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词,除了“昭昭”、“赫赫”、“天天”、“灼灼”等迭音词而外,一般都是联绵词。所谓“联绵词”,又称为“连语”,是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表示一个意义的双音节单纯词。绝大多数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都有双声或选韵关系。所谓“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所谓“迭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相同(韵头可以不同,但只要韵腹、韵尾相同,也算迭韵)。以现代汉语的词为例,“珍珠”是双声关系,因为“珍”(zhēn)和“珠”(zhū)的声母都是“zh”;“光芒”是迭韵关系,因为“光”(guāng)和“芒”(máng)的韵都是“ang”。双声迭韵联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用“貌”字来解释。例如《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其中,“参差”  相似文献   

2.
联绵词也叫联绵字或连语、(?)语,它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组成只包含一个词素的单纯词。联绵词的字只是标音的符号,形与义没有多大的关系,它可用不同的词形表示相同(或略有变化)的音节,书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逶迤”就有八十多种写法,织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可以上下颠倒。这两个字除极少数为“浩荡”外,绝大部分都有双声叠韵的关系,或互为双声,或互为叠韵,个别的如“辗转”还互为双声叠韵。  相似文献   

3.
双声迭韵在语言学和文学上已被广泛地加以运用。掌握双声迭韵的原理,对搞好语文教学帮助很大。本文打算就双声迭韵与古汉语语音词汇上一些问题的关系谈一点看法。什么是双声迭韵?按现代语音学的观点来解释,凡两个音节(字)的声母相同,就叫做“双声”,如“辨别”“伶俐”,前者声母都是“b”,后者声母都是“l”。凡  相似文献   

4.
联绵词是古汉语所特有的。有的教师把“沙发”、“咖啡”、“坦克”、“马达”等也说成是联绵词,那是不对的,因为这些音译的外来词不属于联绵词的范畴。联绵词属于双音节单纯词,也叫“连绵词”,古人称之为“联绵字”、“连绵字”、“联语”、“连语”。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字)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双声(声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汉语里,古音通假的现象相当普遍,而且愈古的作品,通假字愈多。因此,了解古音通假的原则和用法,对阅读古文是很有帮助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十六)“双声迭韵和古音通假”一节指出:“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错。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的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  相似文献   

6.
前人论及联绵字,既肯定其上下二字语音上的关联,区别为双声、叠韵和双声兼叠韵三种类型,又特列“非双声叠韵”联绵字为一类。其实通过对所谓“非双声叠韵”联绵字的韵部进行仔细考察我们会发现,其韵部上的关联是不容置疑的,严格地说,所谓“非双声叠韵”并非独立的一类,它们大多可以归入叠韵。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并结合中学语文教材、谈一谈联绵词中的几种现象。一、同一联绵词的多形同音现象联绵词亦称联绵字,是由两个字结合而成的单纯词。按照音节结构,联绵词可以分为双声、叠韵和非双声叠韵三种。王国维说:“联绵字者,合二字以成一语,其实犹一字也。”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大氐双声叠韵之字,其义即有乎声,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矣。”这些话都正确地指出了联绵词是一个整体。它不象合成词那样可以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8.
平时我是不叫他小舅也不叫她舅妈的,是用我们这儿的方言叫一个意思跟小舅或舅妈相同的词.词我写不来。至于表妹,平时我们叫她的名字,我只知道读音是bichuo.到底是哪两个字我不知道。我有时乱猜,她也许是叫“(?)绰”,查字典可知,“(?)”指芳香.“绰”指体态柔美,之所以倩测一个农村孩子会取这种名字.完全是因为我对小舅的好感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讲文字的通假、诗歌押韵以及连绵词时,常常要说到双声或叠韵。一般声母相同的两个字,称为双声;韵母相同的两个字,称为叠韵。但讲古代的双声叠韵时,却要宽得多。同声类同韵部的字,固然是双声叠韵,邻近的声类、邻近的韵部之间,也可以构成双声叠韵。声韵的通转,主要包括旁转、对转,同纽、旁纽。  相似文献   

10.
王维诗《鹿柴》一诗中的“鹿柴”是指地名。《康熙字典》指出:“柴,后人语讹转入去声,又别作寨。”此处该读作“zhài”,而不能读为“chái”。因为“柴”和“寨”是通假字的缘故。何谓通假字?简言之,就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前者说明假借的原因,后者说明假借的原则。假借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双声通假,即声母相同,或声母发音方法相同,或发音部位相同。如“被”通“披”,“被”的声母是b,“披”的声母是p。古代b、p属于统一声纽(即帮组),其区别仅在于清、浊不同,因此可以假借。第二种是迭韵通假,即两个字的韵部相同或相近。如“干”与“岸”的韵母都是  相似文献   

