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打牢基础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在《答李翊书》中,韩愈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语言:“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意思是说,只有把树木的根培育好了,才能得到它的果实。只有给灯加油,才能看到它发出的光。根长得旺盛,果实就能预期成熟。仔细品来,这段话充满哲理,  相似文献   

2.
一篇佳作的诞生,语言出新是关键。因为,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而且还是情愫的外化。“言为心声”,这是古人对语言生成过程极为精妙的概括。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可见,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淀.情感的奔突,知识的储备,乃是语言出新的沃土。  相似文献   

3.
养根竢实,循循有序。韩愈告诫李翊,为学要“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意思是说,要想在学业上取得成就,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打基础在方法上应注意些什么呢?陈善说:“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  相似文献   

4.
郭春荣 《中学文科》2007,(12):138-139
一篇佳作的诞生,语言出新是关键。因为,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而且还是情愫的外化。“言为心声”,这是古人对语言生成过程极为精辟的总结。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可见,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淀,情感的奔突,知识的储备,乃是语言出新的沃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个体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感知,恰如初生婴儿对于光线的感知——敏感而渴望。感知对于个体对事物的萌芽印象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唐代韩愈所说“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一样,“膏”的肥沃何尝不是来自于光晔的感知呢?因此,个体感知对于学生如何能更好地感觉、认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前介紹傳統语文教育的时候,曾經談到前人向学生进行作文訓絳的一些經驗。(見本刊今年三月号。)这里再就方法方面,补充几点。一、培养写作能力,要从根本处着眼,重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識,并且要求勤学苦练,不能掉以輕心,只望速成。韓愈說: 无望其速成,无誘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渥者其光曄。  相似文献   

7.
人生价值观,是对人生目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根本看法。它影响着人们对社会活动的选择,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们价值的实现。青年学生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学校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现状 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呼唤着祖国的儿女为之奋斗,为之奉献。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伟大目标感召下,不少青年正在努力寻找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寻求实现科学人生价值的奋斗途径。一种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新型价值观正在形成。 但我们也应看到,有那么一些青年学生,否认以“奉献”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以  相似文献   

8.
夜晚的对话     
(一 )我———一只猫 ,从自己的小窝轻轻地跳下来 ,蹦到阳台上 ,仰望着月亮。月色朦胧 ,非常美。“嗨 !” ,这声音把我吓了一跳———是老黄———其实年纪和我差不多 ,一对有神而发光的眼睛 ,让你不知该用睿智还是狡猾来形容 ,我觉得他有点圆滑 ,像白脸曹操。他冲我挤挤小眼 :“哟 ,还挺浪漫 !一个猫看月亮 !”我斜着眼打量着他———胖 ,起码肚子上脂肪比刚来那会儿厚三层 ,大有破皮而出之势。“今儿我才见识到啥叫肥胖症 ,你也不弄两盒‘大印象’喝喝。”我打趣儿道。“也不过如此嘛 ,”他拍了拍肚皮 ,“不就是一天一条鱼吗 ,有什么大惊…  相似文献   

9.
徐虎现象、徐虎精神,像强大的冲击波,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当前学习徐虎的热潮,对我们大学生有什么启迪呢? 徐虎,房管所维修工,一位很普通的劳动者,十几年来,他坚守着自己的社会角色,为社会、为他人尽了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以“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境界,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辉煌人生之歌。奉献、务实、敬业,就是徐虎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雅敏 《教学随笔》2014,(10):26-29
【名家选段】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相似文献   

11.
黄伟杰 《学子》2004,(10):5-10
这是一位原为“从天安门广场来到大雁落脚地方”的北京知青、现已成为一名优秀体育场干部和知名兽医专家的“龙江汉子”,在祖国北疆用其青春和生命谱写的“畜牧人生”的牧歌。这里有“序曲”、有“主旋”、有“时代强音”。这是一曲在黑土地上回响着跨世纪的“人生之歌”,也是一曲平凡而高昂的奉献之歌。  相似文献   

