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八月十六日《南京日报》报道:“《深圳青年报》周末版读完之后,可把报纸当煎饼吃”。“印刷报纸的食用油墨和糯米新闻纸营养丰富,有八种滋味,采用薄膜密封包装,可满足不同口味的读者,又清洁卫生。”而今年八月十七日《扬子晚报》却报道说:“《深圳青年报》周末版可当煎饼吃,误传!”文章说“《羊城晚报》八月十四日消  相似文献   

2.
孙斌华 《今传媒》2004,(6):18-19
2003年9月,一张以追求纯粹的新闻为理念的报纸开始切入上海报业市场,为上海市民提供了一份丰富的新闻“早餐”。她追求“新闻、新闻还是新闻”的理念,“严肃、负责、大气、主流”的风格,着眼于打造“上海最好的报纸”。这就是2003年9月18日呱呱坠地的新《青年报》,她的啼哭声划破了上海报业的那份寂静,也搅动了上海的报业市场。今年9月,在上海文锦大厦11楼,《青年报》执行副总编辑郭煊向笔者阐释了这份理念背后的智慧。以真正的新闻撬动上海的报业市场问:《青年报》已经改版一周年了,一年来,《青年报》在上海报业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您认为这些成功从采编方面来说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从报纸意义上来讲,目前还不能说是非常成功,因为现在不像以前办报纸,做出来了一张报纸,市场接受了就是成功。现在的报纸成功还包括品牌是否达到了预期,采编队伍是否成熟,占有了多大的市场份额等等。当然还包括一些经营性的指标,如产值,利润等。《青年报》作为报业改革的探索者,更多诉求是通过采编队伍的调整,通过版面内容的扩张,和对新闻全新的阐释,让市场接受我们,得到市场回报。一年来,采编上的一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整合了一支比较杂的队伍。...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一家文摘报纸,居然登出了一则题为《陆定一去世前的自我批评》的新闻。消息一传出,群众中议论纷纷。当时我也大惑不解,一是报上从未发表过有关的消息,二是不久以前我还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过陆定一同志撰写的关于双百方针的文章。文摘报上的消息太使人感到突然,并产生怀疑了。果然,相隔一个星期后,这家报纸在下一期的中缝上登出了“重要更正”,承认那一则摘发的报道有“重大差错”.  相似文献   

4.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5.
2016年5月10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初评评委会召开.41件参评作品,谁能拿到进入中国新闻奖定评的“门票”? 当时的心情,可真是七上八下!我们的《广安观潮》栏目,是否会因为“出道时间太短”而被刷掉?是否会因为上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已经颁给了本报的《方圆谈》而被“平衡掉”?三天后,主创人员从中国记协网看到《广安观潮》入围定评的消息,都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6.
如何选择新闻的“切入点”?《湖北日报》3月14日刊发的消息《青啤应城公司谢绝地方保护》的记者、通讯员慧眼识新闻,为我们提供了极有新闻价值的好新闻。 曾记否,1990年下半年,中央一些大报集中“火力”向地方保护主义“宣战”。先是《经济日报》登出了《长沙长宏乙炔公司强烈呼吁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墙”非拆不可》一文,《人民日报》不甘示弱,在经济版上发表了题为《敞开大门欢迎竞争 湖州让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新闻弱化”即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减弱,成了报纸采编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按照传统新闻学的观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所进行的迅速及时、简洁明了的报道。毫无疑问,消息应该在各种新闻文体中占据首要位置。然而在“新闻弱化”的情况下,消息的主体地位显著地动摇了。这具体地表现在报纸上消息特别是时效性强、可读性强“短、新、活”消息数量的减少和地位的减弱。人们看到,现在版面上叫得响的消息少,而且在版面处理上,优秀  相似文献   

8.
业界博览     
“韩寒流”集体发作《中国青年报》文学版2月27日登出“韩寒之后又见高中女生金今”的消息,这位16岁的高中女生出了一本《再造地狱之门》。《浙江青年报》报道了“德清有个‘女韩寒’,17岁出版27万字长篇小说”。《哈尔滨日报》一位记者采访的一位教师说,他们班中五六个平时  相似文献   

9.
1993年3月,中国大陆新闻史上第一张彩色对开日报《东亚运快报》在盛会来临之前创刊。隆重的首发仪式在上海的象征地外滩召开,东亚运组委会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出席仅式并第一个为彩色《快报》义务售报。这一新闻事件本身立即成为不胫而走的热新闻。《快报》的诞生,轰动了上海滩,震动了新闻界。漂亮的创刊号在人们手中传阅、传阅。主办这份报纸的不是实力雄厚的大报,也非谙熟体育的中央级专业报;填充大陆新闻史一项空白的,是上海青年报一批敏感,活跃、富有开拓精神的报人。青年报人抓住了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一个充满诱惑和喧哗的大都会。在这座城市,快捷信息与资讯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广播、电视(包括移动电视)、网络、期刊和报纸就是这些资讯无处不在的载体。仅报纸来说,参与对上海读者市场竞争的报纸达100种之多。但真正在传播市场上形成气候、占有规模份额的只是其中少数几家报纸。而就在这家张报纸中,据笔者统计,因为同处一城,这些报纸每天所刊登的新闻内容大多雷同或类似。例如,以上海“本土”的4份主流媒体:《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和《青年报》来说:  相似文献   