11.
反切上字表双声;反切下字表迭韵。可是有人这样说:“迭韵易知,双声难明”。这是什么理由呢?因为要满足便利韵文押韵的要求,很早就有了韵书,比如,隋陆法言的《切韵》就是。韵书的编制,首先是把反切下字是迭韵的类聚起来而成为韵类,并且用一个字来标目,如东、冬、钟、江就是。至于反切上字,却是一盘散沙。直到唐末,  相似文献   

12.
苏州方言的文白异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白异读,是指同一个字有文言音和白话音两种不同的读法。同一个字,一般是指来历相同,在《切韵》系统里音韵地位相同的字。例如“人”字,古平声如邻切,苏州有两个读音,文言音读:  相似文献   

13.
联绵词的范围至今说法不一。中师教材《文选》和《语基》的观点也不统一,前者包括迭音词,后者则不包括。 关于这个问题,当前主要有四种意见。1、指双音节单纯词。2、指狭义联绵词和送音词。3、指狭义联绵词。4、指双音节单纯词里的双声迭韵词。双音节单纯词与联绵词的范围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先看一下双音节单纯词的类型: 一、狭义联绵词。如:葫芦、邂逅; 二、叠音词。如:凄凄、凉凉; 三、象声词。如:扑通、喀嚓; 四、音译外来词。如:雷达、卢布。 通过分析各类的双音节单纯词的特点,我们认为第三种意见比较准确(需要商榷的只有一点,即讲联绵词的种类时应提及既双声又叠韵的联绵词)。理由如下: 第一种意见范围太大,显得庞杂笼统。因为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音译外来词都各具特点,是可以区别开的。如果说联绵词就是双音节单纯词,那么“联绵词”这个概念似乎就没有存在这个必要了。因为“双音节单纯词”远比“联绵词” 明确,而且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里的两字结构不易与联绵字相混的两字结构联绵字与互训式的两字结构联绵字的特性联绵字与重言古代汉语里的联绵字是古代汉语里的复词的一种,这是汉语学者所公认的.联绵字从书写方面看来,它是个两字结构,也就是写出来是两个字.在我们认识联绵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甲〕现代文(本题共计42分)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一)江山如此多________,引无数( )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shāo xùn fōng sāo。一代天,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在原文的横线上填字。 2.shāoxùn fōng sāo写成汉字是:________ 3.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两个“数”  相似文献   

16.
公公和冬冬     
楼(lóu)上住个老公(gōng)公,楼下住个小冬(dōng)冬,小冬冬认(rèn)字问公公,老公公走路扶(fú)冬冬,冬冬说楼上有个好公公,公公说楼下有个乖(guāi)冬冬。伶牙俐齿秘籍: 髴区分韵(yùn)母相同的字。如上面的gōng和dōng,虽然声母不同,但是在朗(lǎng)读的时候十分容(róng)易(yì)混(hùn)淆(xiáo)。髵区分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diào)不同的字。比如八(bā)拔(bá)把(bǎ)爸(bà)。髶区分平卷(juǎn)舌(shé)。比如:shi与si、chi与ci,以及他们同ri之间的读音区别。利用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叠音词都是单纯词”。这个判断对吗?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中指出:“‘联绵字’就是双音节语素,在这种语素里,每个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必得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成为一个语素,在书面上,表示每个音节的字自然也无意义,必得两个字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联绵  相似文献   

18.
联绵词例说     
在阅读和翻译古文时,学生很容易把联绵词误解为两个单音的单纯词或双音的合成词,也很容易把双音的合成词误解为联绵词,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联绵词的特点。汉语的词按其构成来说,可以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在双音节的单纯词里,联绵词(亦称联绵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联绵词是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清代语言学家王念孙说:“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他讲的“连语”就是我们现在语法里讲的联绵词(字)。一般认为是双音节的单纯词,“字无本义,以声  相似文献   

19.
隋唐韵书产生以后诗韵变得相当严格,其它如词、曲、赋等韵文以及今天用韵则相对较宽。本文根据诗词曲赋用韵宽严的不同对王开扬先生“wēn”与“wén”分属两韵、“ān、ān、wǎn、yuān是一个韵”的笼统说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0.
一、联绵词的特点联绵词也叫“联绵字”,又叫作“连绵字”,是指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虽然有两个音节,但词只具有一个词素,所以联绵词属于双音节的单纯词,不能分开来解释,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联绵词是单纯词,不能分开逐字释义。所谓联绵词,就是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联绵词是双音节语素,每个音节都不能单独表示与整体意义相关的意义,它的意义体现在两个单音节字的结合中。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绝不能分开来释义。所有联绵词,无一例外。有的联绵词拆开后,虽然其中一个字或两个字都能单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