12.
隗鹏  诸葛利 《山东教育》2003,(13):23-25
接触过宋群的人,都说他像一团火。从他那诙谐而富有哲理的言谈中,你能感受到他敏捷的思维和人格的魅力;他那率直的性格让你感受“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他那精力充沛、铿锵有力的步履,让你感受到追求者的信念和希望。尽管他已年过半百,尽管自己患有多种疾病,尽管他也是“上有二老高堂、下有妻子儿女”,但为了事业,为了市中区57万父老的重托,他这团“火”,始终烧得旺旺的。履行着他“让市中父老放心,让全市人民满意”的诺言,用真诚和奉献诠释着教育。“不干则已,干则争一流”人们都说,宋书记干起工作来不光有拼劲,还有个韧劲,他认准的事,十…  相似文献   

13.
立志与立业     
有位哲人说过:“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人生。”其实,换个角度,我们不妨说,形形色色的人,只有有志者与无志者之分;千差万别的人生,也仅有辉煌与平庸之别。的确,一个人是否立志直接关系到他能否立业。志,是人生财富的“原始股”,也是人生奋进的助推器。立志,意味着自己对自己作了一个承诺,或者说是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签订了一份契约。它会时刻警醒  相似文献   

14.
安慧 《作文与考试》2023,(27):62-64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现代文阅读I《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中提到,每一个汉字,都是中国文化鲜活的存在,彰显着其生命力和影响力。譬如“根”,《说文》云:“根,木株也。从木,艮声。”可知“根”的本义是植物生长在土中或水中的部分,即草木之根,如“根壮叶茂”;因根的位置在下,故又引申指物体的基部,如“根深蒂固”;又引申指事物的本源,如“追根溯源”……其实,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根”的经典语句,内涵丰富,启迪人生。  相似文献   

15.
嵇康的人格重在作为一个主体的“人”的自觉意识,他把人与人生作为审美的对象,将人生审美化、艺术化了,审美人格构成他主体人格的第一个层面;他崇尚自然、具有反抗意味的放达通脱、任性任情的个性构成他主体人格的自由层面;他的理想人格———“君子”形象既有道家的玄远、自然的理想色彩,又有亲切的人间气息,他以现实人生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人格,使玄学精神有了可实践性。嵇康是魏晋时代“人的自觉”与“艺术的自觉”的一个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形象,媒体宣传的最多的是“静静的深夜,星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灯光闪亮”,更以“奉献、蜡烛、春蚕”等概念赋予其悲壮感。曾经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谈自己的先进事迹,讲述他如何忽略自己的身体,以至于小病酿成了大病,国家如何不惜代价把他从死亡线上救回。类似于这种不病不成先进,不死不成模范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干工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可敬的,但“一怕不苦,二怕不死”的评价观念则是可怕的。学生者,以学习人生之道、生活之理为最终目标;而作为教育者,竟然对待自己的生命如此之不负责任,至于整天行色匆…  相似文献   

17.
奉献     
奉献是天空降雨雪滋润万物大地,是阳光展笑颜催得花儿含芳吐艳,是黄河奔腾不息孕育儿女成长。奉献不需要理由,只要爱的火种在其间涌动。“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戈壁沙漠隐姓埋名了20多个春秋后回到家中时,光辉的生命已经燃烧到了尽头,而他临终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我死而无憾。”是奉献让他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我终于懂得,奉献是不计得失,是不论高低,是不分大小,奉献就是无私付出。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最关键的时刻有一次耀眼的闪烁;即使我们的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化为养料在荒野中孕育出…  相似文献   

18.
《画梦录》作于何其芳大学期间,这也是他最痛苦迷茫的一段时期。他找不到人生定位,缺乏与他人的交流而只愿意将自己封闭起来用流美的语言画着自己的“梦”。这个梦其实不仅是他逃避现实所创造的新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他对寻找人生价值定位迫切的渴求。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由根和欲望支撑的,根使人立起来,欲望使人长起来。“根”在多数情况下被指认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其实这种根,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文化的、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感。牟天磊是无根的,所以他永远无法真正立足;但他又是充满欲望的,诸多的欲望主宰着他的生活,使他奋斗、使他坚持,也使他迷茫。  相似文献   

20.
近读教育家李镇西的《在反思中成长》,他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这里李老师的“教育思考”其实就是“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