个月接连收到我写给她的8封信,并且信中言语一次比一次升温,使得与她同室的姐妹羡慕得很。当她听说我在部队当报道员时常有稿件见诸报端时,便流露出爱慕之意,执…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决定     
结婚后她一直给他做洋葱吃:洋葱肉丝、洋葱焖鱼、香菇洋葱丝汤、洋葱蛋盒子……因为她第一次去他家,他母亲拉了她的手,和善地告诉她一虽然他从不挑食,但从小最爱吃的是洋葱。  相似文献   

12.
钥匙     
赵锐 《出版参考》2004,(5):32-32
对于一位已经失去记忆的老人,年龄难道还有什么意义?夏天的一个傍晚,她唤住了我。她笑眯眯地向我招手,让人无法拒绝。蹲在她膝边,握住她的双手,我第一次与她说话。我说:“你好!”她似乎没有听见,只专注地盯着我的颈项,说:“钥匙。”  相似文献   

13.
在湖畔公园的咖啡馆喝咖啡时认识了萨顿女土。她60多岁,操着浓重的德国口音,身材瘦小,穿着厚厚的格呢短裙和套头衫,显得很精干。以后,每次见到她,总要和她聊上几句。一次,她请我去她家喝咖啡,我没有推辞。  相似文献   

14.
善心如水     
汪晓燕 《湖北档案》2003,(12):31-31
我有一女友,眼睛高度近视。有一次,她不小心摔碎了玻璃茶杯,收拾残局的时候,她并不直接把玻璃碎渣丢进垃圾桶内,而是用塑料袋单独装好,有意摆在垃圾箱旁边显眼的地方。问其原因,女友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档案大会的观察员到东道国──写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召开之前韩玉梅北京,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她融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她的金秋时节不仅迎来了四面八方的观光客,更迎来了一次次的国内国际盛会。去年举办的世妇会赢得了世界的称赞,今...  相似文献   

16.
她曾是凤凰卫视当红节目主持人,可是被更大多数人认识,却是因为一次降临在她身上的生死劫难。  相似文献   

17.
赵婕  辛渺 《出版参考》2005,(4):39-39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我也是这样,和自己喜欢的人见面的次数有限,所以,我每次见他所穿的衣服一定记得穿给路子看看。这是我们之间特殊的分享方式,除了述说那些细节,还要彼此帮忙留存一些印象。路子对我说:“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8.
金日 《新闻天地》2004,(6):28-30
一位9岁的小女孩,曾先后两次遭到班主任惨无人道的强奸。身心备受摧残的她在痛苦之中走向了畸形的复仇之路。5年来,她一直想方设法寻找“黑社会”替她报仇,直到去年她偷出家里5000元钱准备雇“杀手”报仇而被父母发现,那个强奸她的班主任才落入法网。一时间,知情者一片愤怒之声,尤其让大家震惊的是,一位年方l4岁的少女,竟然会想到雇“杀手”报仇雪耻!  相似文献   

19.
我从学生时代起就经常到省图书馆看书,算起来已经六十多年了,其中经历三次馆址迁移,而且迁入现址后还有一次拆旧建新,共四次变动。最近欣逢她的百年华诞,特将个人记忆中的片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有感于妻子爱看《焦点访谈》阎玉才我妻子是一名普通工人,她看电视的口味,我最清楚不过:音乐会、电视剧等。可自打去年,她看电视却多了一个内容,喜欢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我很纳闷。有一次,我问妻子其中原因,她脱口而出:“那里说的都是老百姓想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