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我们先来看近年来在国家级考试题中,命题者所提供给我们的参考答案值得商榷的试题: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第2题;2004上海用全国卷语文试卷第2题;2005年辽宁用全国卷语文试卷第24题;2006年重庆用全国卷语文试卷阅读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河南、山西、宁夏、吉林等8省区使用了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与部分省区采用的普通类全国卷相比,在结构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整套试卷分为Ⅰ卷(阅读题)和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阅读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选考题考查的是文学类现代文阅读(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实用类现代文阅读(传记、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命题遵循题组等值原则,最后一道题都是探究题。试卷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Ⅰ卷选考题上。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与全国卷以及单独命题的省区试卷相比较,无论是命题形式,还是考查内容基本上没太大变化。下边就不同的阅读文本,笔者谈谈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各分省命题机构命制的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部分,大都由一定比例的客观题和主观题组合而成。在对较高层级的能力进行考查时,主观题较之客观题更受命题者的青睐。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中,占代诗歌阅读两道小题全部为主观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四道小题中三道为主观题。而在各省独立命制的高考语文试卷中,...  相似文献   

4.
阅读试题一直是语文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试题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份试卷的命题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阅读,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样考?这些问题,都应该成为阅读试题命题的核心思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高考语试卷中,科技阅读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题量、分值固定。由于它主要检测考生对信息的筛选、意的理解及融会贯通等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许多同学对此都有畏难心理。其实,只要我们能掌握阅读要领,归纳答题恩路,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养成有效的阅读习惯,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快速、准确地答题。下面结合自主命题三年来的浙江高考试卷,对其设题特点与答题技巧作具体的剖析与指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全命题作文题。命题的灵感来自试卷的“积累与运用”部分中的第一小题。学生阅读完这题中的史铁生的那段文字后,已有了情感的蓄势。于是试卷最后就截取了其中的一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作为作文的命题,显得水到渠成。那么要写好此类作文题,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在整个试卷中占据相当的比例。然而纵观2014年、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却发现古代诗歌阅读鉴赏题的命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例1】2014年上海卷第16题: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这道题出得太宽泛,指向性不强,造成考生答案五花八门。命题者可以把题目改成这样:"作品中‘镜湖女’是什么样的形象?(只选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阅读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呈上升趋势。笔者通过对2006年全国各地的50多套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进行分析,对2007年中考文言文命题趋势作出如下预测。  相似文献   

9.
田井军 《语文天地》2011,(24):61-62
总结几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中的阅读题,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阅读在中考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大多数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阅读的教学,从中考试题及出题者的命题意图看,我们可以从试题中所给的分值,总结答题的技巧,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进而提高阅读得分率。  相似文献   

10.
姜有荣 《学语文》2005,(3):25-26
解答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基本思路是“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题千要求——判断选项正误”。综观2004年15套高考试卷中的科技文阅读试题我们可以发现。题中选项的干扰设置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高考试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重要的文本类型。在山东高考语文试卷中,已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合并成"现代文阅读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基于其自身特点及命题方式,我们称之为"信息类文本",它是强调综合素养的任务群阅读。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思维科学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分析的,创造的实用的信息加工过程三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的16套高考语文试卷,抽象思维阅读题有17份(其中天津卷2份).各家试卷基本上都在秉承去年风格的基础上,坚持"围绕考纲、稳中有变"的原则进行命题.命题中体现了"分省不分神,大同存小异"的精神,占取着抽象思维阅读这片韶光,追逐着各自的命题理想.  相似文献   

13.
清风提示在高考试卷中,阅读类试题是重头戏,全国各套试卷占分均在60分以上。毫不夸张地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关键就在阅读题。而阅读题的解答又是最讲究方法和技巧的。与平时的训练和模拟题相比,高考题由命题专家命制,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紧扣考点,设题合理,难易适中,对同学们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先来看近年来在国家级考试题中,命题者所提供给我们的参考答案值得商榷的试题: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第2题;2004上海用全国卷语文试卷第2题;2005年辽宁用全国卷语文试卷第24题;2006年重庆用全国卷语文试卷阅读题。  相似文献   

15.
赵文汉 《学语文》2011,(6):39-41
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是以“一般论说类文本阅读”(又叫“小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又叫“大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渎”三种形式呈现的.总分值为50—55分之间。约占整套试卷的30—35%。可见。阅读题在高考语文整套试卷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如此重要的内容中,命题却存在着严重的“伪阅渎”现象.它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讨论“伪阅读”问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永彬 《考试周刊》2009,(31):51-52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高考试卷中阅读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甚至一些省市的高考试卷只有阅读和写作,如上海卷和福建卷等。然而学生在阅读题上的得分总是比较低,近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阅读题上多拿分,拿高分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考纲》,大家看到了试卷的最大变化就是现代文阅读题的调整:考生要解答三道现代文阅读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这样一来,考生面临的新问题就是:速度与准确度。如何解决快速阅读和准确答题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冯渊 《考试研究》2013,(6):9-16
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图文组合材料”题是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这类试题的命题思路和命题技术已相对成熟,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本文以PISA阅读测试和中高考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为例,剖析其异同,探讨PISA试题对中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几乎在各省市自主命题的试卷上全面开花。命题人稳中求新,在2009年"主题""观点"等"探究点"的基础上,新增"体验""比较"等"探究点",拓宽了命题视野。综合2010年高考18套试卷,我们归纳出以下十大"探究点",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考英语阅读是试卷考查的重要项目。分值占试卷总分的37%左右.做好高考阅读题是英语科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做好高考阅读试题考生必须了解命题的设码,与答题的解码关系。高考命题常从主题句、文章细节、脉络走向、主旨大意、整个语篇入手进行设题,重点考查理解.判断及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