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仁台煤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其主采煤层多、厚度大,煤层厚度各异,笔者抓住煤层厚度、结构、层间距,结合各煤层所处层位及其空间组合特征、顶底板岩性等对比标志,对矿区矿区的主采煤层进行了较可靠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煤层对比的几个问题标准剖面的建立、煤层对比标志的选择、对比资料的收集问题、关于煤层统一编号的问题。煤层对比图编制必须做好比例尺的选择、基线的选择、对比柱状排列、对比柱状间的连线等工作。煤炭勘查煤层对比常用的步骤主要有煤层的垂向组合与分布特征、煤层自身特征对比、测井曲线特征对比、地震剖面特征对比、煤层对比可靠性等。  相似文献   

3.
黎瑛向涛 《科技风》2014,(6):145+147-145,147
针对汝州煤田煤层层数多,横向和垂向变化大,及构造复杂的情况,在勘查中采用了层间距法、标志层法、岩性组合法、物性特征法、古生物法、煤层特点及煤岩(质)特征法多种对比方法相互配合,成功实践了复杂条件下的煤岩层对比。该区煤岩层对比实践对复杂地质区煤岩层对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建分公司三采区改扩建中91号层属于设计中的三采区,处于90煤层之上,主要运输大巷及装储系统在90煤层中。原设计煤由溜煤斜巷溜至90煤层中,工程量为360米,倾角为50°原设计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为此,改为溜煤立眼,以减少工程量。这里,对溜煤立眼的施工进行一下总结。一、设计概况。91煤层原度为1.5米,距下部90煤层间距为97.5米,垂距为98米。立眼下部到90煤仓上口处,垂直高度为76米。斜溜眼为6米,倾角为75°,与90煤仓肩部相贯通。此方案减少  相似文献   

5.
煤岩层对比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不可或缺,本研究区的煤层层数较多,研究区煤层对比以标志层为主,其次参考间距、岩性、古生物组合及测井物性反映,控制对比能力强,可采煤层对比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东宝卫煤矿区在城子河中、下部含煤段含有经济价值的煤层,并以中部含煤段发育最佳,共含煤51层,达可采和局部可采者15层,本区为陆相多旋回沉积,次级旋回不完整,且交替频繁,岩相相变大,岩性无显著区别.但电测井物性反映良好,主要煤层和煤层群曲线特征明显,煤层间距稳定,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群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煤矿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吕维刚 《内江科技》2012,(11):122+70
由于滨363块低渗透油藏井网适应性差,注采井距大,使得水驱开发效果差,区块采油速度低,储量动用较低。为了探讨适应该区块开发的合理井网井距,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及经济评价技术对不同井网、井距进行优化对比研究,通过综合对比得出,滨363块采用正方形反五点面积井网,井距180米开发,开发效果和经济收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兰红 《中国科技纵横》2011,(17):238-239
在现场测试及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煤层倾角变化、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涌出量的关系。一般距断层构造带越近,煤质松软,瓦斯逸散越多,相对瓦斯涌出量也相对增大。  相似文献   

9.
刘大军 《科技风》2012,(22):137
本文主要阐述了距煤层法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在揭煤前的安全防护、破前停风停电程序、揭煤爆破安全措施、爆破后瓦斯检查及排放程序等平巷揭突出煤层防突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67#是我矿主要开采煤层,为单一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倾解12度~28度,煤层厚度0.7米~1.2米。距上部65#层70米,距下部68#层25米。从第一水平看,F13断层把该层分为直观不同的两部分,下盘煤厚1~1.2米,有0.2~0.3米厚的黑色页岩伪顶。上盘煤厚0.7~0.9米,局部有0.15~0.2米厚的粉砂岩伪顶。一、顶板情况概述 1、伪顶。67#层的伪顶节理,层理都非常发育,极易冒落,经常随着响炮,或机组  相似文献   

