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聆听"忙音"     
“您拨的电话正忙,请稍后再拨……”是电话的忙音;大街上此起彼伏的鸣笛是汽车的忙音;跳着八字舞采来花蜜是蜜蜂的忙音;锅碗瓢盆交响曲是家庭的忙音……那么,就让我们聆听忙音。(一)忙,但不盲忙碌的蚂蚁是为了过冬;忙碌的人群是为了生活。忙,但我们不能盲,不能瞎忙,不能乱忙,否则就会像那只被蒙上眼罩套上碾的骡子一样,以为自己周游了世界,其实只不过是在原地打转。忙,但要坚信我们在忙什么。不要因此就失去重心,失去平衡。忙,要有所获,不能让忙碌变为碌碌无为;忙,要有所得,不能在终点开始,在起点结束。忙,但不盲;忙,要把准方向,要忙得值。(…  相似文献   

2.
当校长很忙,但不能乱忙,瞎忙,应忙在点子上,忙在关键处。一个聪明的校长,最该忙、最该做的事情除了决策和用人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件。  相似文献   

3.
况晨光 《农村教育》2005,(10):41-42
当校长很忙,但不能乱忙、瞎忙,应忙在点子上,忙在关键处。一个聪明的校长.最该忙、最该做的事情除了端正办学思想和决策、用人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件。  相似文献   

4.
当校长很忙,但不能乱忙、瞎忙,应忙在点子上,忙在关键处。一个聪明的校长,最该忙、最该做的事情除了决策和用人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件。一、理清思路校长不应该成为做事最多的人,而应该成为做事最精的人。一个精明的校长,首先最该忙的事情,就是要着眼于学校的发展,确定一条明晰且富于自身特色的工作思路,并要善于将工作思路转化为师生员工的办学行为。校长怎样才能理清好工作思路?1.要注意其科学性。工作思路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总体工作思路,比如《全县“十一五”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另一种是个体工作思路,比如《2004至2005学年度全县教育教…  相似文献   

5.
当校长忙 ,做校长累 ,校长的责任重、压力大。这是校长们的共同感慨。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段鞭辟入里的话 :“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 !说得小些 ,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前途 ;说得大些 ,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这种事业之责任 ,不值得一个整个的人去担负吗 ?”责任如此之重 ,要求如此之高 ,校长又焉能不忙和不累 ?平时和校长们聚在一起交谈 ,很多有经验的老校长谈到 ,忙和累是客观事实 ,问题是忙要忙到点子上 ,累要累得有成果。我对此深以为然。如何使自己的忙不是瞎忙 ,不是白累 ?我觉得还是要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  相似文献   

6.
心默自然凉     
时下国人都在喊“忙”,大人忙,忙工作;小孩忙,忙读书;经理忙,忙应酬;职员忙,忙干活;高三学生忙,忙应对高考;小学学生忙,忙迎接将来;腰缠万贯者忙,忙享受金钱;身无分文者忙,忙寻求生路。乍一看,似乎举国上下都在忙忙碌碌,毫无闲暇,但仔细一想,却有另外一番感觉:大人工作忙,不顺;小孩学习忙,不好;经理应酬忙,无用;职员干活忙,无效;高三学生榜上无名;小学学生学业不佳;富者心烦,穷者心酸。忙几乎只是瞎忙,毫无成效。依我来看,国人并不忙,而是燥,心浮气燥。力求功名,贪图权贵,人们无闲心,也不敢有闲心,但如水中捞月之猴,只知捞,不知何为月,如此…  相似文献   

7.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也是在公开课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教学素材。笔者第一次执教《两位数减一位数》是1991年.正是从事小学教育的第二年,由学校年青教师公开课赛,选拔到市参加小学数学教学研讨观摩课。我的教学设计大致环节如下:  相似文献   

