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会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我:什么样的教育能让这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呢7那就是教育专家们一再提出的赏识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赏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动力,使之在成功的道路上获得加速度。  相似文献   

2.
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无邪、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知识贫乏但又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把这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的孩子乐意接受?并能使我们教师和父母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呢?--那就是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反复强调: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能让好孩子越来越好,而抱怨使差孩子越来越差.赏识教育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对于差孩子来说,不过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潜能被压抑住了.赏识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他的自信心,就能将这些潜能激发出来.正因为是孩子,所以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缺乏自信,并由此影响着他们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赏识的力量     
对于赏识教育,表面上好像就是表扬、夸奖、赞美学生,看似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实际上要做到却是非常的难。赏识并不是一味的赞美与肯定.它包含着一定的技巧与艺术。看过教育家周弘的有关赏识教育的讲座后,我认为:从责骂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这充分说明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更需要借鉴这种理念.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汪红春 《广西教育》2014,(12):67-67
正赏识教育首倡者周弘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在当今的教育界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赏识教育的运用却不是那么顺利,大多数情况下,看到学生犯错误,多数老师还是会忍不住地批评教育,我自己也不例外。然而,这学期发生的一些事,却让我不得不承认,赏识、赞美确实有着意想不到的神奇效应。  相似文献   

6.
提出赏识教育理论的人认为,如果能够为孩子创造出一个令他心灵舒展的成长环境,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潜能就能被激发出来。赏识教育的原则就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孩子。它要求家长和学校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而自豪。家长细心和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克服一切困难向前进,不断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让他们形成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孩子就会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他们自身发展的动力,还会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发展、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赏识教育绝不是对孩子简…  相似文献   

7.
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赏识和赞美,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孩子更渴望被人赏识和赞美。面对他们,教师更应走近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去赏识和关爱这些学生呢?王丽是我们班一个特文静的女生,个性内向,经常不声不响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无邪、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知识贫乏但又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那么,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反复强调: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能让好孩子越来越好,而抱怨使差孩子越来越差。赏识教育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对于差孩子来说,不过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赏识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使我和学生成了朋友,使我领略到教育的无限趣味。下面是笔者在运用赏识教育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不是好孩子需要赞赏,而是赞赏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是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造就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教育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不仅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还有,一个天才的孩子。不要让一个天才被你的斥责所扼杀。  相似文献   

12.
李林 《甘肃教育》2014,(15):34-34
正赏识教育能使听话的孩子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处理问题;使胆小的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能使一向优秀的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克服困难;能使调皮、好动的孩子增强信心,扬长避短。因此,只有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他们充满自信,成为心智发展健全的人。一、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与表扬不同,与一般的师爱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可以快活两个月",马克·吐温道出了赏识的意义和作用。赏识教育,激励教育,使学生渴望得到赏识与尊重的最本质要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让学生的潜能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一读最新一期《人民教育》,其中有一篇文章《被生命温暖的教育》,讲的是湖北省武汉市一所小学的生命发展教育,其中一段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赞美的心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又是赞美!又是赏识教育!又是一个实践这种理念的成功案例!一切都不陌生,一切都很近,但这次让我的心为之一动的是,作为母亲,我为什么对孩子的赞美越来越少了?就在昨晚,我又忍不住对他发了一通火,原因是我嘱咐他吃完饭后马上洗脚而他却私自开了电脑玩游戏。事后,当儿子睡着了,我又是望着他…  相似文献   

15.
让孩子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是我刚接班不久进行的一个教育活动。开学的第一天,第一次见家长,他们就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要求我这个新班主任解决:我的孩子视力不好要调到第三行坐,…习惯不好.我家的孩子不能和他坐一个桌,…爱欺负同学,最好让他离我家孩子远些……过了一些日子,我又发现孩子  相似文献   

16.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推动体验,体验走向成功。”赏识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赏识教育理念可应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因为,赏识性的言行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卸掉了压在孩子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提升了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得更好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没有水的沙漠,没有鸟的天空,没有鱼的海洋。爱每一个孩子,赏识他们,激励他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成长轨迹,为他们的终极发展服务,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走向成功。一直以为教师是一种职业,育人是一份工作8小时以内是份内的事,8小时以外则事不关己。随着自己的孩子入托、上学,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责任,一份沉甸甸的爱心。爱每一个孩子,不需要理由的爱每一个孩子,赏识他们,激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画出灿烂的曲线,实现人生价值,展现个人魅力,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关爱学生终极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杨华 《四川教育》2001,(4):18-18
“赏识教目”模式的创造者周弘能把天生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的海能·凯勒,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启迪。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是的,世养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教育者应当用真诚的心灵去欣赏学生,拥抱他们,赞美他们。 赏识教育需要抓庄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用一仰积极的心态去呵护一颗颗纯洁的…  相似文献   

19.
杨娟 《考试周刊》2013,(35):192-192
大多数幼儿都喜欢动手做一些小事或者是进行一些小制作,幼师要赏识、赞美,放手让幼儿去体验、去感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勇敢地说"我能行"。  相似文献   

20.
龚卫芳 《教师》2014,(4):47-47
人们常说,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孩子,那么,你就怎样去赞美孩子。我们说,只要我们合理运用赏识评价方式,让孩子在我们的肯定中树立信心,让孩子在我们的赞美中努力学习,让孩子在收获成功中感受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爱上我们的音乐,同时,他们自身的音乐素养也一定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