11.
张朋 《科技风》2013,(6):159+161
新疆东昆仑阳光煤矿位于东昆仑褶皱系祁曼塔格优地槽褶皱带阿牙克库木湖山间坳陷的西部。矿区呈东西向长方形展布,矿区长0.9km,宽0.6m,总面积0.54km2。勘探区自下而上共有煤层、煤线14层,分层煤线间距极小,分布密集。矿区主要的对比标志较为明显,对比方法为标志长和煤层特征比较法。Ⅱ、Ⅲ、Ⅳ线含煤系数高,介于14.07~19.41%之间,东、西两侧含煤系数低,介于1.3~3.6%之间,深部含煤系数10%左右。煤层受构造运动影响,在向斜、背斜轴部由于应力集中,煤层呈塑性向轴部加厚,向两翼渐减也是形成厚度变化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洮南蛟流河南部矿区位于福顺盆地西北断陷内,含煤地层为白垩系早期霍林河组地层。矿区总体构造形态受FD1和FD6一级断裂控制,FD3与FD4二级断裂对其进行了二次改造。煤层在矿区西部发育较好,在东部发育较差。区内共沉积上、下两套煤层,含12个煤层,有6个煤层可采。通过煤层间距、标志层及物性特征等对比,煤层对比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七煤集团公司富强煤矿在六采区90~#坚硬煤层中成功使用了MG-150B单滚筒采煤机。解决了我矿90~#层采煤工作面产量低,材料消耗大的问题。富强矿六采区现有可采煤层87~#、90~#、95~#、98~#、98~#下,其中87~#、90~#、95~#、98~#下均为薄煤层。MG-150B采煤机自2001年3月安装试生产到2002年11月已累计生产原煤25万吨,因此在六采区推广使用薄煤层高档普采前景非常广阔。 90~#煤层概况: 90~#煤层煤质坚硬f=3.3,顶板有0.1m-0.2m煤矸,煤层厚度在0.85m-1.0m,煤层倾角15°-18°,煤层赋存稳定,直接顶为细砂岩,厚度2.1m,底板为粉砂岩,周期来压比较明显,来压步距18-22m,工作面涌水量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七煤集团龙湖分公司一采区在回采57#煤层时,由于工作面顺槽为全煤断面,即巷道两帮为煤体,顶部为煤层顶板。在回采过程中,采动附加应力高,采用木棚支护不能有效控制顶板及两帮,尤其在距工作面往外40m范围内,巷道变形严重,顶板及巷道两帮位移量大,根据实测,顶板下沉位移量为0.3-0.4m;  相似文献   

15.
七煤集团龙湖分公司一采区在回采57#煤层时,由于工作面顺槽为全煤断面,即巷道两帮为煤体,顶部为煤层顶板。在回采过程中,采动附加应力高,采用木棚支护不能有效控制顶板及两帮,尤其在距工作面往外40m范围内,巷道变形严重,顶板及巷道两帮位移量大,根据实测,顶板下沉位移量为0.3~0.4m.  相似文献   

16.
王松 《科技风》2012,(2):119-121
露天边坡形成后,巷道稳定性将受工作面采动的影响,停采线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巷道的稳定性。针对某煤炭工业公司安家岭井工矿4#和9#煤层联合开采的特点,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研究了9#煤层开采对4#煤层工作面三条大巷的采动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9#煤层开采到距辅运大巷110m时,4#煤三条大巷的最大主应力已经超过峰值,过大的位移导致巷道两帮凸起和倾斜,辅运大巷与主运大巷的塑性区贯通,煤柱的承载力开始降低。因此提出停采线与辅运大巷的合理距离应不小于110m,以保证4#煤三条大巷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煤矿工作人员在开采煤矿时经常会遇到大倾角煤层,这种煤层很容易冒落大量矸石,不仅会影响煤矿开采效率,而且会直接危及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做好大倾角煤层的巷道支护,采用合适的支护措施,确保大倾角煤层的稳定性。本文分析了大倾角煤层巷道围岩情况,阐述了大倾角煤层巷道支护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以往煤层对比方法的总结经验,针对靶区的煤层进行分析,探明该区的特殊岩段、特殊标志层,依此可以对煤层进行定案,从而对矿区的建矿、开采地提供了详实的、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9.
薄鸭河预查区主要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城子河组,共含煤19余层,以薄煤~中厚煤层为主,其中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自上而下为:7、9、14、20号煤层,共计4个煤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0.92m,大部分可采煤层有7和9二个煤层。具有经济价值的煤层,主要煤层和煤层组曲线特征明显,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组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下一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鸟山煤矿煤层进行对比,确定煤层层位,为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鸟山煤矿煤炭资源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