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类有氧耐力遗传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因素对人类有氧耐力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平均遗传力;二是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的个体对耐力训练会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反应,从而形成相应的反应群体,借助于分子遗传学方法有可能探明区别诸群体的基因标记。  相似文献   

2.
人类所有种族的每一成员,都受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两方面影响,而具有各自的特点。人类的遗传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的各种“天生”的特征,如身材的高矮,智能的高低,某些先天的疾病及在分子水平上的蛋白的性质与定量。如果这些以运动形式表现,就会出现运动能力的高低。就是说人的运动能力的高低是依赖于天赋的  相似文献   

3.
程嘉炎 《乒乓世界》2014,(2):119-119
前面讲到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适应人类进化过程,适应我国进入“老龄化”、“网络化”社会的需要,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适应在最广大人群中开展,特别适应华夏子孙的体育运动。回顾中国乒乓球运动至今已经经历了超过半个世纪的辉煌,这个辉煌集中体现在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始终保持了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乒乓球运动始终保持着在国人心目中的国球地位这两个重要的地位上。作为既是竞技体育、又是群众体育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类遗传学”是研究人类性状遗传与变异规律及其物质基础的一门学科。遗传简单的说是儿女象父母的现象。儿女只能和其父母相似,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遗传上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人类也是如此。从遗传的角度去研究人体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规律,从而弄清人体诸多性状中哪些性状的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制约;哪些性状的发育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教练员在挑选运动员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专项特征和要求,有目的的去物色运动苗子,从而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人类遗  相似文献   

5.
以文化对人类的身体“规训”为切入点,采用逻辑推理与思辨的方法,探讨群体间体质差异的成因.结果显示:人类不同种族、民族之间的体质差异不但是一定地域内人群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也是一定地域内人群长期适应当地文化环境以及被不同文化规训的结果.“种族”体质特征差异是“适应自然”的产物,而“民族”体质特征差异则是“文化规训”的结果,属于后天体质改变.  相似文献   

6.
中学体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学体育只搞运动教育而不搞健身教育已不能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青少年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几项运动知识技能,对终生健身犹如杯水车薪。远远不能适应提高中国人素质的需要。在改革发展向科学化现代化大踏步前进的时代,对体育的改革,应当把原“体育课”改为“运动课”,让少数运动爱好者和运动员去上这种课,给更多的学生开设“健身课”,学习健身知识技能,实行健身教育。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DNA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与人类疾病和衰老乃至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mtDNA突变的积累与氧化损伤是人类线粒体遗传病与各种退行性疾病的分子基础。同时,在运动医学领域,研究人员也逐渐发现mtDNA的遗传多态性是人类有氧耐力的一个有价值的遗传标记,其可作为不同反应群体的基因标志,成为科学选材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8.
高校群体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的群众体育运动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外延,单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封闭式校园群体竞赛,不再适应高校群体运动的需要,而各种健身、休闲、挑战自然与自我的无竞技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与群体运动中正崭露头角,它将成为群体运动的发展趋势.同时,群体运动也将成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单纯是体育教学的补充.群体运动正朝着多元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类体质及运动能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体质及运动能力的遗传学研究已有相对较长的历史 ,其研究方法从经典遗传流行病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法学上的革命不断更新人类对体质及运动能力遗传本质的理解。迄今为止 ,我们仅知道基因对人类最大有氧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 ,但其调节机制仍未阐明。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讲:“选材是成功的一半”,乍听起来似乎有些过份,但它确实说明了选材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从事运动训练工作中,在反对遗传万能论的同时也应批判那种训练万能论的错误观点。事实证明,对那些不具备“先天”条件的运动员,无论怎样进行系统的训练都不会获得满意的成果。所以只强调训练而否认“先天”条件,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