11.
记者张振国写的题为《安徽某些领导干部撕破脸皮要官省委书记不留情面提出严厉批评》的新闻,在12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天以头条新闻,在《早间新闻》中向全国播出。合肥晚报一字一句地把广播原话抄下来,在当天的头版头条登出。安徽日报总编辑很激动地对人民日报记者说:“我们全社同志都非常支持省委这样从严治党。”解放日报、文汇报和安徽日报等14家省市报纸都在10日这天转发了这一消息。大众日报和解放日报还在一版配了评论。12月13日著名漫画  相似文献   

12.
《青年报》是周报,一个星期才出一次,新闻是天天发生的,等不到《青年报》发表而其他报纸早发表了。青年界又是社会上最敏感最出新闻的部分,一直是各新闻单位注意的中心。《青年报》在一九七九年复刊以来,虽也曾  相似文献   

13.
方仁 《传媒观察》2004,(10):13-15
在上海,《青年报》是很受年轻人喜爱的一张报纸。《青年报》伴随上海几代人一起成长,有非常辉煌的过去。毛泽东、邓小平都曾为《青年报》题写报头和题词。《青年报》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达到顶峰。红透长三角,当时发行量最高到了99万份,许多的文学青年是通过看《青年报》,在《青年报》发表文章而成长起来的。但是,《青年报》由于体制等等的原因,也衰落过,甚至在报业市场上被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14.
这个标题,出于办公室一位女同事的读报感叹。当善良的人们还为《“中国印”设计专利被抢注》的报道而揪心的时候,近日的报纸又登出了辟谣消息——此乃假新闻。这次被“蒙”的不仅是普通读者,连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都信以为真,在早间新闻还进行过评论。  相似文献   

15.
杨雁 《新闻窗》2007,(3):43-44
娱乐新闻是从文化新闻里诞生出来的另类,但是近几年逐渐开始兴盛,其受读者欢迎的程度也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新闻,以影视歌三坛的动态信息为报道对象,特别关注明星的行踪、生活及情趣。娱乐新闻成了许多报刊最吸引眼球的部分之一,许多报纸包括《南方都市报》,上海《青年报》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束后仅10余天的时间,经济与科技类金奖获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就被质疑为合成照,最终被取消了参赛和金奖获奖资格。其原因是,该获奖结果公布后引起网友的强烈质疑,认为获奖者用电脑软件对照片上的内容进行了结构性剪贴,并在网上登出了当时《深圳特区报》、《晶报》、《南方日报》和作者在《深圳商报》上发表的照片,以及与获奖照片所作的比较。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同行热议。“华赛”组委会在核实情况之后,根据本届“华赛”比赛规程第二项“参赛作品要求”中第11条的规定:“比赛不接…  相似文献   

17.
《浙江青年报》自1999年10月斥千万元巨资改版以来,一扫以前沉闷的感觉,内容变得生动活泼,版面日趋新颖别致,一份对开八版的报纸零售价只需五角。但是,半年多时间过去,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在杭州市区的零售量只有区区八、九千份。而在同一年初创刊的《都市快报》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达到了六、七万份的零售量。 比较两份报纸,可以发现它们在内容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浙江青年报》有“特别关注”,《都市快报》设置了“特别报道”;《浙江青年报》有“天天服务”,《都市快报》则有“市民热线”;  相似文献   

18.
张艳蕾 《新闻知识》2001,(10):29-30
2001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新疆召开。本报送评的5个被指定日期的头版,在近百家参评报纸中脱颖而出,再次获得全国报纸头版运用照片好版面评选“一等奖”。综观获奖的5个版面,我们不仅看到了《深圳商报》编辑、记者驾御报纸版面的智慧和水平,同时也看到了当代报纸版面的飞速进步和发展趋势。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获奖版面,能够从中看到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坚持“图文并重”,有统一的办报思想“照片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报道新闻、充分美化报纸版面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是报纸取之不尽的源泉。与…  相似文献   

19.
据《新闻出版报》报道,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市邮电管理局从1992年10月1日起,携手开展“报纸出版、发行一条龙”协作竞赛,以实现报纸早印、早发、早卖、早投,最终达到让读者早看到当天报纸的目的。开展协作竞赛以来,上海市区的读者已能在上午8时前看到当天的《解放日报》,下午15时前看到当天的《新民晚报》。读了这条新闻,我不禁为上海报纸的“五早”叫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生活的节奏将不断加快,上海三报的“五早”,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五早”  相似文献   

20.
办报者常劝人“勿以善小而不”,但自己做得如何?比如,笔者家中订有《新民晚报》与上海《青年报》两份报纸,一份是32个版,一份是16版,都在两大张以上。《新民晚报》早已开始在32版中切上一刀,使32个版面按页次翻读有序;而仅仅两大张16版的《青年报》因为当中不切一刀,至今翻读起来仍然麻烦,颠过来倒过去的。当然,读者自己也可切上一刀,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