8.
胡军  万林 《贵州教育》2011,(12):32-34
本节课例是一节学校教研组内的公开课,笔者和该校教研组一起听了这节课,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探讨,下面就把这节课例再现并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9.
公开课是学校每学期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常规活动。如何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评课活动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笔者认为,评课最好做到“三要”与“三不要”。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实验小学的40个“好孩子”日前在公开课上尽兴表演,赢得福州市五区八县各小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但令人痛心的是,该班另外29名盼望上公开课的“差生”,却被老师留在班上做作业。据称,这是因该校老师担心“差生”坏事,为保全学校和班级的荣誉不得已而为之的。  相似文献   

11.
拉长时间     
生命里最不经用的就是时间。当大家都把发展作为自己的主题时,时间往往在我们还没有看清身边事物的时候就拽着我们快速前行了。在匆忙的生活中,人们甚至来不及准备就投入了日复一日的奔忙之中,一段时间下来,忙到自己累了、困了、乏了,忙到自己老相横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忙来忙去并没有忙出什么效果,才感觉原来瞎忙是没有用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把时间拉长,看看我们在过去的时间里忙活的那些事情。这样可能使我们生命的质量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像“模仿秀”之类的栏目,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可时下笔者听过某些学校的教改公开课,初听时感觉耳目一新,自愧不如,然而几节课下来,却发现在教学设计上,众人一面,形式雷同,名为改革,实无新意,纯属“模仿秀”。他们使公开课走上  相似文献   

13.
公开课等级越高,领导、同事的关注度就越高.因为你的表现决定学校的声誉.公开课前,领导、同事及关心你的人,肯定要帮你"出谋划策",其心其意都是好的,许多中肯的意见对你的帮助也一定是很大的.但凡事有一利总有一弊,如果你在公开课前用"加法"平衡各方面的意见,在"兼听"中失去自我,那将是很遗憾的.南京的一位特级教师就有这样的亲历,她事后是这样叙述的:自己大致定了一篇课文,去征求几位教师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笔者是一位语文教师,最近应学校要求上了一堂公开课.课后,接到校方某"权威"之书面评价,其中一条是:"调动课堂气氛要注意对象,不用或适当运用主持节目方式".阅之颇感愕然.回忆当时公开课教学过程,并无刻意准备,但因师生间的默契与和谐,课堂气氛一如往常般活跃,效果良好.一切都顺乎自然,何来有意之"调动",又何来刻意之"主持"?  相似文献   

15.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要让公开课重塑形象,成为课堂改革与创新的"先锋",需要通过理智而公正的讨论,需要在认识上给公开课合理定位,在操作上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因此,封存公开课"做秀"的记忆,结束公开课"打假"的话题,开始公开课"建设"的讨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学校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行为现象,如公开课、"三好学生"评比等,都可能给学生带来道德上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8.
变味的公开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评价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如何,首先想到的是看他的公开课如何;看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听公开课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开课对于一名教师、一所学校可谓“至关重要”。所谓物极必反,由于对公开课的过分倚重,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变味的公开课。公开课成了追名逐利的跳板。评职、评优、提干,公开课是其首选要素,砝码极重。因此,每学期每学年的各级公开课比赛便成为不少教师和学校的头等大事。开学之初,教师便早早定下课题,潜心研究,然后再到不同的班级一遍一遍地讲,反复演练。学校方面也是极力支持不遗余力,成立专门的备课组,对参赛教…  相似文献   

19.
要在古丈一中校园里找到杜新民很容易,因为他极少出校门,但要他静静地坐下来给我们一二个小时谈谈他自己却很难。5月28日上午,我们与他本人的交谈是断断续续的。期间,学校基建工地的人找过他,了解学生情况的家长找过他,县长来学校检查高考的准备情况找过他……忙碌的杜新民只好自嘲地说:“瞎忙,瞎忙而已。”但我们从教育局办公室提供的材料中,找到了杜新民“瞎忙”的辉煌:21年来,杜新民7次受到县、州嘉奖,3次记三等功,4次记二等功,3次被州政府授予“模范教师”称号,1989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省“师德标兵”……“做了牛就不…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的德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课”的最初出现,是作为一项教学教研活动,用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法策略、推广教学经验。然而,由于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公开课”的功利作用被强力扩张,“公开课”也逐渐演化成“表演课”、形象课”,甚至还出现了“公开课”作假的现象。但是,对“公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