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叙事视角是小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说明英国作家哈代在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所运用的叙事技巧:(一)以作者作为叙述者的全知视角;(二)以故事中的人物作为叙事角度来转换视角;(三)叙述者和人物合二为一的混合视角,从而揭示了各种叙事技巧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以及对读者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文拟从小说<一把尘土>中的叙述者、叙述视角和叙事结构进行分析,旨在展现作者伊夫林·沃的叙事风格.在这部小说中,沃将外聚焦与异故事叙事者综合的运用,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他的反讽艺术,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受.而小说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更把作者的叙事技巧推向又一个高潮,这对揭示沃独特的人生感悟,进一步探索沃的作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罪案小说女王"。她的小说充满了奇妙的构思、精妙的人设和独特的背景,其独具特色的叙事技巧更是为读者所津津乐道。她原创的叙事技巧包括限制读者的视野,运用故事的凶手是故事的叙述者"我"的叙事方法,还有留白设疑的叙述手段。与此同时,她还是将"暴风雪山庄"模式发扬光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不仅增加了传统推理小说的趣味性,也突破了经典推理小说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故事的叙述者小伙计“我”既是叙述主体,同时也是故事中的人物,由于叙述者处于多重关系与多重身份之下,其叙述的可靠性问题长期困扰读者。重新梳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事实,寻绎曾经被忽略了的叙述者的意义功能,探讨不可靠性所激发的作者与读者活动,体会作者鲁迅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5.
《罗杰教授的版本》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红字"三部曲中的一部,在作品的创作中,作家突破以往的创作风格,在叙事实验方面作了尝试。作者运用叙事视角的突破、人物品行中的缺陷的暴露、模糊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伦理取位等叙事技巧,为读者营造出叙述的不可靠性和含混性,从而赋予文本多义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在海明威的《太阳依旧升起》和司各特的《伟大的盖茨比》中,作者所运用的叙事视角、人称、戏剧化叙述者和距离学说等小说叙事技巧不尽相同。不同的叙述技巧产生的艺术效果亦不同。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曹雪芹有意追求的艺术技巧与现代西方距离控制理论暗合,在作者、叙述者、读者和人物之间拉开距离。作者与叙述者疏离,叙述者并不完全反映作者的思想规范。作者运用各种手法引导读者阅读,使读者接近作者的思想。曹雪芹通过选择叙述者、叙述视角在文本中构建距离,以达到一定的美感效果。距离的设置使读者在作者指引下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8.
儿童视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呈现出独特的叙事语调。在小说《英格力士》的叙事视角中儿童视角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有成人视角或隐含作者渗透叙事系统对儿童视角形成干预补充。同时,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拉进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读者与叙述者平等对话,使文本颇具亲切感和感染力。文本中多处采用反讽叙事,不仅实现了从儿童视角、心理出发对成人世界中丑陋现象的批判,还使文本的意义阐释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9.
将《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小说相比,《红楼梦》显示出了极大的叙事智慧及独特的叙事魅力。本文围绕作者如何与叙述者分离,如何巧妙运用全知视角、限知视角等多重叙述视角叙事这几个方面,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了《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叙述者及叙述视角的开拓创新。作者对叙述者及叙述视角进行了一系列的巧妙安排,小说叙述者的扑朔迷离,叙述视角的灵活转换,千变万化,使作品呈现出极其广阔的叙述空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就是凭借其开创性的叙事手法提高了其叙事品位,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不可靠叙述是当代叙事理论中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美国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在其短篇小说《毁了我父亲的第三件事》中,对重要情节的省略、空缺以及含混的叙述,造成了叙事和文体层面上的不可靠。作者运用不可靠叙述这一技巧,邀请读者与文本中人物、叙述者、隐含作者积极互动,以感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彰显人物性格的异化。文本中所发生的事件对叙述者“我”的深刻影响,深化了小说主旨,于冷静疏离的叙述中,展现出生活中荒谬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1.
《孔乙己》的叙述者“小伙计”表现为三个维度上的不可靠性,即事实、价值和感知轴上的不可靠,作者鲁迅正是利用了不可靠叙述的特点,把更大的叙事目的编织在叙述行为中,探讨不可靠叙述的目的使读者理解这类叙事的技巧内涵,同时激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2.
《孔乙己》的叙述者“小伙计”表现为三个维度上的不可靠性,即事实、价值和感知轴上的不可靠,作者鲁迅正是利用了不可靠叙述的特点,把更大的叙事目的编织在叙述行为中,探讨不可靠叙述的目的使读者理解这类叙事的技巧内涵,同时激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伤逝》的叙述者并不像许多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第一人称的人物叙事者涓生,而是未登台亮相的缺席叙述者,他代表了隐合作者的思想规范和价值判断,是一个可靠叙述者;叙述者的“沉默”,使涓生在与读者的平等对话中显明作品意蕴的深刻和叙事技巧的匠心,同时显露作者的苦闷彷徨之心。  相似文献   

14.
《当代英雄》显示了莱蒙托夫高超的艺术技巧。这部作品不仅思想内涵深奥,而且叙事技巧也很独特。本文从叙述者的角度入手,剖析《当代英雄》三重叙事框架下三位叙述者的形象与功能。三位叙述者不仅推动了叙述进程,而且构成故事完美的叙事框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经典叙事学中,作者、叙述者和读者是分辨得很清楚的概念。鲁迅是我国现代短篇小说大师,其小说叙事特征明显,分辨其小说的作者、叙述者和读者,有利于准确解读其小说的形式特色和内容意蕴。今以鲁迅入选教材的白话小说为例,对其作者、叙述者和理想读者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伤逝》有说不尽的话题,不论是叙述文本自身的结构、作者采用的独特的叙事视角,还是叙述者的每一次评论,都给读者理解文本带上了许多值得思索的问题。在叙事学理论不断发展的当下,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理论解读《伤逝》,并结合作者的经历,体会鲁迅小说中别具一格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中,故事的叙述者对事实的讲述和评判往往与隐含作者一致,是一种可靠的叙事。鲁迅通过选择适当的叙述者,控制着读者对小说作者的想象,从而形成了合理的叙事距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叙述者的角度出发 ,对《遗嘱》的叙事技巧进行了分析。叙述者通过大量的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真实地刻画出小说中人物的心理 ,尤其是主人公内特的思想转变过程。叙述者时而公开 ,时而隐蔽 ,造成一种独特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金粉世家》中,张恨水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写法和外国小说的叙事技巧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策略。笔者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从叙事视角、结构、时空和人物塑造四个方面分析了《金粉世家》的叙事策略:多角度的视角、多元化的叙述者,复合型的叙事结构,独特的叙事时空,对立的人物结构模式与多种塑造手法。独特叙事策略的运用,使《金粉世家》凸显出与众不同的叙事风格,为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阿城的<棋王>在叙事方面具有独特的个性.作者巧设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充分发挥第一人称叙述者在叙述中的主体性地位,为小说设置一系列的悬念,并获得读者的认同,把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同时借助时间倒错使叙述复杂、完整,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